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我国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的提取办法采用50%统一比例法,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活动证明,该方法虽然计算简便但存在一定缺陷,综合方面的情况,非寿险业务应按逐日计算并给予一定费用折扣的方法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相似文献
2.
3.
4.
5.
6.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应计算非寿险业务的负债久期,对久期大于一年的业务应选取适当的折现率对业务的现金流进行折现。基于以上需求,文章从精算原理出发,对现行我国非寿险业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久期的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目前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文章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给出了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久期计算公式,并在合理的假设下对该计算公式进行了简化,提高了结果的实用性。文章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久期的计算进行了说明,并将计算结果与目前我国非寿险行业所采用的几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我国非寿险行业现行普遍采用的久期计算方法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久期存在着低估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会计师》2012,(10):81
<正>财税[2012]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的有关规定,现就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明确如下:一、保险公司按下列规定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准予据实税前扣除:1.非投资型财产保险业务,不得超过保费收入的0.8%;投资型财产保险业务,有保证收益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08%,无保证收益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05%。2.有保证收益的人寿保险业务,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15%;无保证收益的人寿保险业务,不得超过业务收入的0.05%。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本文通过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转回的技术性分析,来了解保费收入分布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和转回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我们做好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纳税筹划和对经营成果作出正确的财务分析。 相似文献
20.
财产保险公司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对其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利润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性质、提存原理、核算方法等,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以供产险业学习、借鉴、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