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谐社会建设发展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而财政是民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多年来,针对民生事业发展要求,我国公共财政加快了职能转换,加大了向民生领域的投入,各级政府财政60%以上的资金,有些地方甚至超过70%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事业,公共财政成了名副其实的民生财政。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尽管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向民生事业,使  相似文献   

2.
周碧云 《时代经贸》2011,(24):101-10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点。。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十二五”期间为什么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入手,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职能改革与保障改善民生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应以保障改善民生为突破口,保障改善民生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价值坐标。文章从转变理念,服务人民;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三个方面探讨民生导向下政府职能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余军 《发展研究》2008,(2):11-13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民生问题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中央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也是给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赋予新的艰巨任务。在改善民生的若干问题中,劳动保障部门肩负着最基础、最实质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布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时,虽未曾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但在他的理论和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为其后继者及广大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建设概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7.
葛滢滢 《新经济》2014,(4):67-68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党和人民共同的政治期待,民生问题以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社会问题,更多的表现为政治问题.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不能脱离民生,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服务于民生政治.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无论是对于实现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还是对于追求社会个人的幸福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旋律。抓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农村文化新风尚、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青春力量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举措,都会使"美丽新农村"的空间更广阔,使中国梦更具生命力。本文通过社会实践并结合相关的文献报道,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补短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民生短板是"补短板"的重要领域,而认清民生事业的经济属性是补民生短板的重要前提。补民生短板是提高社会福利的关键,同时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也是保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能够形成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之一。因此,应从民生领域挖掘经济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补民生短板中更好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南论坛》2013,(11):F0003-F0003
为保障民生幸福和创新社会管理,江阴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强化民生保障,低保标准提高至530元,发放生活困难救助金8525万元、慈善救助金5680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重点优抚对象补助金3766万元,实施自然灾害民生保险。  相似文献   

11.
段新华 《大陆桥视野》2016,(14):311-311
档案服务民生是档案工作的本义。民生档案涉及社会各个行业、各个方面,民生档案源自民生,使用于民生,服务于民生。努力做好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和利用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发挥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也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   

13.
社会民生事业一直是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政府应在社会民生事业投入上承担重要的责任。但是,由于政府在民生事业上的长期投入不足,导致了我国教育领域的"上学难"和医疗领域的"看病难"等问题,这些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努力加大对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多层次有效机制,解决我国的民生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有利于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经济发展,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社会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本文立足于黑龙江省省情,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我省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因此,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要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民生连着民心.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大多是由民生问题引发的.因此,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最根本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同时,要把治理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疏导,建立起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最终目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最终目的也就是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地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说.这一表述深刻地揭示了两者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为我们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指南和遵循。对于江南发达地区来说,要以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导向,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实现社会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彻底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了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中,都突出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方面的明确要求.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应该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切实巩固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廉租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住有所居"已成为党和政府着手解决的问题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正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尤其是公租房的建设,但廉租房作为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廉租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廉租房建设的相应对策,以期廉租房成为真正利民惠民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2)
农贸市场作为城乡公共服务基础配套设施之一,是集公益性和市场性于一体的民生工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仍然是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的主要渠道和农产品消费的重要场所。积极推进农贸市场的建设与改造提升,是有效保障"菜篮子"供应、推动本地农产品产业发展、平抑农产品价格和维护食品安全的客观要求,是切实保障民生的重要体现和切入口。文章在系统、深入分析濮阳市当前城镇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促进城区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的提高、促进城区农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