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体工商户李某2003年8月8日开业,当地国税机关依法核定李某每月销售额为3000元,每月缴纳增值税为120元;同时在通知书上注明纳税期限为一个月,当月的增值税款应在次月的1日至10日内依法缴纳。然而,一直到9月10日,李某仍未依法缴纳应纳的税款。为此,税务机关在9月11日对李某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28日.纳税人李某公司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应税商品、财产、收入迹象等各种异常情形.当地主管税务机关获悉后认为李某公司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对李某公司下达了限期纳税通知书.限定其在应纳税期限(3月10日)之前于3月2日前缴纳2月份的应纳税款50万元或提供纳税担保。而李某由于手头资金较为紧张.就找到他的朋友张某为其提供纳税担保.张某也答应了。他们一起到当地税务机关办理了有关纳税担保手续,担保期为一个月.  相似文献   

3.
张某于2007年2月,利用自有宅基地建造一个单元共十二套住房。除自己留用一套外,其余全部销售出去。2007年10月13日,主管税务机关向张某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其10日内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在规定的期限内,张某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了纳税申报,但主管税务机关认为其申报价格明显偏低,税务机关按照同类地段确定其计税价格为1200元/平方(起步价)。张某认为税务机关核定的计税价格不合法。  相似文献   

4.
阮智广 《税收征纳》2005,(12):23-23
张某原系一从事交通运输的个体户,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李某的矿区同李某签订了一份采矿合同,约定张某使用李某的采矿许可证,由李某负担一切税费,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每年向李某缴纳承包费。当主管税务机关要求其办理税务登记并缴纳税款时,张某置之不理。于是税务机关依次下达了《税收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不办理税务登记和不缴纳税款等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5.
王莹 《税收征纳》2008,(9):45-45
近日.深圳市宝安区公明街道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因故意隐匿销售收入以及在进行所得税申报时编造虚假的计税依据。受到税务机关查处,被依法责令补税罚款31万元。  相似文献   

6.
税之友 《税友》2001,(1):32-32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税务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申请,请求一上级税务机关重新处理,上一级税务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诉,对主管税务机关的原决定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维持,变更,撤销或责令原处理机关补正,限期履行和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裁决的一项行政司法活动,它是我们行政复议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对于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甲公司共欠缴税款500万元,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准备出国考察,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得知后,通知该公司缴清税款或者提供纳税担保后李某才能出国。于是李某找到他的朋友张某以某处房地产(价值250万元)和另一个朋友王某一起到税务机关为其提供纳税担保。税务机关经过审查同意后,便分别以张某的房地产作为物的担保和王某作为保证担保,同时为该公司办理了纳税担保手续。这样,李某出国考察才得以成行。在李某出国期间,张某通过在税务机关的同学解除了其为甲公司担保的房地产的有关纳税担保手续,而李某回国后又不缴纳税款,于是税务机关通知为甲公司提供纳税担保的王某限期履行担保义务。王某不服,一纸诉状以税务机关单方面免除张某的纳税担保责任、自己也不应当再承担纳税担保责任为由将税务机关告上法庭。法庭经过认真审查之后,依法作出了税务机关败诉的决定。本案主要涉及纳税担保及其责任划分的问题。纳税担保,是以保证税款按时得以缴纳为目的的保证行为。《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61条规定“……所称担保,包括经由税务机关认可的纳税保证人为纳税人提供的纳税担保,以及纳税人或者第三人以其未设置或者未全部设置担保物权的财产提供的担保。”第62条对如何办理纳税担保进一步作了明确...  相似文献   

8.
李某以伪造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编造虚假的劳动合同关系骗取了劳动部门颁发的《再就业优惠证》,后持《再就业优惠证》开了一家饮食店,开业后按期办理了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经李某申请.税务机关认定李某可不设置账簿.按定期定额方式缴纳税款。后李某以《再就业优惠证》向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被批准减免三年地方各税。纳税人在经营期按时进行了纳税申报。  相似文献   

9.
案情介绍 张某是从事小百货零售的个体工商户.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该户实行定期定额方式征收税款,其应纳税款核定为每月60元.2000年4月,主管税务机关对辖区内零售行业的税收定额进行了调整,张某应纳税额调整为每月100元.5月10日,张某以定额过高为由未办理纳税申报,主管税务分局经调查取证,并报县国税局批准后,于5月13日对张某下达了<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500元的罚款.张某后来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办理了纳税申报手续,缴纳了应缴税款及滞纳金,但对罚款有异议,没有缴纳罚款,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也未提出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0.
薛亚军 《上海会计》2010,(9):50-51,27
按照国家税收征管法规定,国家各级税务机关作为税收征管部门,应该正确履行国家税法赋予的职责,做到依法征税,依法理财,应收尽收,以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正常的财税秩序。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持税收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和保证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规模,往往通过每年下达税收任务指标的方式来干预各级税务机关的依法征税工作,致使有的税务机关不得不通过在经济状况好的年度“有税不征”违规批准缓税过渡,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工作中,不同形式的不依法申报纳税行为,极易造成违反税法或税务纠纷,应引起各企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不依法申报纳税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责任主要有五种:一、纳税人未按期进行纳税申报,但按期缴纳了税款。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的行为违反了纳税申报管理规定。税务机关应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追究纳税人的法律责任。即:“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  相似文献   

12.
某县地税分局于日前对个体运输业户刘某长期拒不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行为.依法作出罚款500元的决定。刘某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依法向县地税局申请复议.其理由是:车辆挂靠在十堰市某公司.且车辆户籍所在地为十堰市.车辆税收的征管机关应当是十堰市地税机关.该县地税机关无权处罚。该县地税局依法受理了刘某提出的复议申请。经过审理.依法撤消了税务分局作出的处罚决定。  相似文献   

13.
林雄 《福建税务》2001,(8):18-20
按照旧征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下列三种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不得直接给予罚款,只有责令限期改正而逾期不改的,才能给予罚款处罚。1.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登记的。2.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薄或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3.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新征管法在第六圩 条将其修改为:在责令其限期改正的届时,可直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直接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为适应会计电算化要求,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新征管法在第六十条增加了如下规定:纳税人不按照规定报送会计核算软件,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14.
2004年4月30日.纳税人张某由于有事要出国.但是他尚有欠交税款120万元未缴纳入库。当他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出境手续时被税务机关依法限止出境。同时.税务机关告诉张某,要出国必须先到税务机关缴清其所欠税款或提供纳税担保。于是,张某找到朋友胡某要求为其提供纳税担保。胡某向税务机关提出以自己价值120万元的一处没有设定其他担保和抵押的房产为张某提供弓箭担保,并且办理了相关的纳税担保手续.担保期限到2005年3月30日.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和期限。  相似文献   

15.
聂敏 《税收征纳》2012,(8):16-17
【案情介绍】2012年4月,A县国税局稽查局对辖区甲企业2011年度纳税情况依法进行检查,发现该企业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迹象,遂决定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在下达《税收强制执行决定书》之际,甲企业突然下落不明,税务机关无法直接送达文书,又不能通过《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其他方式送达。于是,税务机关决定公告送达文书,并依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简称《规程》)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告知对甲企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内容、理由、依据以及企业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或作出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经审理对原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维持、变更、撤销等决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木易  敏强 《税收征纳》2004,(10):22-22
张某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于6月份开了一家商业批发公司。7月初他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当时税务人员李某告诉他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设置账簿并将其会计核算方法报税务机关备案。张某说他没有建账能力,并且写了一份关于请求批准不设置账簿的申请。由于李某知道张某属于那种必须建账的纳税人,就口头说了句“不行”,也没有在申请书上签具意见,随手就将申请还给了张某。于是张某以税务机关对其  相似文献   

18.
税务行政诉讼是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司法活动。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税务机关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应诉,充分行使应诉权利,针对原告诉讼请求进行辨驳,依法维护合法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2013,(19):81
<正>近期地方反映,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79条关于应退税款抵扣欠缴税款(以下简称以退抵欠)的规定是否属于强制执行措施有不同理解。为了全面准确贯彻强制执行措施和以退抵欠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现将应退税款抵扣欠缴税款有关问题公告如下:税收征管法第40条规定,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指对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税款逾期仍不缴纳的情形,税务机关采取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党晓锋 《税收征纳》2009,(11):19-20,23
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指纳税人依法向税务机关申请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接受申请.经审核登记后发给税务登记证的行为。我国现行的税务登记制度具有行政许可属性.它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收征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也是征纳双方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实行税务登记制度对于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掌握税源.加强征收管理.防止漏管漏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