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卫 《环境经济》2012,(11):21-25
环境标准制定的科学性、环境标准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以及环境标准制定过程中的部门间协调是我国当前环境标准制度所存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环境标准是指以环境保护为目的而制订、实施的有关技术标准与规则。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除环保水平差异而增加的要素投入量及其结构变化,因  相似文献   

3.
"污染天堂"假说与现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环境规制降低竞争力的推论为基础,一种假说提出环境标准低的国家会吸纳污染密集型产业集中,从而成为"污染天堂".一些实证研究并不支持环境规制降低竞争力的观点,没有完整的证据说明"污染天堂"的存在.发达国家在多边贸易谈判中不能以假说为依据要求发展中国家抬高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关于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关系问题上,自由贸易论者和环境主义者各执一端。自由贸易论者强调环境标准服从自由贸易;而环境主义者则强调应把环境标准置于首要地位。最新的经济文献表明,应把环境和自由贸易置于统一的框架下统筹安排。这代表西方学者关于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关系问题的最新观点。  相似文献   

5.
从“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体现了人们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和转变,是实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战略转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结构型、复合型和压缩型环境问题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球250多项环境公约当中,有近20项与国际贸易直接相关,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统领的《京都议定书》和《巴黎气变协定》。这些规则体系均着力解决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求缔约国不得以降低环境标准来支持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不得假托环境保护之名实施市场保护主义和歧视性政策。我国对绝大多数国际环境公约均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7.
郭芳 《经济师》2004,(11):92-92
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以及是否可以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而使用贸易限制措施等 ,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法律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理论上讲 ,环境标准的高低影响生产成本中环境成本的高低 ,对产品的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到底有多大 ,是否达到公众所担心的程度 ,则是一个实证问题。文章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绿色贸易壁垒中的环境标准问题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 ,以便为我国对环境和贸易的法律调整问题作一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方政府环境管理体制深陷利益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方政府激烈的横向竞争以及跨行政区域环境管理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往往表现出把本行政区的环境成本外部化的机会主义倾向.这种倾向通常表现为规避环境法规和降低环境标准、阻碍环保部门执法、包庇本地污染企业等.因此,面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地方政府间就容易处于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9.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之所以发生冲突,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环境成本外部化造成了产品价格的扭曲和市场的失灵,纠正外部性的最好办法是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但由于技术和政策等原因,各国的环境标准不同,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同,由此导致的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解决贸易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绿色消费:以绿色需求拉动绿色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宏 《环境经济》2007,(1):16-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于是,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做好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这一系列战略决策表明,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环境标准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环境成本成为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因素,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入世"对策的逆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不仅出口产品将受到环保要求等苛刻技术标准的限制,而且国内服务市场也将受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冲击。为此,我们不能采取被动性防御的态度来研究“权利和义务”方面的对策,而应运用逆向思考,从问题的对立面上寻找积极进取的对策。本文认为,环境标准是贸易的制约因素,但是,将两者统一起来,发展环保产业和环境贸易,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促进外贸新增长。同样道理,金融自由化虽能利用服务贸易的要求冲击  相似文献   

12.
务实编制好环境保护规划是政府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规划编制既要加强上一级对下一级规划工作的指导,又要强化国家与省、省与市的规划目标、指标等的衔接,以使各级环境保护规划真正成为理性、科学、务实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3.
刘国才 《环境经济》2009,(12):34-40
“并重、同步、综合”的首要要求是找准和明确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即:增长是产业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污染物排放量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的发展,保护是产业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污染物排放量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的保护。这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在可操作层面的明确回答,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环境保护领域如何落实的务实表达。  相似文献   

14.
正即将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第15条中规定:"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环境基准是环境标准的制定依据。而人体健康效应是制定环境基准的基础之一。新《环境保护法》提出开展环境基准研究,表明我国今后相关的环境标准修订制定过程中会更多地考虑保障公众健康的需要。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明确提出,我国将健全以人体健康为目标的环境基准和标准。他指出,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持续上升,环境风险比较突出。加强环境风险管理,迫切需要开展环境基准和风险评估研究,对污染态势、生态环境影响、人体健康保护和应急事故处置作出准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那么,什么是环境基准?为何要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环境基准对保障人体健康起着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个新建的住宅小区三幢高楼发生莫名其妙的摇晃,经地震专家多方检测,原来是与附近一个石材厂的锯石机发生“共振”,这一罕见现象给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环境标准提出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环境经济》2013,(Z1):119
《环境经济》杂志,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国内权威性环境经济期刊,是环保系统的核心期刊。杂志以宣传科学发展,倡导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办刊宗旨。现征订工作已经开始,凡订阅《环境经济》杂志者,仍可获赠《环保工作资料选》。《环境经济》杂志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全年订阅价144元。《环保工作资料选》为国家环境保护部机关内部资料性刊物,主要栏目有:领导讲话、环境管理、环境标准、法制园地、工作研究、环境保护大事记等。本资料选将随  相似文献   

17.
《环境经济》2012,(12):71-71
<正>《环境经济》杂志,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国内权威性环境经济期刊,是环保系统的核心期刊。杂志以宣传科学发展,倡导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办刊宗旨。现明年征订工作已经开始,凡订阅《环境经济》杂志者,仍可获赠《环保工作资料选》。《环境经济》杂志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全年订阅价144元。《环保工作资料选》为国家环境保护部机关内部资料性刊物,主要栏目有:领导讲话、环境管理、环境标准、法制园地、工作研究、环境保护大事记等。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入世"后的积极进取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应宗 《财经研究》2001,27(1):17-22
本文认为,环境标准是贸易的制约因素,但是,将两者统一起来,发展环保产业和环境贸易,就可以变不利为有利,促进外贸的增长,同样道理,金融自由化虽能利用服务贸易的要求冲击我国市场,但是,我们可以将外经贸发展定位于“极坐标体系”中,运用国际经贸“大三角”和“三圈链环”的方式,以贸易拨转金融自由化的单方指向,同时,以技术贸易及其服务为重心,取代金融自由化的倾向,这样,就可以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在环保工作中存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问题。法治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有效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德治则是通过宣传教  相似文献   

20.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环境标准之争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国际贸易中劳工、环境标准问题的争论愈加激烈.本文分劳工、环境标准的"公平贸易"之争、WTO引入劳工、环境标准的"合理性"之争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评述,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劳工、环境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迟早的事.我们一方面需防止贸易伙伴国出于贸易保护需要对劳工、环境标准的滥用;同时应积极主动地运用国际公认的劳工、环境标准,以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