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政府创新资助的有效性,基于2012—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882家战略性新兴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Theil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等方法考察中国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时空演化特征,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剖析战略性新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投入强度最大;②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总体趋于均等化,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差异较大;③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中心-外围”特征显著,中心省份多位于东中部地区,外围省份多位于西部内陆地区,空间关联模式主要表现为H-H型和L-L型;④政府创新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⑤政府创新资助对东部地区、高创新资助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显著,高创新资助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从创新过程观的角度切入,论述学研方如何从创新源和创新过程两个方面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遵循单向线性创新过程观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进行剖析,分析循环互动创新过程观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基于此归纳和划分出适用于我国企业的三大类典型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最后基于实证研究,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应用上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3.
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最大化,会产生技术创新的功利性,全面分析功利性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有助于我们把握企业创新的特点、动机、模式,从而在制定创新政策、建立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时,正确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也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非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理论溯源与合理假设下,认为价值链上非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能有效揭示企业非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实现机理,即企业价值的实现过程可以表示为企业价值链上非技术要素创新的函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价值链准确锁定战略环节,并通过有效的非技术创新实现成本节约和超额利润。同时,文章借助企业价值链对非技术创新的分类分析其驱动机制,发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外部环境、企业竞争力和自身战略都是企业非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并由此揭示了非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案例研究发现,海尔在不同战略阶段通过非技术创新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和获取了利润,其30年的发展是价值链上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为适应自身战略与外部环境而进行的协同创新史,充分验证了非技术创新理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婷  易建军 《经济论坛》2001,(18):18-18
一、企业主体因素具体来讲,在我国要使企业成为l.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确定技术创新的项目和目标,并将其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2.研究开发的主体。即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研究开发活动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创新的技术来源主要由企业提供。为此,我们要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开发中心,使产学研联合工程与技术中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改革现有的科研体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3.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6.
《技术经济》2015,(11):47-53
针对技术溢出程度的不确定,建立了三阶段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最优研发路径的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一致性以及政府的财税政策在纠正两目标差距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技术溢出较小时,企业选择的最优研发路径能使两者目标一致;当技术溢出较大时,企业的最优研发路径会使两者目标不一致,此时政府需要对企业进行引导以促进协同创新,其中差异化补贴政策能有效纠正目标差距,政府减免企业所得税能有效缩小目标差距。  相似文献   

7.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之一,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浪潮席卷全球.理论上,基于生态工业园企业生产的价值函数和技术溢出价值,可以推知园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机理;实践中,园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只有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的一般动因,还有利润、市场、组织、结构、贸易、政府等六方面的特殊动因.本文分别从企业自身和政府外力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强化生态工业园企业技术创新动因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的核心,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企业自身效率,带动整个社会的技术变革,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因此,清洁生产技术具有部分公共物品的性质,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但是,由于存在企业的私人利益最大化动机,纯粹依靠市场的自由机制,社会清洁生产技术的创新无法自动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因此,为了弥补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必须履行其应有的公共管理职能,采取一系列有别于一般性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组合策略来鼓励企业从事清洁生产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园区企业生态技术创新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技术创新具有前期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单个企业进行创新困难较大,横向合作技术创新也存在诸多障碍和问题。论文采用博弈论有关方法,基于生态园区构建的W、G、H三种不同模式,选择性研究了W、H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的合作条件;认为协同创新效应、技术溢出与合作次数、合作年限与创新能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从法律角度、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分别提出促进园区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技术创新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政府规制理论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核心理论基础,各理论彼此联系。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举措重点包括财税政策引导与创新环境营造两大层面。当前,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路径应围绕政府自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展开,具体应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提供多层次直接性财税政策引导服务,同时辅以税收抵减、政府采购为主的间接性财税政策引导服务,还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建立技术保障体系,以及强化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方面的立法、执法和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11.
以往研究创新溢出对成本降低型创新以及需求创造型创新影响的方法是分别建立两个模型进行研究。将两个模型同时纳入一个存在创新溢出的两阶段竞争Hotelling模型中进行分析,以厂商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分析了厂商的决策行为,指出创新溢出对两类创新以及厂商利润存在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依据不同的创新源可以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对于企业来说,能否寻找到适合自身内外部环境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其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设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评价体系,建立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某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路径方法,为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对河南省261户重点企业的问卷调查,从创新经费等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企业内部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经费、创新体系、员工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组织沟通与技术创新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6,(1)
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薄弱的现实导致学术界对合作技术创新的关注,然而,企业合作创新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文章利用静态博弈的方法,对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启示:一是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促成企业合作创新;二是注重最优技术溢出水平的创造;三是政府或金融机构应该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资源积累,增加合作创新的成功率;四是发挥优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溢出效应对竞争企业研发投资和政府补贴的影响,构建了不同情形下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当溢出效应较弱时,合作研发下的政府补贴率最高,但企业更愿意选择集中式决策;当溢出效应中等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合作研发并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政府补贴率;当溢出效应较强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选择分散式决策,政府仍会为其设定最优补贴率。分散式决策与合作研发均能使研发投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维持在较高水平;集中式决策不仅会弱化企业的研发投资积极性,还会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以政府研发资助为切入点,剖析政府应如何更好地支持企业践行“互联网+”创新战略。在阐释政府研发资助影响“互联网+”企业创新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6-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及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推动企业创新效率改善,而政府研发资助有助于强化这种积极影响;企业层面的“互联网+”创新溢出存在明显的政府研发资助三重门槛效应,只有当政府研发资助强度超越一定门槛条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互联网+”的创新溢出;政府研发资助调节下的“互联网+”创新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空间异质性特征,在不同空间层面上显现出差异化和动态化调节影响;现阶段政府研发资助对“互联网+”企业创新的正向调节溢出还相对有限,且实际调节效果具有差异化特征,表现为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的阶梯状分布。研究结论可为新时代下构建时空分异的政府研发资助策略,进一步加快释放“互联网+”企业创新的溢出红利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7.
能源消费和供给的重要性使得政府给予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更多关注和支持,能源企业经营存在较大风险使得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呈现一定特殊性。以我国能源企业2013-2018年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能力指标为样本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动态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在评价能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分别研究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及企业规模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综合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而产出能力的表现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和能源企业的技术政策制定和创新投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绩效评估指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一、技术创新绩效评估指标的作用 1、有利于创新决策合理化。在企业决定是否要进行创新以及进行何种创新时,事前的创新绩效评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不会进行没有绩效或具有负绩效的创新活动,也不会挑选不能使其绩效最大化的创新方案,合理的创新绩效评估指标有利于作出合理化的创新决策。  相似文献   

19.
培育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企业是集群中最活跃的行为主体,单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关键要素.首先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溢出、集群企业吸收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本文的研究要素,明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当前集群企业的现实,从吸收能力视角提出了知识溢出支撑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跨越进行了分析,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的大小受到集群企业本身吸收能力影响,即吸收能力增强了知识溢出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投资溢出的研发联盟政府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研发存在投资溢出与技术风险,建立了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在政府研发投入补贴与产品补贴方式下,企业不同的研发和生产策略,通过理论和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补贴政策下的企业最优策略和相应的社会福利。研究表明,在溢出效应较大时,政府宜采用研发投入补贴来提高社会福利;当创新难度和技术风险较大时,政府宜采用产品补贴方式提高社会福利,但两种补贴方式都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