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劳动力再配置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文章利用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估计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与问题,进一步得出结论:提高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是提升其他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村流动人口群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捷 《经济论坛》2008,(10):19-20
一、河北省农村流动人口的群体特征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和传统户籍制度的松动,我国农村劳动力突破了长期传统体制的束缚,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转移,是劳动力市场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国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势在必行,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产出率的低下制约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不高。论述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而且会影响到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产出效率,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咨询》2006,(4):1-1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收入微薄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收入高的工业部门。在这种经济结构下,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土地质量的下降,造成传统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低下、劳动力过剩,从而为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工业规模的扩张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需要不断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因此,随着经济活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非农产业转移,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将不断得到提高,二元经济逐步向现代经济转化。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促使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马万敬  李晶 《经济论坛》2006,(12):123-125
劳动力流动是市场配置劳动力的客观要求,它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已经发生重要影响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而劳动力从低生产率、低收入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高收入区域(城市)和部门(工业)的转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从我国城乡和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历史来看,劳动力流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本文主要从供求的角度对我国三阶段的劳动…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已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第二种定义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7.
新二元经济结构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国情,主要表现在工业部分发展程度高而农业部门发展程度低。新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为了改变此现状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实现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产规模扩展,促进工业资本的增加,并通过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 ,修正外生农业技术进步的假设 ,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 ,并以此对倍受瞩目也颇多争议的“东亚奇迹”及中国经济 ,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 ,“东亚奇迹”是传统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向现代非农业部门的结果 ;是现代部门以资本反哺传统部门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也是现代部门均衡发展 ,吸纳剩余劳动力 ,加速结构转换的结果。因此 ,虽然非农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够显著 ,但劳动力结构转换仍然推动经济实现了持久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方式包括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两种转移模式的互动特征、内外制约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两种转移模式呈明显的轮替关系,转移模式失衡和被动调整是改革开放后一阶段收入分配效应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的现象。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的现状出发。找出目前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与就业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及其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二元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不协调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工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相比较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对实现二元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农业部门生产率尤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刘易斯-拉尼斯-费二元经济模型和乔根森经济模型为这种结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生产函数看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的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本投入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动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用生产函数将就业结构变动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来,可以得出就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及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3.
选择边际劳动生产率和边际劳动收益率两项核心指标,采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到东北地区高劳动生产率对应低劳动力成本的客观证据。发展经济学中的拜尔利模型可以揭示东北经济二元结构固化的症结所在。东北三省劳动力的低成本效益是绝对优势;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潜在收益和放大效应;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需要更多地考虑"精神因素"的影响;应对农业部门进行彻底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背景,农业劳动力转移不能选择像西方发达国家由大城市吸纳劳动力的道路。在城市就业形势空前沉重的阶段,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建设是转移和吸纳农业劳动力的最优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劳动力转移与地区经济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或缩小取决于两类经济效应的角力结果,而劳动力转移在这个角力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现行制度安排下,我国劳动力转移并没有增强东部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或涓滴效应,相反增强了其回流效应和极化效应,进一步扩大了地区经济差异。因此,必须在工会制度、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劳动立法体系以及户籍制度等方面重构现行正式制度安排,以改变现在劳动力转移的最终效应,达到缩小东西部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宏观影响因素探析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土地的减少,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劳动力转移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就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丁焕峰  宁颖斌 《经济地理》2011,(9):1421-1426
在采用"永续盘存法"估计广东省三次产业和各市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利用"偏离—份额法"分解了广东省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并发现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的结构效应,尤其是静态转移效应;而内部增长效应在多数阶段都产生了较大的抑制作用。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所带来的不管是产业结构还是空间结构的改变都表现出了"结构红利"现象,而资本表现出的"结构红利"不明显,甚至还产生了"结构负利"。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经阶段,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农业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越来越大。2010年农村劳动力总数大约为4.7亿,其中流动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总数达到了2.3亿。  相似文献   

20.
二元结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经济存在典型的二元结构,大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较快,农业劳动力就业份额年均下降0.86个百分点,结构转换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7.26%,但目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还很明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今后,应站在城乡统筹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从两个途径采取措施,促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