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来讲,罗隆基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人权论战”的主将,他的人权理论是那个时代的一座丰碑.从法理而言,他以功用作为视角,认为人权乃是做人的必要条件,创造性提出了人权条件说以及人权的时空范围,并以此为基点构建其人权理论体系.这是他的人权理论的高度.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他将起源于西方的人权观生搬硬套在中国的现实中,而且过于功利化地解读人权,在实践中难免南橘北枳;就其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而言,他也混淆了思想言论自由的界限,在法理上没有考虑到思想与行为的差异,理论与现实的脱节,脱离了中国的现实环境;在政治主张上,他也没有注意到个人自由与经济平等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是他的理论的局限所在.但尽管存在种种不足,罗隆基人权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1.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网络化。信息网络化的一个特点是开放性和自由性,谁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意见,都可以参与互联网的活动,这就决定了互联网上的信息的多元化,决定了网上既能够提供多种有益的信息,又可能产生大量信息垃圾。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全力推行”政治全球化”、“西方中心主义”、“文化全球化”,宣扬西方的价值观,灌输“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他们除了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利用人权、宗教等问题干涉别国内政,还以现代高新技术和国际互联网为手段,向发展中国家包括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是当代中国和平统一工程的成功典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历史的杰出贡献。总结邓小平“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的思想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上: 一、关于主权问题。邓小平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  相似文献   

4.
马尔.   《经济导刊》1999,(1):6-9
1986年5月,当时戈尔巴乔夫先生当选苏联领导人还不到一年,我作为加拿大总理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会见了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尽管戈尔巴乔夫总统个人当时在西方的声望正如日中天,北京的领导人却观点鲜明:“戈尔巴乔夫总统的日子长不了,苏联也注定要垮台。他们...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国家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在美国蒙塞多农业研究中心,即使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的美国人,也会用中文说一个名字——袁隆平。  相似文献   

6.
1986年时代封面 在苏联共产党书记戈尔巴乔夫、美国总统里根、南非黑人主教图图、在狱中的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者邓小平之间,有世界性影响的美国《时代》周刊最终把1986年“世界风云人物”的头衔给了邓小平。 还有12天这年就将结束的时候,古城西安上空竟出现五日高照的景象,虽然是一种由于空气中含有冰晶而形成的自然现象,但不能不说是千古奇观。 风光来自于不断的改革。8月,中央决定进行机构改革,厦门等16个中小城市被确定为第一批试点城市。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商品经济的管理体系。 此后,邓小平在与外宾会见中,…  相似文献   

7.
扶贫与人权问题,颇受世人关注,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各自理解不同,理论和认识也有差异。我们认为所谓“人权”不仅仅为西方国家所宣扬的纯粹是人的自由与民主人权,最大的人权应是人的生存权利。可以设想,连维持正常的生命延续的权利条件都没有保障.还能空谈什么民主与自由。西方工业国家把自己看成为全球人权的维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代表时的谈话中,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论断。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这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的封建社...  相似文献   

9.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处理好西部开发中的几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实现第三步的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邓小平提出必须注重质量,讲求效益,实现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他认为发展是要一定的速度的,要快,但速度要与质量相结合。他指出:“现在,周国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要重视提高效益,不能只注重数量的增加。“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 快点,只要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担心的。”邓小平所强调的“快”是有条件的,就是讲效益、讲质量。“快”是有区别的,就是要量力而行,各地发展速度可以不同,“快”必须没有水分,是要扎扎实实的速度。西部开发中,既要较高的发展速度,又要有过硬的质量,要达到提高经济和总的社会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社会主义属性──学习《邓小平文选》感受之三赵文生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肯定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变”,“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之所以要坚持“不变”,就在于农...  相似文献   

11.
论外汇风险与外汇保值策略李建华,陆晓芳,崔可维1944年7月,美国等西方44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固定的比价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东风·西风》中,赛珍珠运用双重视角,同时塑造出了两个“他者”形象。首先,她以叙述者的视角为西方受众塑造了“意识形态”的中国他者形象;其次,她在东方语境中为自己国家塑造了一个“乌托邦”的他者形象。而这两个他者形象的参照系则是赛珍珠心目中虚幻而完美的美国。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安全,国之大事也。对国家安全的关注、捍卫,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我们军事记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在对我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上,不只是有导弹、核武器,还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美国等西方国家媒体以其特殊的凶器直逼我国土,直攻我民心。对此,我们要擦亮眼睛,用我们新闻媒体的正义之声,进行有力地揭露批驳,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无孔不入,美国等西方国家媒体对我实施“软侵略”  相似文献   

14.
对企业规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规模问题上,“崇大”的思想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可以说是历来有之。凡勃伦就曾认为:“文明人类的长远利益是集中在大企业家和他的财富上面的”①;曾让我国各级政府忙于一时的“拉郎配”也正是这种思想根源的表现。而在90年代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韩国不少的“恐龙企业”纷纷“落马”,人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大就是好吗?一、对企业发展历程的重新审视  真正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企业是19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主要经历了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厂两个阶段,但在这一时期,从事经济活…  相似文献   

15.
我们是否提“邓小平思想”? 跨时15年的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历程,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一段历史辉煌。 指导这场实践的亦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辉煌。 这个理论的来源是邓小平──他的特色思想。 当新一卷《邓小平选集》摆上中国城乡新华书店的每一个醒目的书架前时,理论家们不由再度提及一个没有定论的主张:我们能否提出“邓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 ,就是他提出了寻找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形式的思想。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理论 ,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形式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关于我国的发展速度问题。能否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的发展速度思想,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钱。因此,对邓小平的发展速度思想进行研究,不仅是广大政治理论工作者,同时也是广大经济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力争较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买来在发展速度问题上,邓小平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字:快,即要决不要慢。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力争校快发展。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邓小平的所谓快,一是指现在的发展速度要高于“文革”结束前…  相似文献   

18.
吕露: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君安证券零售客户部总经理助理。他曾作为公司派往美国学习培训的第一批学员。在美国期间,他在选择美国长途电话公司的过程中.对美国电话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价值观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他对此的自述。 我到美国后最紧要的事之一就是迅速装上电话.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的长途电话服务公司。由于在国内就关注美国著名的大公司,所以知晓在西方世界电讯领域占强有力地位的是美国AT&T电话公司,因此.我在申请长途电话公司时选择T AT&T。这样使用了大约一个月.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是一家叫Sp…  相似文献   

19.
文史天地     
·百年回顾· 张灏:在目前的一片改革呼声中,不要忘记前面笼罩20世纪大部份时间的革命思想道路。“忘掉历史的人势必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20.
“日行一创”,是美国创造工程学家奥斯本激励自己的座右铭。提到它,这时还有一则生动的逸事。 奥斯本没有上过大学,21岁那年失了业。一天,他到一家报社应考,主考人问:“你有多少年的写作经验?”奥斯本回答:“只有三个月。不过请你先看看我写的文章吧!”主考人看完文章,对他说:“从文章来看,你既无写作经验,又缺乏写作技巧,文笔也不够通顺;但是因为内容富有创造性,决定录用你三个月试一试。”奥斯本由此领悟到“创造性”的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