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为强大的后盾和更大的回旋余地。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看,每一次大的外部冲击都成为中国经济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重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样也带给中国一次全面推进改革的机遇。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应当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挑战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学术)》2007,(7):108-109
今年第一季度以来经济高增长让人们担心中国是否会出现通胀率攀升和经济过热的局势。来自价格和货币供应方面的证据表明,中国经济并未过热。当前,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此消彼长,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开始转变。而通过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的相互协调,未来两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逐步得到控制。中国经济正在转向,但是外贸盈余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仍是当前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粉丝热议     
《新财富》2012,(10):15-15
中国经济硬着陆!? 近日,《新财富》杂志微博发表了数条点评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微博,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内的华尔街投行和各路经济学家都对中国经济前景作出预测。其中,以韩志国、高盛奥尼尔为代表的看空派认为:中国经济正在硬着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大风险;而龙永图、林毅夫为代表的看多派认为: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可以逆转,中国经济仍具8%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了显著冲击,中国经济在经济刺激和经济转型推动下迅速复苏,投资规模和信贷投放表现出异常强劲的增长。利用这个特殊的增长期,中国应该抓紧购进三种资产,即资源、技术和品牌。  相似文献   

5.
刘玉萍  刘猛 《新财富》2004,(11):49-58
世界经济,原本就没有永恒的霸主。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成长,使中国日益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撼动世界产业布局的新生力量。一批伴随着中国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中外企业,正不断地为中国经济的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分享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丰硕果实。在某些领域内,他们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从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老弟,逐步成长为中国区域经济内的领军人物,进而成为进军和挑战世界产业“盟主”的中国“攻擂者”。在他们身上潜伏并凝聚着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6.
李稻葵 《新财富》2010,(6):38-39
中国经济泡沫论的观点完全站不住脚。欧债危机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前景,我们的政策不应受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不该有神经质的高频颤动。未来十年,中国将经历一场内需不断上升、对外依赖度相对下降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消费升级以及绿色产能革命将支撑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十年很有可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健康的十年,中国很有可能在2020年经济总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今天必须坚定不移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7.
钟山 《商业研究》2002,(4):28-31
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给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更是不容忽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迎合这一历史发展趋势,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趋利避害,才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的有利条件,才能在今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华商》2012,(9):14-15
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外围经济疲软也使得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不免令人担忧,考虑到日本经济由高增长走向衰退的前车之鉴,有人提出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旗帜还能打多久?”的疑问。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经济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在加入WTO后,信用的作用逐步显现出来,而中国目前经济信用缺失是中国市场经济升级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张立群 《市场周刊》2008,(12):12-15
“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数年来宏观调控效果的综合体现。可以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不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而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只要政策调整适度,经济增长就不会发生深度下调。在此基础上2009年中国经济将走上更为稳健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四川物价》2009,(7):30-30
阅读:《上海证券报》不久前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吴庆的文章说,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是U型的。即使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消费不会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特征还将继续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持续稳定增长的外部需求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基于同样的国际经济关系,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真实复苏或难早于世界经济复苏,特别是美国和欧洲这两个中国产品主要出口地的需求复苏。  相似文献   

12.
利用经济数学模式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张富泉译一、中国经济在八十年代经济改革之后发展的很快,国民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百分之九左右,九十年代初它的增长速度在大大超过百分之十。近些年来,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学家利用数学方法对中国经济进行核算,对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世界经济逐渐摆脱了系统性风险带来的经济冻结,开始走上复苏之路。展望201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要确定增长,亟待新的动量;中国经济将回归终端需求;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由美国转向中国;产能过剩无碍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瑾 《四川物价》2002,(10):38-4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世界各国交往的增加以及各自利益的不同,经济摩擦几乎不可避免。我们注意到,入世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摩擦频繁发生,摩擦的数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有可能成为贸易摩擦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由贸易顺差引发的对人民币升值和资本市场开放的压力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重视经济摩擦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最近1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们对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若干似是而非的看法。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哪怕是外部环境再不景气,中国也完全可以保持一枝独秀;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包括索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内外人士有更为大胆的观点,即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还可拉动全球经济实现复苏。  相似文献   

16.
一、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新特点 这方面的特点很多,这里主要论述两个大的特点。 (一)中国的崛起打破了传统的格局 1.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30%左右,排第一位;其次是印度,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9,(7):26-26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跟世界同步减速,即便如此,中国经济仍在继续增长,对石油、铜、铝和其他矿物的需求稳步增加。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济集团化现在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深刻的影响着全球的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投资,让中国面对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根据这种形式,以及国内外经济关系的变化,中国要相对的更改对外交易的经济战略,做到更为全面的且多层次参与与各国经济交易的合作和交谈,多组建外向型的企业集团,扩展对外的投资,建立跨国公司,恢复中国在缔约国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2013年9月《中国经济雷达月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经济指数为0.7240,中国经济监测雷达显示黄灯(见图2)。在《中国经济雷达》12个大类指数中,服务经济指数是蓝灯,是中国经济增长唯一正面因素:社会就业指数、风险预警指数绿灯,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经济减缓、楼市调整、宏观调控,中国经济顶着三片乌云迈进2008年。今年中国经济的特征将是内热外冷、先低后高、通胀与汇率超预期。不过笔者相信,增长最终有惊无险,中国会成为世界经济中少数几个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