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税收征纳》2007,(6):I0011-I0012
粉煤灰(渣)是煤炭燃烧后的残留物,可以用作部分建材产品的生产原料,属于废渣产品,不属于建材产品。纳税人生产销售的粉煤灰(渣)不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1995]44号)规定的免征增值税产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国家为鼓励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吸纳残疾人就业.发展循环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规定.从2008年7月1日起.以立窑法工艺生产的水泥.一律不得享用增值税优惠政策.采用旋窑法工艺生产并且在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水泥.可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相似文献   

3.
岳丽  冬冬 《税收征纳》2001,(4):23-23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5)44号件规定:“对企业生产和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炉底水渣)的建材产品(包括以其他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名征增值税。”此项优惠政策现继续执行,目的是扶持建材企业更好地利用废弃资源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它也是一项时间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税收优惠,税务部门应加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减免税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鲍崇军 《税收征纳》2006,(11):11-11,17
接群众举报,某县国税局稽查局2006年8月对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纳税情况进行了检查。该纳税人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申报缴纳了增值税6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亏损100万元。检查人员根据举报线索逐笔核对相关账证.发现其采取开票不入账的手法隐瞒销售收入58.5万元(含税).没有申报缴纳增值税,而销售成本已经结转。  相似文献   

5.
《财会学习》2013,(5):8-9
为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促进环境保护,现对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纳税人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税、免税政策的,其污染物排放必须达到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税、免税政策,是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有机肥产品免征增值税的通知》(财税[2008]5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规定的退税、免税政策。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发布后,各地陆续反映一些垃圾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水泥适用政策问题。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经研究,现补充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纳》2010,(4):47-47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发布后,各地陆续反映一些垃圾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水泥适用政策问题。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经研究,现补充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基本案情 国税局稽查机关在对某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企业存在账外经营,经查账外经营销售额14万元,偷逃增值税1.1万元.此外,企业为保持税负,隐匿账外经营,账外经营部分取得的进项专用发票未进行认证、抵扣,涉及税款0.3万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账外经营部分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763号,以下简称"763号文")的规定,纳税人采用账外经营手段进行偷税,其取得的账外经营防伪税控专用发票未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17号,以下简称"17号文")规定的"自该防伪税控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90日内"的时限进行认证,或者未在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的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的,不得抵扣其账外经营部分的销项税额.稽查机关认定:该企业偷税数额为1.1万元,但企业对此认定提出了异议,认为偷税数额应为0.8万元.  相似文献   

9.
近来,某市国税稽查局对某私营汽车零部件企业2006年度增值税纳税情况实施检查。这家企业主要从事汽车排气管加工销售,2006年企业申报销售收入65.52万元,销项税11.14万元,进项税8.91万元,进项税转出0.13万元,申报缴纳增值税2.86万元元,税负为4.36%。面对这户企业并不算异常的税负水平,检查人员没有掉以轻心,提取2005年纳税资料进行案头分析。这时,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而税负却从同期的5.38%下降到4.36%,从汽配行业生产经营规律上看,这种现象有些反常,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检查人员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实地查个究竟。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等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61号)要求,我省及时布置了对全省商贸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在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和税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此次专项检查历时3个月,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共稽查纳税户1732户,查出有问题户1099户,查补税款6668万元,罚款978万元,加收滞纳金951万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税刑事案件24起。  相似文献   

11.
税晓 《涉外税务》2002,(8):70-70
基本案情 2002年元月7日-9日,某市国税稽查局在对本市宇通机械厂进行稽查时,发现该厂2001年度销售产品时,收取的价外费用140.40万元未并入产品销售收入申报缴纳增值税。遂于元月14日向该厂下达了补缴增值税20.40万元的《税务处理决定书》。该厂不服,于元月17日向市国税局提出复议……  相似文献   

12.
某市国税局稽查局2003年6月在对民政福利企业进行纳税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3年一季度将2002年12月委托加工收回的货物对外销售实现的增值税2万元,混入自产货物一并向国税局申请办理了先征后返。经延伸检查还发现,该企业2001年存在同样做法,已被国税局处理过。上述事实已为该企业所确认。  相似文献   

13.
邵加文  顾培龙 《税收征纳》2006,(12):18-18,36
华兴化工有限公司系一家私营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化工产品亚氯酸钠。因群众举报被税务机关立案稽查。税务稽查人员经过一个多月账面检查、深人外调.使这起体外循环偷税案终于浮出水面。查出账外收入258万余元.迫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67万多元,并处以1倍罚款.补税罚款合计134万多元,同时按照规定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4.
《税收征纳》2007,(8):I0014-I0015
近接部分地区询问,纳税人用碎石、天然砂、矿粉、沥青等按一定比例配比并加温搅拌成沥青混凝土,对此是否应按照商品混凝土征收增值税。经研究,现将商品混凝土征收增值税的有关问题明确如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品混凝土实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37号)规定的商品混凝土,仅限于以水泥产品为原料生产的水泥混凝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某汽配有限公司,是以生产汽车配件——铸煅件为主的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享受35%的退税优惠。2004年5月,某国税稽查局开展汽配行业税收专项检查时,对该公司2004年度的增值税收实施了检查。检查人员与公司老总和财务人员交谈中.老总非常自信地说:“在贡献上,我公司是本地的纳税大户,2002年缴纳增值税160多万元,2003年缴纳增值税116万余元;  相似文献   

16.
某织布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原料坯布,销售对象为服装厂。2001年6月销售坯布10万米,实现销售收入26万元。其中销售给其控股的某儿童服装厂8万米,每米不含税售价为2元,货款未收到;其余2万米销售给其他单位,每米不含税售价为5元,货款已收到。坯布成本价为每米4元。该厂当月进行了如下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7.
某纸业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营造纸及纸制品的生产销售。其原料工艺是用麦草、杨木下脚料制浆造纸,主要销售渠道是国内各出版社、印刷厂,生产规模年产各种机制纸4万吨。该公司蓄意偷逃税,花样百出,且财务报表让人难找出“破绽”。然而,在专项检查中,仍被国税稽查查了个水落石出,受到惩处。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10日,某调戏我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市某电线电缆厂有采取收取现金不开发票的手段进行偷税嫌疑。7月18日,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作出税务检查决定,稽查一科吴科长等三人下户,向厂长(法定代表人)说明来意,送达了《税务检查通知书》,该厂要求检查人员出示税务检查证,检查人员以“忘记带证”为由拒绝出示,检查受阻,最后经协商该厂准予检查。检查人员采取调账检查办法,调取了该厂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6月30日间的账簿、稚 及有关纳税资料,吴科长向该厂财务科开具收据。经查实该厂偷税12.5万元,占其应纳税额的9%。经过审理于8月12日向该厂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追缴偷税款12.5万元,加收滞纳金2.38万元,并处所偷税款50%的罚款6.25万元。  相似文献   

19.
《税收征纳》2010,(5):52-52
现就销售合成牛胚胎征免增值税问题,通知如下: 人工合成牛胚胎属于《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财税字[1995]52号)第二条第(五)款规定的动物类“其他动物组织”,人工合成牛胚胎的生产过程属于农业生产,纳税人销售自产人工合成牛胚胎应免征增值税。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某市国税局稽查局对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5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该公司账面没有任何返利的纪录.因当前该行业普遍存在平销返利现象.检查人员对此感到十分蹊跷。经询问.公司财务负责人告诉检查人员.返还的利润由厂家直接支付给了某汽车维修公司。经查,该汽车维修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系汽车销售公司的子公司.主要从事销售公司的售后服务工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查账征收.2005年共取得厂家支付返还利润22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