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国兵  彭振江 《时代经贸》2007,5(1X):125-126
本文利用2002-2006年的月度样本数据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各期限利率进行了相关分析与协整分析,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目前同业拆借市场各期限利率的利率效应具有协同效果;同业拆借利率时债券回购利率有正的影响,但在央行不同的基准利率调整区间,回购利率时同业拆借利率影响并不相同,而且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程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资产定价中无风险利率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熟金融市场无风险利率选择的实践经验,运用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数据,从无风险资产的四个方面属性对银行同业间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及交易所回购市场等三大资金市场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中选择回购期限为3—7天的债券回购等金融工具作为我国金融市场无风险资产以及利用R07D(加权)平均利率来估计金融定价中的无风险利率更加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1)
文章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角度探讨中国利率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分析社会融资规模各部分所受不同利率的影响。指出受管制的央行基准利率变动会对社会融资规模产生巨大影响,并且市场化的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会部分抵消央行基准利率对社会融资规模影响。  相似文献   

4.
6月20日,银行间同业拆借隔夜利率暴涨让众多业内人士始料不及.当日开盘,银行间债券市场隔夜回购利率报10%,7天利率报12%,盘中隔夜回购最高成交在令人瞠目结舌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均刷新银行间历史记录.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同样涨幅惊人,早盘开始各大商业银行的同业市场交易部门就以10%以上的利率吸纳存款,11点半公布的隔夜利率暴涨578个基点,升至13.444%的历史新高,7天利率涨292.9个基点至11%.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早是从货币市场化开始的。1996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同业拆放利率。1998年放开贴现、转贴现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从此,我国在货币市场上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利率。在推行货币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我国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方面也实行了逐步的、有限度的、稳步推进的市场战略。我们提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一个重要指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基本代表了货币市场资金的价格,也是确定其他资金价格的基本参照利率.本文利用中国货币市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数据,通过重标极差分析法研究我国货币市场的噪声程度.并引入国际上著名的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进行对比分析以准确地描述该市场效率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在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放开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回购利率以及现券买卖利率。目前,所有国债、金融债券都是通过市场化招投标的方式发行,但是银行存贷款利率仍属于受国家管制的官定利率。日前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项决定的出台,是利率改革非常重要的一步,表明我国的贷款利率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市场化。但是与利率市场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是,我国金融业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机制性的问题,因此,利率市场化将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产生冲击和挑战。有鉴于此,金融机构应针对利率市场化对业务经营产生的影响,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CVaR的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风险度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开始日1997年6月15日至2008年4月20日全部质押式回购每周加权平均利率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基于ARMA-GARCH模型族的利率风险CVaR测度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中存在杠杆效应;回购利率分布对CVaR计算结果影响较大,GED分布较正态分布和t分布能更好刻画我国银行间回购利率序列的分布状况。EGARCH模型计算得到的CVaR值要优于GARCH和TARCH模型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金蓉 《资本市场》2001,(6):14-15
<正> 2001年一季度,全国银行间同业交易系统的交易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与上一季度相比,交易量总体上小幅回升,单日交易量数创新高。其中拆借和回购交易升幅较大,但现券买卖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融资利率较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都有所回升,一些较长期限品种的利率水平上扬幅度较大。交易持续活跃,单日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2001年一季度,银行间同业拆借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一个重要指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基本代表了货币市场资金的价格,也是确定其他资金价格的基本参照利率。本文利用中国货币市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数据,通过重标极差分析法研究我国货币市场的噪声程度。并引入国际上著名的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进行对比分析以准确地描述该市场效率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EGARCH模型,检验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之间拆借利率波动溢出的流星雨假定。结果表明,来自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流星雨对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同业存款利率的放开,从资金往来形式上说,同业存款与同业拆借区别不大,特别是对一年期以内资金往来无法区分.由于开展同业拆借业务在限额、用途、条件、期限、交易方式都有严格的规定,部分基层金融机构为了规避同业拆借的制度约束,把互相之间资金余缺调剂采取同业存款性质来办理,存在同业拆借存款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吴斌 《当代经济》2003,(10):46-46
一、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渐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在今后两年内应继续按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先长期后短期的次序,在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金融市场的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支农再贷款利率等层面取得重点突破.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要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结合再贴现利率调节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促使其均衡发展;国债利率可以率先实行市场化;同业拆借利率则应通过扩大拆借网络和交易量,逐步发挥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的作用;金融市场的债券利率和股票发行利率也应率先完全放开;同时,可选择市场基础较好的部分地区,进行人民币大额定期存款利率浮动和贷款利率上限管理的试点工作,争取5年内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严太华  谢瑞宝 《技术经济》2009,28(12):80-82
为提高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风险测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本文针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进行了基本特征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混合正态分布对利率数据进行拟合并据此计算VaR;作为对比组,本文同时采用GARCH模型族对利率数据进行处理。实证结果表明:与GARCH模型族相比,混合正态分布拟合方法计算VaR在准确性和实用性方面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股票市场价格互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股票市场一直被称为是"资金市"或"政策市"。以同业拆借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价格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2002年以来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上的隔夜利率与股票价格指数和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关联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业拆借利率与股票价格指数间不存在长短期的因果关系,也不存在协整关系;同业拆借利率与股市收益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因。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已经于1996年开始实行市场利率。各项存款、货币供应量、股票成交金额与企业商品价格同比指数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金融变量。因而,选取并利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加权平均利率代表我国市场利率,借助格兰杰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研究市场利率与重要金融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分析市场利率对金融体系的微观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田丽洁 《经济纵横》1995,(9):31-32,37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几个问题田丽洁一、我国利率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我国现存的是一种双轨制的利率运行机制。一方面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统一调整、统一管理的计划利率;另一方面是在金融市场上基本上完全放开的市场利率,如同业拆借利率、民间自由借贷利率及各类债券利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于1996年1月在上海成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1997年6月又推出了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这是我国目前货币市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张晴 《经济师》2007,(9):90-90,92
近年来,随着证券公司和基金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以及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业务的推出,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沟通渠道已初步建立并逐渐拓宽。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样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解除了对地方政府发债的法律限制,使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发行利率是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核心问题之一,但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情况来看,其发行利率对政府信用风险体现不足,进而引起了价格扭曲和资源错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形成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利率抑制现象;债券的发行规模、发行期限、市场流动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与经济结构,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因素对发行利率均有显著影响.本文旨在分析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利率抑制现象及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体制的完善、控制债务风险以及降低融资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