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校企合作,对于高职教育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校企合作对学校、企业和社会有利,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直接的利益关系;对于社会来说,则是隐性受益。而正是因为社会的这种隐性受益,很可能就是学校和企业的成本付出。成本付出的高低,决定双方合作程度的深浅。校企合作中的社会隐性受益问题,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只能通过政府介入来解决。校企合作中的政府介入,不是让政府充当校企合作的第三方主体,而是借助政府之手,进行恰当的制度设计,形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2022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提升到了极为重要的高度。厘清政府隐性担保预期对城投债的影响,有利于在防范金融风险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之间取得平衡,促进金融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外生政策冲击的视角,文章探究了政府隐性担保预期的下降对城投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2014年打破刚兑政策出台后,政府隐性担保预期的下降导致城投债流动性显著恶化,而违约风险是政府隐性担保影响城投债流动性的重要渠道。研究还显示,打破刚兑政策带来的城投债流动性下降,显著提升了城投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以及城投债的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研究结论对于防控金融市场风险、逐步推进削弱政府隐性担保相关政策以稳定市场预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成为国家改革攻坚的重点目标.政府成本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降低政府显性成本方面,应该从精简部门机构、人员,强化行政成本意识等方面入手;在降低政府隐形成本方面,需加强财务监督、社会监督,努力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思想道德觉悟.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集中表现在因过度举债而产生的巨大风险上,这引起了政府、媒体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对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原因,学界给出了各种解释,如分税制改革所导致的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各级地方政府唯GDP政绩观等。这些原因均可说明地方政府债务的高风险性,但我们认为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本质原因是地方政府举债的成本较低,具体表现在举债的经济成本和债务到期的违约成本均较低。文章最后讨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规制及其未来的高成本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旅游开发成本的概念,并具体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自然成本、社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并总结出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成本较高的结论。因此西部地区在进行旅游开发决策时必须慎重考虑、科学预测、合理规划,做好成本分析和控制,以避免盲目开发。  相似文献   

6.
购物类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对购物类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还十分不够.通过阐述购物类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特征,提出了依据购物类旅游资源的性状分类及开发程度分类的新分类方法.购物类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资金不足,品牌效应不明显,过度开发与开发不足,品牌附加值小等问题.购物类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地方性原则、文化内涵原则、高起点逐层开发原则、品牌意识原则;政府要高度重视购物类旅游资源开发,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购物旅游资源的开发,成立购物类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机构,地方文化与购物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重视非旅游商品的购物类旅游资源开发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成本视角对旅游发展中的不可持续现象进行分析,从外部性这一旅游环境成本的基本属性出发,结合旅游行业的特殊性质,剖析旅游环境成本的经济涵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环境成本内生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5年新预算法出台,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新预算法施行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就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唯一合法途径。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借的债务,都属于隐性债务。从举债主体上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主要包括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替政府举借,由政府提供担保或财政资金支持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在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过程中,通过约定回购投资本金、承诺保底收益等形成的政府中长期支出事项债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发行地方债券考虑外部因素的成本收益分析,进而提出充分发挥地方债券市场效率,避免外部因素不利影响的针对性建议。认为解决发行地方债券外部制约因素应明确地方债券的法律地位,规范清理隐性地方债券;明确界定事权范围,改革现行分税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速政府机构改革,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建立统一的债券管理机构和债券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建立债券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7年湖北经济学院与神农架林区政府签订的《神农特色菜品系列及神农宴系列的研发与推介合作意向书》的基本精神和有关要求,湖北经济学院神农架旅游特色菜品及宴席研发小组群策群力,克服了诸多困难,在协助神农架林区政府举办"林区首届农家菜(土菜)比赛"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发和集中性开展了神农特色菜品的制作及拍摄工作。校地合作开展旅游特色美食研发活动,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地方职能部门的工作深入性,旅游餐饮实体的品牌责任性,酒店厨师人员的创新品位性,项目负责教师的社会活动性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11.
森林旅游资源所具有的良好的景观观赏性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但旅游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成本却日益加大,造成了森林旅游资源的破坏,损害了居民利益。因而对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外部环境成本进行补偿迫在眉睫。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了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途径和补偿金的征收与管理等问题,构建外部环境成本补偿机制,从而实现森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居民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2.
对于企业信用缺失问题现在讨论更多是伦理、道德、社会学等角度,即使是从经济学角度也仅是分析企业失信的原因。该文从成本角度讨论企业信用缺失问题,认为企业失信成本具有内部性和外部性特征,而且失信成本有显性失信成本和隐性失信成本之分,并提出企业失信并不是普遍所认为收益大于成本所致,而是由于企业显性和隐性失信成本难以量化而导致企业的错误决定。文章最后还简单讨论了企业失信成本的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行为依赖于所面临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地方政府竞争成为我国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常态,这源于我国独特的政府分权制度。在财政激励下,地方政府通过对各要素采取非均衡的产权保护方式为增长而竞争。这种竞争模式过度保护了资本要素,而忽视甚至侵害了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因此,地方政府竞争在促进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极高的代价。在缺乏公众等主体的约束下,政府分权带来激励偏差会加大,该发展模式将受到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专项债券已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力军。作为有偿使用资金,发债资金的“借、用、管、还”全过程管理既要注重合规性,更要注重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2018年财政部发文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绩效管理机制后,以山东、安徽为代表的部分省份已开展专项债券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探索。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已具备一定的制度基础和技术基础,但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意识仍待加强,科学的债务预算机制与有效的债务绩效评价机制亟需建立,与绩效评价结果相匹配的奖惩机制必须强化。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为获取经济效益和政治绩效而对金融资源展开争夺,进而形成地区金融竞争。基于省级区域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存在互补型地区金融竞争,即各地区采取同样或相似的行为进行金融竞争。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竞争方式趋于多样化,并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从通过行政权力直接干预国有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到做大做强本土金融,既有行政职能部门(地方金融办)的隐性资金安排,也有政策推动性的金融话语权争夺(区域金融中心)。中央与地方间应合理分权和分责以正确激励和适度约束地方政府行为,避免过度的地区金融竞争;也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引导与市场效率相结合以实现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深化地方金融改革以活跃和规范地方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预算法修改后,允许省级政府发行地方债券,因此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论述了预算法修改涉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内容,分析了预算法修改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建立全口径债务预算管理与分级控制机制、逐步建立地方政府财政破产制度、以中期预算管理为核心严格控制隐性债务增长,以及完善党政官员任期与责任追究制度等政策建议,以进一步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促进我国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以追求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应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高科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都是面向市场的,财务工作也处处体现了市场对企业资金的筹集和运用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这一基本要求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也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隐性金融干预行为及福利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博弈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两地区经济模型下非合作博弈造成投资和信贷双失控的过程进行实证分析,证明近年来造成我国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经济运行通胀压力逐渐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利益和短期利益而隐性干预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果.地方政府的隐性金融干预行为,不仅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困扰,影响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和良性发展,而且,从长远看,还会导致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损害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整体经济金融和地方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必须从包括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做好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深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增强经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化金融监管的权威和力量,破除地方干扰等渠道减轻和逐渐消除地方政府对金融的隐性干预行为.  相似文献   

19.
隐性质量成本对企业经营存在着潜伏性的危害,在企业管理中处于薄弱环节。文章阐述了隐性质量成本的涵义、特征和构成,剖析了隐性质量成本的产生原因,并从会计核算和管理体系两个方面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法律赋予了地方政府举债的权限.但中央政府通过“地方财政计划”、“起债许可制度”(2006年改为“起债协议制度”)等形式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进行直接控制和管理.而且,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这就使得中央政府事实上为地方政府债务提供着隐性担保.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日本地方财政状况的恶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及地方债负债率不断增大和提高,甚至发生了因隐性债务膨胀而导致地方财政破产的恶性事件.为此,近年来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其改革措施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降低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担保,地方政府融资更趋市场化和多元化;二是强化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旨在实现早期“财政健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