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君 《魅力中国》2010,(23):339-339,369
冷战期间,苏联与印度就建立了密切的军事技术合作关系,成为印度主要的武器供应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于经济与地缘战略的考虑,仍不断强化对印军售,双方军售的规模与水平跃升于新的水平。俄印军售对强化双边关系,对实施各自的地缘战略与安全战略发挥重大作用。虽然未来俄印军售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但面临来自美国、欧盟国家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谭元发 《特区经济》2008,(12):84-86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世界能源大国的俄罗斯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并制定了具有长远性、综合性、相对完善的能源战略。通过对外能源合作,谋求自身安全已成为当前各能源消费国的一大趋势,作为与中国有着紧密地缘政治关系的俄罗斯来说,其能源战略必将对我国的能源合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在强调全球能源格局演变和俄罗斯在全球能源格局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就中俄能源合作策略选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李艳丽 《特区经济》2008,228(1):81-83
美国的石油储备有限,并且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安全历来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大问题。美国为维护和促进石油供应稳定,实施多项战略,其中通过与主要石油供应国签署FTA,并在协定中加入能源条款是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NAFTA中的能源条款为例进行分析,并为我国实现石油安全战略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印度同为亚洲大国,在石油安全问题上存在着竞争性的合作博弈.中国要在这场博弈中充分发挥合作博弈所带来的优势,如共同开发海外石油资源,发挥区域能源网络的规模效应,加强能源合作:同时必须尽可能地通过一些措施规避博弈中的风险,如提高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程度,广泛开辟新的水陆通道,大力加强海军建设.  相似文献   

5.
日本"资源外交"是能源与外交相结合的产物,是以确立稳定获取能源和有色金属的国际供求关系为目的的国家战略及其活动,主要包括日本与资源供给国、资源需求大国、地区及全球性框架组织之间的外交活动。日本在中亚和中东积极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与资源供给国发展全面经济合作,参与改善地区安全,努力实现能源供给稳定化和多元化。日本资源外交具有发展大国间合作带动其他国家经济,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实现产消国经济互补,在配合美国地区战略的同时确保本国利益等特点。同时,也将为中日关系带来加剧资源竞争、促进节能合作等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资源的日趋枯竭和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把能源战略重点转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储量巨大、低碳环保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多数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首要选择。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以及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和目标。据联合国统计,2006年,全球在生物燃料方面的投资已达260亿美元。英国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估计,21世纪的前50年,生物质将为世界提供30%的化学品和燃料,世界市场份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一个以生物质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时代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深化天然气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系统深化认识中亚地区天然气供需特征,促进我国与中亚地区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分析了中亚地区产气国家近10年天然气储、产、消、贸特征,探讨了天然气供需特征和我国开展天然气合作的对策。结果表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很高,平均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大约30%,为我国天然气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政策非常默契,天然气能源互补性强,合作发展前景良好,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和深化与中亚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亚地区产气国家的天然气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差别十分显著,在我国与中亚地区产气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中,其合作战略方式应有区别。对于天然气储采比值高的产气国家,应加强天然气田的勘探开发合作;对于天然气自给率高、出口潜力大的产气国家,要优先加强天然气进口谈判和磋商,进一步增加天然气进口合同份额和天然气进口量。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至2030年都具有长足增长趋势,使我国与中亚国家天然气能源合作具有长期性和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8.
郭庆方 《改革与战略》2013,(11):40-42,107
中国油气国际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应注重区域差异。油气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大体上可以确定为六大重点区域。文章提出了特征一功能定位一舍作策略(Trait—Functions—Tactics,TFT)三位一体的国际油气合作区域战略选择的逻辑范式。根据国际油气区域合作逻辑模型以及全球油气重点区域特征,将世界油气六大重点区域在中国油气国际合作的战略功能定位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保障型、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战略支撑型、国际油气合作拓展型和国际油气合作市场型。根据不同战略功能定位.提出相应的油气国际合作区域战略。  相似文献   

9.
鉴于中亚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凸显,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选取了12个主要经济体作为样本,对新世纪中亚国家的能源生产、消费及出口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予以分析。分析得出:从生产地位来看,中亚国家与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同属一类;从消费地位来看,中亚国家不属于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国;从出口地位来看,其生产地位和消费地位共同决定了中亚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出口地位越来越重要;综合能源生产、消费和出口地位来看,中亚国家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凸显,与美国、俄罗斯、伊朗、埃及和印度同属一类。同时,分析还显示,与拥有丰富能源资源的中亚国家开展合作应该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环球财经》2012,(9):70-73
中国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传统能源与矿产资源供给,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就是一甸空话。所以中国必须从现在起就着眼于未来二十年,布好与世界主要资源竞争国的这个局,对印度的长期战略关系安排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跨国石油管道、连接哈萨克斯坦西部和新疆的中哈石油管道“阿塔苏-阿拉山口”段在今年9月底正式破土动工。“这一项目是中国战略能源储备的一个突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这是中俄开展能源合作最可靠的基础。”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这样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指出,国内外石油消费与进口情况的变化对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宁波经济》2014,(7):I0020-I0021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建议阿拉伯国家升级与中国的战略关系,从金融和能源到空间技术等领域深化双边合作。这反映出中国更大的目标——战略焦点向西倾斜的再平衡,以阿拉伯世界为重点,这一目标部分是为了应对美国的亚洲“支点”政策。  相似文献   

13.
非洲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诱人。为实现海外能源来源多元化,各大能源消费国在世纪之交的非洲掀起能源外交和国际开发热潮。中非油气合作是双方在新形势下推进务实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已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加强中非油气合作也存在若干不足与障碍。文章将分析中非油气合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列车平稳前行,国有石油企业不断走向海外,与国际化石油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能源合作,传递友谊,实现共赢。作为在华40年的国际能源企业,BP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建设。在以往的10多年间,BP与中国合作伙伴并肩开拓的身影出现在伊拉克、安哥拉、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共同拥抱世界,以崭新的合作姿态共同接通获取海外油气资源的新通道,既提升了中国的能源保障能力又加速了全球能源结构多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李洁 《亚太经济》2004,(3):69-71
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拉开了新一轮世界能源争夺战的序幕,作为东亚领头羊的中国应该如何谋求自身利益?文章在分析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能源战略走向后,着重对当前中国能源战略的发展与制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印两国不断加大寻求海外石油供给.收购石油资产的力度,彼此间的能源争夺大战愈演愈烈。与此同时,两国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中印能源的竞争与合作将影响原先由西方石油巨头主导的世界石油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7.
印度"东向"战略中存在较少的印度"东北部"地方因素考虑,这既是由于该地区参与"东向"的意愿、能力不足,更是由于该区域在印度地缘战略排名中靠后。然而,随着印度东北部地区安全局势的逐渐改善以及印度联邦政府政策的某些松动,印度东北部地区深层次融入次区域合作的可能性增加。其中,孟中印缅地区合作机制最具增长潜力。在未来,次区域合作的务实推进仍需核心国家更高层次政治共识的达成。  相似文献   

18.
本次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需要几年的时间.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在新形势下.加强金融战略合作.有助于世界经济快速复苏。本文主要探讨了中美金融战略合作的基础.提出了深化中美金融战略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缓解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瓶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文章首先对2007~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能源生产与消费概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能源供需缺口增大,同时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接着分析2007~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双边贸易情况,得出我国与沿线国家在能源贸易合作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应加深双边的能源贸易合作,加强能源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形成新型能源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的海外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利用国内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国外的油气资源,并且努力实现进口油气多通道, 这是中国调整能源政策和能源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海外能源发展战略中,中亚和西伯利亚居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中国参与该地区能源开发又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竞争态势。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中亚-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步入多边轨道,稳步向前推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多边能源合作,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