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依据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可协调性,对新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提出协调对策,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与协调进行了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2007年正式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新企业所得税制度。新会计准则以及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对我国财务与税务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差异及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小军 《中国市场》2010,(52):93-95
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执行使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在资产确认、计量方面出现了差异。由于税负影响每个企业,所得税法自然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在系统分析"税会分离模式"的基础上以新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为依据,详细比较了会计资产和应税资产的全方位差异,并在论证其差异具有可协调性的基础上,对差异的协调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肖  李冰 《商场现代化》2016,(5):176-177
自2014年7月1日起《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版正式于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当中施行。该修订版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有关方面的规定作出了相应变化,由此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也颇大。本文将首先阐述职工薪酬的概念,然后在职工薪酬范围、计量上具体分析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上职工薪酬的差异,最后提出协调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7年实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和2008年执行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使会计准则和新所得税法在资产确认、计量方面出现差异。由于税负会影响不同类型企业,基于此,本文在系统分析"税会分离模式"的基础上,以新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为依据,全方位详细比较了会计资产和应税资产的差异,并在论证其差异具有可协调性基础上,对差异的协调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的进行了完善,有利于我国的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互融合,新所得税准则也是我股票各大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对企业与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所得税准则颁布对企业会计实务会产生影响。由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存在的差异导致了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与按照国家税法计算的应税收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根据所得税法规定对会计收益进行调整后,才能正确的计算出应税收益。  相似文献   

7.
钟燕  涂清梅 《商业会计》2007,(12):36-37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3月,国家颁布了最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颁布的过渡阶段,因此,有必要对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税制、新税法在成本费用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三大期间费用影响会计的利润总额,同时影响税法的应纳税所得额,但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对期问费用的处理有原则有一定的差异,年末要进行纳税调整。本文从分析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对三项费用的不同处理,剖析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条例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在此之前<企业会计准则>已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鞍法实施条例>采纳了不少<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但还存在不少的差异,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当然无可非议.如果财务人员不了解税法,就会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造成不必要损失.笔者简要说明一下会计准则对有关资产确认计量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差异的地方,希在实际工作中,对财务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与协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日益加强,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改革步伐.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开始实施,其中有关企业所得税核算也有一些重大变化,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为依据,分析了两者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差异协调的可行性,并提出协调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日益加强,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步伐.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2007年5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与税收法定原则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会计和税收征管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为依据,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和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3月,国家颁布了最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颁布的过渡阶段,因此,有必要对企业会计准则与现行税制、新税法在成本费用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销售商品收入确认: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一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必须"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才能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无此规定;对于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可以在当期全额确认销售收入存在的差异等方面.对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账务处理,除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外,企业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的确认要比企业所得税法更为谨慎和严格,这也符合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和税法的强制性原则,能确保企业不高估收益,同时能保证国家的应征税款不被流失.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的差异 (一)确认条件不同。企业会计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基本规定进行了规范;企业所得税法对此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按照税法的合理性原则,企业所得税法对上述部分业务的处理可以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白文华 《商》2013,(19):155-15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销售渠道的增多,jF货币交易越来越多,为企业生产经营、加快资金周转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带来了企业利用非货币交易操纵利润的问题。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对这类业务的处理规定存在差异,增值税条例要求视同销售,企业所得税法对该类业务做了按销售纳税的规定。各类企业如何处理非货币交易的经济业务,本文依照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要求,结合企业会计的规定,提出尽量合法、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翠梅 《现代商业》2012,(32):199-200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不尽相同,而与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也多有差异,因此执行这些准则、制度的企业,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涉及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纳税调整也比较频繁。《小企业会计准则》采取了会计与税收趋同的原则,对于小企业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其账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的规范文字几乎完全相同,这就减轻了小企业所得税申报时的纳税调整负担。本文以《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依据,讨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内容分类、折旧或摊销规定及相应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度加快,特别是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的合并,为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特别是两者的差异协调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本文探讨了我国会计制度体系和税法体系之间的差异,并对如何进行协调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有不同规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同时规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本文通过案例,探析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涉及的递延所得税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19.
曹明才 《商业会计》2012,(21):24-26
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对分期收款销售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差异,由此会导致期末时长期应收款和存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产生暂时性差异,此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可以分别进行分析并进行账务处理,也可以合并分析进行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就纳税人、税率、稅基、税收优惠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在一些差异,本文拟立足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改革,就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具体差异进行解析,提出差异带来的影响及对差异的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