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会计师》2015,(19)
高等教育生均成本是高等教育学费定价的重要依据。我国高等教育生均成本依据成本分担理论,由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共同分担,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逐步扩招,成本分担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生均教育成本的各影响因素建立实证分析模型,计算并比较得出生均教育成本体系各因素影响力权重,据此建议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时提高社会资金参与度,拓宽自筹经费渠道,降低生均成本。  相似文献   

2.
魏欢欢 《会计师》2010,(11):16-18
<正>制约社会和个人分担能力大小的因素是各自所掌握的财力。社会的分担能力取决于作为社会的代表政府所掌握的财力,即通过税收等多种方式取得的财政收入,这是社会分担教育成本的经济基础。个人的分担能力取决于个人所掌握的财力,即通过合法经营和劳动所得的报酬,一般为税后可支配收入,这是个人分担教育成本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整个社会的财力是有限的,所以社会和个人的分担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两者存在着此增彼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黄娜  张流柱 《会计师》2023,(17):115-117
随着高职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社会捐赠现状,发现其存在数额小、占比低、分布不均、缺乏激励和管理机制等问题,从学校、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社会捐赠管理制度、凸显办学特色、健全法律体系、营造教育捐赠氛围等建议,充分挖掘社会捐赠潜力,解决高职院校教育经费不足的难题。社会捐赠是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关键环节,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捐赠水平,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聚辉 《会计师》2010,(9):98-99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适应我国国情的,由国家、学校、社会、学生家庭或个人共同分担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机制。这一改革唤醒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潜藏的成本意识,教育成本信息已成为高校管理者、投资者、政府部门、学生及其家庭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也得到了成倍的增长.然而由于国家的财政资金增长有限,高等教育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了部分高校资金紧张.于是许多高校不得不提高学费收入,缓解资金压力.但如此一来,又出现了许多贫困地区学生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局面,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事实证明,建立公平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利途径.文章在考虑我国的国情,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改善我国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全社会关注的高校收费问题,明确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及形式,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现状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下,我国高校多为非盈利组织,不将盈利作为其工作目的,但是,在高校的相关活动中所用的经费,相关部门必须给予补偿。社会对高校的费用收取问题较为关注,因此,在文中,笔者对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状况和教育成本分担中存有的漏洞进行分析,并给予读者构建科学性成本核算机制的路径及高校成本补偿机制的有效构建方法,可以增加高校改革深度,优化政府、高校、学生之间的负担关系,使资源配置合理化。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增加对该机制的着重度,采用科学性路径对该机制进行多角度优化,从而使该机制的有效性提升。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取得的收益由社会和受教育者共享,开支的成本也应当由政府、社会、高校和个人共同分担。文章对我国高校融资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中教育成本已成为一种缓解财政压力的选择,高中教育成本也由此成为学校管理者、政府部门、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高中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也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的争论。因此,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高中教育产品属性以及教育成本分担的必要性,建立价格机制,同时规范高中教育收费,以保障高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巨大需求与国家财力投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之一。自本科教育1997年实行全面并轨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就研究生教育是否也应该实行成本分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基于收费政策的教育成本分担问题也就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本文将从研究生教育成本的构成、建立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推行研究生教育成本制度应当采取的措施等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欢 《会计师》2009,(12):94-95
<正>随着高等教育投资观念的日益成熟、随着高等院校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所耗费的资源也越来越多,国家、社会各界、学生及其家长开始关注高等教育的培养成本问题,高等院校培养成本成为居民教育投资和政府财政拨款的重  相似文献   

12.
安萍 《金卡工程》2010,14(9):336-336
高等教育成本不断增长的同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能力却不断下降,高校学费增涨过高,致使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推行并建立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依托公共财政实施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使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因此,需要对公共财政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采用作业成本法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有效控制办学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数量及其毕业生的就业规模大幅度增长,但是,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完善,教育经费的不足以及成本管理的不到位又使一些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陷入了困境,由此引发了人们对高职教育成本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如何强化内部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增强自身生存能力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赵汝奎 《财会学习》2020,(2):244-245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绩,但有关高校教育成本的问题也随之接踵而至。如何在保障教育质量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成本的规范核算,是目前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政府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为高校教育的成本核算奠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文便以新政府会计准则为基础,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一些相关对策,以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收益的受益主体是受教育者和社会。学费,体现了受教育者个人的教育成本分担,政府投资,体现了作为教育社会受益主体代表——政府的公共责任。从地域上考察,教育收益具有天然的区域性和外溢性特点,在受益一能力一责任一权利对等的原则下,如何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科学合理的划分教育财政责任,是教育财政体制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我国,存在中央政府高等教育投资责任既越位又缺位,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资责任既缺失又过度的双重矛盾与困惑。重构、明晰政府间高等教育责任,改革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重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金融业风险处置成本分担机制的特征及影响 从理论上说,可能承担金融风险处置成本的主体包括:金融机构股东、机构债权人、个人债权人、地方政府、中央财政、中央银行。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政府不应当在金融活动中承担过多的风险,只有让市场主体自己承担风险才能使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因此金融风险处置成本应当主要由前三类主体来承担,这也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然而考察我国已有的金融风险处置案例,却可以发现一些不同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概括来看,格局大体如下:中央银行和中央财政是最为主要的金融风险处置成本承担者,金融机构股东尽管名义上以其注册资本为限承担责任,由于存在注资不实或者违规抽回注册资本等问题,金融机构股东在金融风险处置中可能事实上并未真正承担多少成本;地方政府承担少量或者基本不承担成本;个人债权人甚至无需承担任何成本;只有机构债权人是基本按照权责对称的市场经济原则来承担金融风险处置的成本。由于中央银行和中央财政的资金均具有公共性,将其用于金融风险处置事实上是一种变相的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7,(11)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化,过去由国家承担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单一办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如何合理分担国家的教育成本,成为各高校保障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研究生投入政策变化的解读,分析研究生培养成本的构成,提出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构成要素,为政府和高校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的数量及其毕业生的就业规模大幅度增长,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完善,教育经费的不足以及成本管理的不到位又使一些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陷入了困境,由此引发了人们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基于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应同时满足国家宏观管理和学校微观管理的双重需要,高职院校有必要借鉴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原理和方法,在与高校现行会计制度相协调的基础上,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模式。  相似文献   

20.
窦静 《会计师》2012,(6):69-71
<正>1997年开始,我国高校实施了收费并轨政策。主要依据约翰·斯通的成本分担理论,即教育成本应由纳税人、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捐赠)共同分担。高校收费初期确实增加了学生上大学的机会,解决了高校扩招带来的经费不足问题,在政策初期确实取得了学生及高校双方满意的效果。但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