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中国人口老化程度的加深,对养老设施、医疗设施的需求急剧增加。该文以中国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城市上海为例,讨论未来中国老龄化社会对养老和医疗设施的实际需求。以上海人口规模预测中方案为基准,根据上海2045年10%老年人口到机构养老的政府目标,测算,上海养老机构床位数需要在2010-2020年每年要增长1.2万张、2020-2030年均增长2.7万张,2030-2040年均增长3.6万张。同时,上海现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数量与实际需求亦相距甚远。保守估算,到2030年,上海需要的养老护理人员将超过20万人。上海老龄化程度居全国首位,并且呈现加速加深趋势,因此2010、2020及2030年养老机构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预计分别为5亿元、8亿元和11亿元,2010年上海需要医生7万人以上,2020年约9万人左右,而到2030、2040年则医生需求增长到10万、11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云南省老龄事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居家养老较好地发挥作用。不过,由于老龄化来势凶猛,人们对老龄化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准备不足,老龄事业健康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所以,全社会应该携手同力,切实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各式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加强老龄工作;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培养大批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健全养老服务机构体系,增加医疗机构数量,合理布点;培育养老产业,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老龄事业,投资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和养老产业,真正建立完善、长效的全覆盖养老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晚年幸福、健康、平安、长寿。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尤其加大了养老院的投资建设力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成为解决老龄化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甘肃省靖远县某养老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强化政府职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希望促进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发展,让老年人在选择养老作为养老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度过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大力发展养老机构的同时,应注意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养老机构在设计和提供服务时,应以老人的需要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针对苏州市养老机构市场的基本情况,对苏州市的普通群众、老人以及养老机构进行了调研,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估计总体,从而分析了苏州市机构养老的市场需求和供给及其影响因素,从供需角度分析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机构养老成为了"老龄化"背景下解决养老的重要途径,最后对养老机构的市场化运营提供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养老机构的供求矛盾愈发严重,如何加大养老机构的建设,提高运营效率,缓解供求矛盾,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实证为基础,估算了我国的养老机构供求差,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提供养老机构建设的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中的几个主要的现实问题,再结合PPP的特征与功能,我们认为,PPP模式是解决我国当前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方式,非常有必要将其引入养老机构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郭永涛 《当代经济》2016,(28):90-9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转型,快速老龄化催生了新的养老模式,也显现出转型期农村传统养老的不足,在网络化条件下,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符合转型期农村养老的国情,按照法律法规切实推行网络化下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多元模式,可以展望在农村养老事业上的前景将会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经济与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养老产业,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异军突起。文章旨在从厦门市Y民办养老机构基本情况和经营现状的微观层面着手,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考察民办养老机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分析民办养老机构的经营状况和发展空间,探索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可行性,从而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把握机会、规避风险,力求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养老机构自身建设和社会、经济、人口的发展现状,对民办养老机构乃至老龄产业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支持,从而为民间资本进入老龄产业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口迅速老龄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重大挑战之一,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即将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模式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以江阴市的多元化养老模式的实践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江阴市多元化养老模式经验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多元化养老模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阐述发展文化养老的重要意义与依据,强调了民营养老机构大力发展文化养老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并根据民营养老机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文化养老的具体措施与方法,旨在探索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我国的民营养老机构,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对国内保障型民营养老机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保障型民营养老机构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中国保障型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的对应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也是目前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城市。推进"医养融合"对上海应对老龄化,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推进"医养融合"养老模式作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一、上海"医养融合"的现状截至2013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387.6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达到27.1%。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0%左右。根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5,(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居家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低,供需矛盾明显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城乡养老一体化发展,加强养老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开发多种模式建设养老机构等促进黑龙江省养老机构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口高龄化下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需求显著增加,当前机构养老面临"一床难求与万床闲置并存"的困境,需要通过合理调整供给结构,科学安排财政资金投入比例,推进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机构养老有效需求,力促机构养老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5.
解决好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农村养老机构供需失衡、养老机构社会资本参与严重短缺、养老服务水平低、养老服务资金和经费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加强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未来老年人口数量可能在2053年达到4.87亿,而目前我国需要专门服务的老年人至少有5000万。国务院的《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中,提出90:7:3的养老模式,即居家养老90%,社会养老7%,机构养老3%。由此可见,中国的养老地产的市场价值有多大。2008年,保利地产涉足养老地产;2010年,远洋地产进入养老地产;2010年底,万科也宣布养老地产是新业务分支;同一时段,绿城集团也公布向养老地产转型。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全体人口的15%以上。面对老年人在居家生活、文化娱乐、医疗护理、心理健康、法律咨询、余热生辉等方面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我国商业化养老地产做为养老服务市场的重要一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加快实现转型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商业化养老地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业、医疗卫生产业、规划设计机构和服务业的协同助力,并可通过全产权住宅、分时段住宅、养老住房出租、出售养老服务以及更好发挥养老示范机构的示范效应、完善养老关联配套产业等模式和对策来加快完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地区养老产业发展起步较早,自1993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后,逐步将美日等国养老产业发展经验成功本土化,并为顺应市场发展创造出众多实用且独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建立起多层级的长期照顾体系.台湾地区老龄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基本情况、发展态势都与祖国大陆非常接近,在应对老龄化快速发展和养老产业发展政策方面的经验能为祖国大陆提供一些启示.基于祖国大陆人口快速老化、需照顾人口急速增长,老年人口规模大、尤其高龄老人规模大,家庭结构改变、家庭照顾功能日益薄弱,出生率快速下降、劳动人口的负担日益加重等发展实际,祖国大陆要在资金筹措、体系建设、制度和机构评估、人力资源发展等多个角度和各个环节实现可持续推动.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掌握常州地区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现状,采用实地调研结合个案访谈方法,通过调研智慧养老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现状,分析常州地区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积极引导统筹推进,以数字化驱动养老机构运营及监管,形成智慧康养线上线下、医养结合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养老机构强化运营细化管理,精准落实智慧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12)
文章在梳理日本多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以及机构人性化的专业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探讨在养老服务中日本各级政府的责任,分析日本养老保障制度对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