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地资源价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农地资源价格特征和构成。农地资源作为土地资产的一种,其价格具有外溢性、市场失灵性、影响因素复杂性等特征。农地价格和其他土地一样具有二元性,即包括农地物质虚幻价格和农地资本次生虚幻价格。从农地产生效益的角度看,农地价格包括农地社会效益价格、农地生态效益价格和农地经济效益价格。作为农地所有者(或使用者)真正把握住县可让渡的价格仅是农地真实的价格中的极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城镇近郊农地征用价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近郊农地被征转用是一种普遍现象,且征用后的建设用地会导致巨大的增值。然而,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方法却缺乏对增值部分的合理分配的考虑,引起失地农民等原产权主体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征地区域的社会稳定。鉴于此,本文根据城镇近郊农地利用、转用特点及用途过渡性特征,提出了综合考虑农地价格和征用后建设用地价格来确定农地征用价格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农地价格评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地价格评估现状土地价格评估和土地市场状况密切相关。我国土地市场发育较晚 ,一般认为 ,我国土地市场发端于1987年深圳市政府首次以拍卖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① 。在此之后 ,我国开始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其核心是变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使用制度为有偿、有限期、有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②。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土地市场日益发育 ,特别自 1992年初以来各类土地价格评估机构也相继成立。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土地科学的发展 ,有关地价、地价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评估实践得到了一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国外农地价值评估方法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外农地价值评估研究现状的考察,探讨实现农地估价的有效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农地价值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评估方法的多样性.针对农地不同价值内涵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而每一种评估方法都有其优势和自身难以弥补的缺陷.研究结论:农地价值评估,尤其是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是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学习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探索适用于中国的农地估价体系是今后国内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农地流转价格的快速上涨并未显著促进农地流转市场规模的扩大。为什么生产效率较低的农户不选择将农地流转给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经营主体从而获得租金?对此,本文构建"依赖特征—价格幻觉—价格机制失效"分析框架予以解释,并利用全国6193个农户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失效的根源在于流转双方对农地资源价值评价维度的不一致。其中,农户(作为农地潜在转出方)对农地的多重依赖以及对农地的多维价值评价引发的农地价格幻觉,大大降低了其参与农地流转的可能性。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对离地进城就业的忧虑、对农民外出就业扶持政策的不满意以及对承租户种植作物品种的控制意识,会显著增加农户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可能性;对于存在农地价格幻觉的农户,改善农民对进城政策的满意程度是降低其农地价格幻觉程度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有助于深化学界对农地流转市场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企业也具有环境价值.本文从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环境价值的特征入手,运用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等定性决策方法,从专家及投资者角度设计出基于估值者估值经验的净资产溢价估值方法框架;再通过计分卡将上述方法付诸实施,实现基于企业环境价值的定量估值,进而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环境价值估值操作方法,方便企业及投资者在实际估值时使...  相似文献   

7.
环境资源价值的可靠计量是目前环境会计面临的主要困难。借鉴可靠谨慎、简便易行的环境资源评估计量方法并明确其选用原则,是解决这一困难、有效推行环境会计的关键。一、环境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是目前评估计量的主要对象环境会计的对象是环境资源的价值运动。环境学将环境资源  相似文献   

8.
9.
价值补偿是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一个基础性问题。补偿严重不足是造成我国农地资源低效配置和资源产出相对萎缩的深层次原因 ,由此引起的稀缺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人们对农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使得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力加大。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地资源开发只能走内涵式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道路 ,因此 ,使资源在价值形态上及时得到合理的补偿成为实现农地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资源价值补偿是具有其理论渊源的。根据马克思再生产理论 ,只要是社会生产 ,就存在着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马克思认为 ,要维持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0.
林地开发利用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林地的价值评价是对林地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森林资源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建立林业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对推进森林资源的商品化、促进森林保护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林地资产评估的具体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林地资产价值评估,不同于一般资产的价值评估,必须选择适合的原理和方法.目前看来.收益方式评价方法中的收益现值法和比较方式评价方法中的现行市价法评估林地资产的价值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与土地管理政策文件学习,发现当前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尤其是农村土地确权、农用地分等定级、征地补偿等工作的目标与实践并未完整统一。例如,当前农用地分等定级并未充分考虑土地的社会功能;此外农村土地确权暂时仅针对"土地承包权",这可能影响"三权分置"的深入实施;进而征地补偿"补多少"、"补给谁"的问题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管理工作的条块分割,大量基础数据获取有限,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方法]《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发展土地管理"大数据"的战略构想,为统筹农村土地确权、农用地分等定级、征地补偿等工作提供了可行路径。[结果]从智慧农业观测与国土资源"一张图"相整合的思路出发,该文详细论述了构建以土地承包权为基础的土地管理"大数据系统"的可行方案。[结论]通过获取地块尺度、实时更新的"土地质量—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综合信息,提高土地管理数据获取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更好服务我国土地管理与科学研究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模型的荆州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研究荆州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程度,探究全市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向。[方法]文章通过选取2010~2015年的荆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使用量和农业从业人员作为投入指标,以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和粮食总产量为产出值,构建荆州市耕地资源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对全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5年间,荆州市耕地资源利用DEA除2010年无效外,其余年份都有效,DEA有效年份达到83%,在DEA无效年份,耕地资源综合效率也达到0.994,表明荆州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处于较高的利用水平。[结论]提出荆州市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建议,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稳定发展种植业;改进施肥技术,提高农田肥料利用水平;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增强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配置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内在要求入手,分析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对土地资源配置指导和影响,以期达到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科学配置土地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农业用地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载体,开展农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估,有利于有关政策的制定,也为农业用地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运用标准差-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广西农业用地利用绩效进行整体评估,根据绩效评估结果为广西农业用地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结果] 2008—2017年广西农业用地利用绩效水平呈上升趋势,从2008年较差水平(0.299 6)达到2017年良好水平(0.630 5)。从3项绩效的障碍因子来看,土地产出和生态环保对农业用地利用绩效评价的影响最大。2008—2017年生态环保绩效指数从0.367 9上升到0.612 4,已达到良好级别,障碍度也从52.46逐渐减小为31.68;土地利用绩效指数从0.216 4增加到0.605 7,目前仍在趋于优化,其障碍度也从26.99下降到15.67;土地产出绩效指数从0.299 6较差水平上升到0.630 5,绩效达到良好阶段,而障碍度从60.12下降到25.47。[结论] 2008年以来,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突出,农业用地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农业用地利用率明显提高,土地产出增长明显,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然而在国内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广西也应该以促进经济转型为主,适当放缓或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少有结合农业机械化来统筹考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本文结合农业机械化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以期结合农业机械化需求来改进土地整治技术、更合理的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推动农业机械应用和区域农业现代化.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考虑区域特点,本文建立了包括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生态退化可能性和农机总体应用特性共5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湖南省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评价,得到道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47 485万hm2,且总体质量较好,A2和A1等级占到总量近73%;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道县中南部,该区域属于道县的平岗区,地势高差变化相对小;在来源地类上,主要以其他草地为主;在农业机械应用上,道县总体应用条件一般,但在集中分布区域应用条件尚可.以耕地后备资源的特征为主导因素,将全县划分为开发主导区、整理主导区和生态保育区.开发主导区,是该县耕地后备资源大规模开发的优先区域.坡度在6°以下的耕地后备资源,可配置中型的耕整机械和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在6°~ 15°的后备资源类型,宜采用中小型或小型农业机械.整理主导区,区内耕地后备资源适宜纳入到现有耕地资源中一并进行整理,农业机械尺寸取决于该区耕地资源条件.该区大部分总体平坦的耕作区域适合于中型农业机械;山丘冲田以及坡田,耕地散而破碎,适合于推广小型农业机械.生态保育区,进行开发的优势度低,除泡水周边耕地可采用中型农业机械外,其他区域适合采用人力控制的微型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地理学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成为指导空间发展的重要依据。为科学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促进合理使用,开展了此项研究。[方法]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年以来CNKI中文核心数据库中的有关承载力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就承载力定义、承载支撑系统、承载压力系统、两者作用关系及结果运用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近15来,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两个最主要领域,生态足迹是使用频次最多的研究方法,可持续发展是开展研究的主要服务目标。承载力主要由承载支撑力、承载压力、作用关系和弹性结果4个要素构成,承载支撑力具有客观性、结构性的特点,承载压力具有能动性、相对性的特点,作用关系受主客体作用机理约束,承载力大小受社会价值观影响,是一个弹性结果。承载力研究存在研究对象泛化、研究尺度随意化、研究内容孤立化、结果评价主观化等问题。[结论]建议以人地关系思想来指导承载力研究,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尺度,统筹考虑人地关系中的"地"的客观性和"人"的能动性,恰当使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将皖江城市带按照区县划分为46个评价单元,围绕土地产出效益,选择评价指标及模型,采用 历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测定土地产值密度及比较值,构建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式,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表明:农业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沿江山地丘陵区、皖 中耕地集中连片区,各市区普遍较低,总体区域差异性不大;非农业土地产值密度比较值区域差异性较 大,但各市区普遍较高,沿江、紧邻江浙、省会都市圈等处于县域范围较高区域。在分析结果基础上,从 土地资源转化、土地产品交换、区域平衡补偿机制等3个方面,构建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利用优化模式, 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农用地数量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文章针对山东省的农用地数量进行统计并通过生态安全指数来评价农用地的生态安全性,以期为山东省的农用地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2007~2016年山东省农用地数量变化。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由17项指标构成的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并采用土地生态安全模型计算单项和综合安全指数来评价农用地的生态安全性。[结果]2007~2016年,10年间山东省农用地的面积未出现较大变动,一直保持在1 150万hm~2以上。经计算,山东省2010年和2015年的农用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597 2和0.636 6,按照山东省农用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标准可以看出,2010年和2015年的农用地生态安全等级均为"敏感级",但2015年比2010年的安全值略有提升。[结论]山东省农用地数量在2007~2016年的10年间未出现较大变动,一直保持在1 000万hm~2以上。2010年和2015年山东省农用地生态安全状态处于敏感级。虽然5年间生态安全值略有上升,但仍有很多生态安全问题需要注意,尤其是农药化肥的施用量,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治理,以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农用地生态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全省农用地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管理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和资金流的分析,指出地力下降,水土流失,能源不足,信息闭塞,人才外游,资金缺乏将导致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PSR模型的沧州市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沧州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沧州市及所辖县(市)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沧州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率为7.31%;所辖14个县(市)之间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平均增长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吴桥县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沧州市始终最高,海兴县最低,集约度平均增长率黄骅市最高,为11.63%;任丘市最低,为4.41%;从空间分布来看,沧州市西南部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再次,东部最低;PSR模型子系统中响应系统贡献大,PSR模型系统协调度呈下降趋势,说明农用地集约度的提升是由单一子系统的突出带动获得的,系统协调度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