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方面广,负债率高,高额的负债,一方面表现为国有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大量的企业陷入高负债经营,企业利息负担沉重,财务状况恶化,它不仅使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而且还使国家所有者权益不断受到侵蚀,从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经济的严重障碍:另一方面,国有银行不良债权比重过大,导致国有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它不仅加剧了银行信货资金紧张,周转困难的局面,而且还制约着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使国有银行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2.
张浩  张琦  刘惠 《经济论坛》2005,(6):81-82
国有银行改革是国民生活中令人瞩目的一件大事。我国政府通过外汇储备向中行和建行注资450亿美元,这对于国有银行而言,无疑是久旱之后的甘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入世后实行金融对外开放,国内银行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有效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本通过对不良资产成因和动态化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关健是控制增量,要想控制增量就必须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进行产权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企业融资结构优化与债券市场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融资对银行有极大依融性,形成了国有企业难以清牟巨额债务和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本在研究西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在力发展企业债务市场,籍此理顺企业资本来源渠道,优化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企改革在投资需求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融资机制,在经营机制转换方面较为困难。国企改革难题背后隐藏着的金融症结是银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及证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要实现国企改革,就必须使银行业市场、证券市场与国企改革三位一体,实现国有银行的产权重构,全面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同时必须彻底改变国有企业相对单一的融资渠道,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6.
注资与国有银行改革: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67,自引:2,他引:65  
张杰 《经济研究》2004,39(6):4-14
本文旨在为人们解读国家通过注资方式推动国有银行改革的意图与绩效提供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其主要命题与观点大致有 :第一 ,政府推动下的银行改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一般都受到某种外部因素的刺激并追求短期见效的效果 ;第二 ,在微观经济基础未能得到有效调整的情况下 ,单方面改变银行资本结构的行动注定会无功而返 ;第三 ,国有银行制度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 ,且不乏有效运作的例证 ,通过人为方式降低国有银行比例以提高整体银行效率是一种逻辑误导 ;第四 ,中国国有银行低效率运行的根源不在出资人本身 ,而在于出资人获取回报的特殊经济流程 ;第五 ,若考虑到被巴塞尔协议剔除的一些无形资产可以在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中得到确认 ,则国有银行出资人的资本压力就没有人们相象的那么大。本文的结论是 ,中国国有银行的问题是经济改革过程诸多矛盾与利益博弈的长期积淀 ,解决方案须基于演进主义的方法论 ,绝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证明:银行虽然将大部分资金贷给了国有企业,但是通过所有制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合法的国有企业改制,和不合法的国有资产流失等形式的资金漏损,使得银行信贷资产从国有企业手中转移到民营企业手中,提高了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拨改贷"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银行贷款的偿还压力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制,而政府出于保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需要也会催促国有企业加快改制.本文的结论为财政、外汇资金补充银行资本金和国有银行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为转轨国家的经济改革次序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把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失衡区分为高负债和高负债问题两个方面。首先,描述了国有企业高负债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并从其内外部融资渠道的历史及体制特点分析了高负债的成因;其次,分析了转轨时期国有企业高负债问题的表现,重点从政府、国有银行、国有企业三方面的行为博弈中剖析了这一问题的体制成因;最后,提出了以“可转换期权契约”做为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在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以后,哈萨克斯坦通过危机对抗计划对本国的银行业进行了结构重组。该计划旨在通过银行注资方式提升银行运营系统效率,恢复信贷。许多银行业恢复措施因此计划而得以实施,其中四大银行已由政府注资。然而由此得出的教训是,通过银行注资解决存量问题虽然必要,但是不能成为全部。单纯向银行注资而缺少提高银行业务能力和刺激业绩向好的额外配套措施,银行注资可能难以奏效。相比之下,结构重组措施则使银行能够从证券投资组合中剥离掉不良资产,从而减少外国债务,促进持续发展。结构重组措施实施的重点是资产减损,着力提升公众信心,进而吸纳存款。  相似文献   

10.
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   总被引:350,自引:1,他引:349  
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渐进改革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但近年来却面临着严重的金融困境。作为渐进改革的一种内生现象 ,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源于国有金融体制对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和国有企业对这种支持的刚性依赖。民营经济一时无法在国家控制的金融体制中寻求到金融支持 ,其要害在于 ,它与国有金融体制处于不同的信用联系之中。国有银行向国有经济提供信贷的纵向信用逻辑也就不能套用于民营经济。从理论上讲 ,依托于国有银行的纵向金融支持固然可以实现民营经济的短期增长 ,但却要以损害其长期增长机制尤其是资本结构为代价 ,并由此影响整个经济的民营化与市场化进程。本文认为 ,解除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根本出路既不在于改变国有银行的信贷行为与资金投向 ,也不在于由政府出面发育多少外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 ,更不在于给其提供进入股票市场的方便 ,而在于营造内生性金融制度成长的外部环境 ;只有内生性金融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才不至于损害民营经济可贵的内源融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是中国企业融资的主体.在国有企业向国有银行融资的过程中,由于非对称信息和政府行政干预的存在,导致了国有银行债务约束软化及国有企业融资成本和破产成本约束软化,使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得以生成并转嫁给国有银行,产生了国有企业的高负债和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问题.据此,笔者认为,应通过降低融资过程中的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垄断结构:国有银行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褚伟 《当代财经》2001,(9):27-31
国有银行的垄断结构呈现出国家、地方、银行三位一体的垄断性。垄断结构不具有规模经济、排除不确定性风险的优势效应;劣势效应体现为显性的进入壁垒和隐性的掠夺性定价,这为国有银行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行政性寡头垄断的信贷市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准信贷市场,其以效率损失为代价来为中国的渐进改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信贷市场结构的变迁,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变,一个自由进入和竞争的信贷市场结构需要先行建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是当务之急。吸收优良的国外资金、管理和理念参加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真正的股份制、提高我国国有银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郭伟  王翠萍 《经济师》1996,(2):28-28
调整我国资金管理结构的措施之我见郭伟,王翠萍,贾戈平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结构安排,对于银行的经营效益起着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我国的国有银行改革也应遵循国际商业银行的惯例,构建我国国有银行新的经营机制规模,通过加强资金结构管理,达到经营管理目标。1、资金...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元月6日我国政府宣布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为建行和中行补充资本金,两家银行各获得225亿美元。这是国家对国有银行的第二次补充资本金,上次是1998年中央财政通过发行330亿美元,合计2700多亿元的特别国债为国有银行注资。在1998年的注资中,中国建设银行获得了492亿元的资本金,使当年建行的权益资本由1997年的49.58亿上升至1998年的100.476亿元,资本充足率接近8%,达到了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国民经济出现了稳中求进的新局面。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出现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过多和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债权债务问题,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日益恶化。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8.
贾林 《经济咨询》2006,(4):32-34
国有银行的资本风险问题,一直是我国金融体制和银行系统改革的重点。也是困扰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资本充足率保持一定的水平对于商业银行的资本风险控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国家曾一再地向国有银行注资,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这与国家声誉成本的价值下降是有密切关系的。所以,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风险问题,就必须真正体现国家声誉成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未来经济改革面临八大挑战,对此“不敢过分乐观”。一是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效率亟待提高。中国每年新投入资金占GDP比重已逾40%,但投入产出比还很不理想,综合经济效益仍处较低水平。二是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需认真克服。其中首先是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其关键在于如何转变国有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民营企业融资的困境 统计发现,1999年来,民营企业只占银行贷款的1%,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更是少之又少。资金的供给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究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性。金融体制改革之前,国有企业资金的供给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在实行“拨经贷”之后,国有企业的资金转为由国有银行供给。但是,由于长期经济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