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途上的差异,正规信贷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借贷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民间借贷历史悠久,并随着农村居民自发需求增加而日益活跃。虽然农村人际交往中的“结构洞”限制了村民的借贷活动,但同时也促使了农村民间借贷中介“桥”的拓展,这些“桥”是由血缘、地缘、业缘和趣缘等人际关系搭成的。正是由于农村民间借贷根本基础是由借贷双方的人际关系网络所构成,并形成了借贷关系内在的信用基础,才使农村民间借贷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和现实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信息要素纳入生产模型中分析了信息对农户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并从强、弱关系的视角理论分析了农户社会网络对获取技术信息的影响机制,以淡水养殖户微生物调水技术采纳为例,建立计量模型检验理论假说,研究发现:掌握新技术信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纳技术;在中国农村的社会背景下,格兰诺维特"弱关系假设"不能完全解释农业新技术信息传递机制,表现在:强关系对农户获取技术信息有显著正向影响,弱关系对农户获取新技术信息没有直接促进作用,其发挥作用需要借助由强关系充当的关系桥;弱关系在信息流动中的作用不一定大于强关系,在横向和纵向网络中,强关系对农户掌握新技术信息的直接促进作用更为凸显,而在斜向网络中,弱关系通过关系桥对农户掌握新技术信息的间接促进作用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使得社会闲散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在弥补传统金融不足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尚属于新鲜事物,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行业门槛的缺失、借贷平台野蛮生长、完全游离在监管之外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中国信用体制缺乏,借款人的道德风险不可避免,目前很多P2P网络借贷平台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通过对国外P2P行业运营模式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更好地运营,预防和减少P2P行业的风险,从而对平台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信息要素纳入生产模型中分析了信息对农户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并从强、弱关系的视角理论分析了农户社会网络对获取技术信息的影响机制,以淡水养殖户微生物调水技术采纳为例,建立计量模型检验理论假说,研究发现:掌握新技术信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纳技术;在中国农村的社会背景下,格兰诺维特"弱关系假设"不能完全解释农业新技术信息传递机制,表现在:强关系对农户获取技术信息有显著正向影响,弱关系对农户获取新技术信息没有直接促进作用,其发挥作用需要借助由强关系充当的关系桥;弱关系在信息流动中的作用不一定大于强关系,在横向和纵向网络中,强关系对农户掌握新技术信息的直接促进作用更为凸显,而在斜向网络中,弱关系通过关系桥对农户掌握新技术信息的间接促进作用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社会网络在农户之间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其对农户储蓄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农户社会网络对其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社会网络能显著降低农户储蓄率,在考虑家庭成员不可观测的能力因素以及农户的文化传统和偏好后该结论依然稳健;2社会网络通过其内部的风险分担机制发挥着非正式保险的作用,进而降低农户储蓄率;3对社会网络的进一步分类表明,亲戚这种"强关系"能显著降低农户储蓄率,而朋友这种"弱关系"则不显著。中国农村社会网络的风险分担机制主要发生在联系较为紧密的亲戚之间。  相似文献   

7.
探究农户参与畜禽粪污集中处理的影响机理,对于畜禽粪污集中处理长效持续推进、进一步挖掘畜禽粪污利用潜力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新疆农户调查数据,构建多元有序Logit模型,分析内在感知和社会网络对农户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并讨论社会网络对内在感知影响农户集中处理参与意愿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农户的内在感知和强关系网络水平越高,参与畜禽粪污集中处理的意愿越强,但弱关系网络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影响不显著;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对内在感知—参与意愿关系均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农户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在不同风险偏好和养殖收入占比异质下存在差异。据此,应加快构建农户参与机制、强化强关系网络作用、扩宽信息获取渠道,发挥弱关系网络作用、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间借贷市场的日趋活跃和对金融业的影响日渐加深,为及时把握民间借贷发展动态,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对河北省民间借贷情况进行调研。本文从省内民间借贷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民间借贷法律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使民间借贷更好地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村民间借贷高速增长、农村民间借贷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要求完善农民民间借贷权保障机制.当前农民民间借贷权保障机制存在着法制保障机制模糊、禁止非法借贷机制运转不灵、风险防范机制薄弱、纠纷解决机制单一等问题.因此,必须完善法制保障、禁止非法借贷、风险防范、纠纷解决等机制,确保农民民间借贷权的依法、正确、安全与和谐行使.  相似文献   

10.
程玥  朱冬亮 《林业经济》2012,(8):13-17,40
调查发现:正式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安排存在信息不对称、抵押林权处置难、借贷成本与风险大、非生产性借贷居多和林业部门寻租等主要问题。而民间借贷吸纳本土知识,能够解决正式制度安排的上述缺陷,但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却由于金融规制不健全、地域性局限、政策性约束等不足,实际处于"地下"运作状态,导致农民无论向信用社,还是通过民间渠道借贷都会受到诸多限制。鉴于本土知识和林权抵押贷款的密切关系,应把本土知识与民间借贷机制包容到已有政策中,以充分发挥制度实施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