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至今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提出的种种定义中谈及目的,都归结到是为了使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市场价值最大化,当然也是企业股东、董事、管理层经营的最终目的.对盈余管理运用方式的选择和判断.形成了学术界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各种意见,总的可以分为良性和非良性两种认识.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或者为了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操纵应计项目、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利用关联交易和利用计提减值准备。一、操纵应计项目操纵应计项目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这里的应计项目是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应计项目,如应收账款净额、产品保证准备、广告费以及研究开发费等;不包括不可调整的应计项…  相似文献   

3.
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采用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使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客观地说,一定的盈余管理有利于增强公司在风险环境中生存和应变的能力.但在现实中,盈余管理往往突破了"限度",降低了盈余质量,变会计利润为"数字游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增强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防止落入盈余管理的陷阱.笔者认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对盈余管理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GAAP)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当局通过采用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使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客观地说,一定的盈余管理有利于增强公司在风险环境中生存和应变的能力。但在现实中,盈余管理往往突破了“限度”,降低了盈余质量,变会计利润为“数字游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增强盈余管理的识别能力。防止落入盈余管理的陷阱.笔者认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对盈余管理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财务目标可以这样定义:企业运用一定方法,对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进行配置,预期所要达到的目的。现实中财务追求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业内对此问题的理解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短缺经济时代的“产值最大化”,到经济转型时期的“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直至今天被普遍认同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企业财务目标认识的不断更新并非空穴来风、无病呻吟,可以说,每一次变化都有其现实发展的历史渊源,而且,人们对财务目标的探求还在继续深化。作为财务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涵盖了“…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或者为了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操纵应计项目、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利用关联交易和利用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等密切相关。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利益的理解,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盈余管理就产生了。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的盈余管理等同于盈余操纵,即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如在会计选择中使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期望的水平。本文进而提出了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利用关联方交易等调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等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各国会计准则都允许企业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来适应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的需要,这就是所谓会计准则的弹性,根据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企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但是当这些弹性被“过度开发”时,盈余管理的行为就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使其信息失真。近年来,远到大洋彼岸的安然,近如我国的郑百文、银广夏等上市公司虚假披露会计报表的事件纷纷曝光,所带来的影响非常恶劣。与浮出水面的会计造假问题相对应的是许多上市公司运用盈余管理使得报表信息失真。一、盈余管理的定义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是为了获…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公认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财务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交易规划等手段有意识地调节或控制企业的盈余,以达到自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关于财务管理目标问题,争议一直比较大,曾被广泛应用的观点有: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利润最大化的发展和改进。现在很多企业都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笔者认为,企业的最优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平衡了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股东财富的价值也是与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作为一个独立法人,企业应该在承担起其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一般均称为会计盈余管理行为。20多年来,会计盈余管理一直是国外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效率的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实行债转股政策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解困,扭转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局面。理论上讲,其核心工作包括两个方面:即通过财务重组,改善国有企业财务结构,达到企业的财务协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企业财富最大化);通过管理重组,改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搞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达到管理协同。但在债转股运行过程中,许多企业遇到了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企业纳税筹划是指从企业的全局性战略出发,通过筹资、投资、经营等经济活动中的涉税选择进行事前筹划和安排,以达到减轻企业税负,实现企业税后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战略性管理活动。它具有超前性、目的性、全局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做企业战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税收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制定出能使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当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其是属于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还是会计作假,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认识。一些观点认为,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的有关利益主体采用合法手段来追求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另一些观点则认为,盈余管理不仅有损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而且损害了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进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拟从盈余管理与会计作假的差异来区分二者,并对如何规范这种行为进行初步的探讨。一、盈余管理与会计作假的区别1、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盈余管理的存在基础是现行会计所采用的原则与方…  相似文献   

15.
会计盈余管理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通过对财务报告的会计收益进行合理调整和监控,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的正确性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可以粉饰企业的财务报表,导致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增大,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数据质量,以至影响公司信息的质量。所以,会计人员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有利于企业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6.
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合法经营,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的情况下,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进而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化。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的稳定摆在首位。风险与报酬达到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关心本企业职工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方面有较高的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顾客的要求,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稳定增长;讲求信誉,注意企业形象的宣…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经营活动从始至终都有税收形影不离——企业从创办之始的资金取得(即筹资),到后期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和管理,无处不渗透着各种税的影子。毋庸置疑,企业都是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通俗说来就是大多数企业都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而企业增加利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提高效益;二是减轻税负。正是在减轻税负、追求税后利润的动机下,税务筹划这门艺术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会计准则有着紧密的联系,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在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同时,也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途径.本文以盈余管理概念为出发点,结合新会计准则体系,深入分析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遏制,以及新增盈余管理的途径,得出企业盈余管理必须有个"度",从而指导企业财务人员在新准则下运用与把握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9.
“天保”二期工程实施以来,森工企业木材产量逐年递减,如何使有限的可采林木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森工企业亟待面对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做好伐区设计,科学测量、精细选材,强化剩余物拣集利用,实施贮木场商品材精细化管理等措施,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实现企业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也是企业领导者必须予以重视的课题。一、按需引才是实现企业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