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本文认为,物资流通经济效益具有效用性、层次性和波动性三大特征,并根据生产与流通,价值与使用价值,商流与物流,宏观与微观统一的评价原则,揭示了我国前几年物资流通经济效益存在的三大反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物资综合平衡,深化物资体制改革,强化物资企业经营管理,优化物资流通产业结构和推进物资流通现代化等提高物资流通经济效益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5.
物资是不是商品,或者准确些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入流通领域、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对于这个问题,经济理论界已经争论很久了。最近一个时期,不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认识上逐步趋于一致,绝大多数同志认为物资是商品。然而,假如把问题从逻辑上引伸一步,探讨一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资流通是不是商品流通?物资流通的基本形式是不是货币(G)——商品(W)——货币(G)?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爆炸性的速度取得惊人的成就。本世纪中期以来,以微电脑为主角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并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社会再生产重要环节的流通领域,尤其是“本身就构成生产行为”的生产资料流通更是首当其冲。因此,适时地研究新技术革命对物资流通的影响,追踪现代物资流通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物资流通的发展方向作 相似文献
7.
8.
目前,在我国物资流通领域主要有小型、分散、落后、紊乱、低效等因素障碍着流通社会化的实现,为此,我们应该从调整组织结构、发展流通产业、改进流通方式、建立统一市场等方面加快物资流通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一、世界新技术革命对我国物资流通结构的影响及其对策根据劳动手段的改革给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从18世纪中期到本世纪的40年代近200年的世界历史中,大致发生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可以促使一些传统的产业部门衰落和一些新兴产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物资流通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从生产领域到生产消费领域的流通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比例关系。它是由社会的产业结构决定的。企业生产什么产品,物资流通部门就经营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 物资流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围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搞活物资流通,取得一定进展,但这仅仅是开始;物资流通经济效益差,仍然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了开创提高物资流通经济效益的新局面,有必要对物资流通经济效益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考核和提高物资流通经济效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使之逐步完善,不断加以提高.本文就对如何理解、考核和提高物流效益提出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2.
13.
王树林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7):13-13
考核和提高物资流通经济效益,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使之逐步完善。不断加以提高。本文就对如何理解、考核和提高物流效益提出了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我国经济的出路在于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国民经济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都必须从这点出发。什么是经济效益?如何提高物资流通部门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这些问题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