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农”字当头的农村寿险业.已经和农业、农村、农民休戚与共,唇齿相依。寿险业如何找准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定位,充分把握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不断加快自身发展.更好地为“农”服务、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服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在广袤的田野上播种希望的主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村人口,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有关国家稳定、发展大局的问题。更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体现。一方面,保护农村消费者权益就是保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凝聚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爱护,集中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在保护农村消费者权益中,通过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再一方面,就是通过倡导健康、文明消费,反对愚味、落后的消费方式,能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升农村文化建设层次。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农民弱势消费群众的合法权益,如何为广大农村消费者营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弱势群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与高收入群体相比较而存在。农村弱势群体是农村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贫困户的集合。云南省现行农村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贫困户的标准是,人均纯收入在668元以下的户是绝对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在668—924元之间的户是低收入贫困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深入了解巍山县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科学判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地方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对巍山县农村低收入居民的特征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解决城市承载力问题要从全局角度出发,担心“城市承载力”,就要同时也担心“农村承栽力”。现在一个农民进城打工,年收入24000元。在农村,一亩地一季收1000斤稻谷,约值1300元,纯收入以800元计算。一年种两季,则一亩地收入1600元。一个农民要想有30000元的年收入,就得有18.75亩地。我国现有耕地约18亿亩,能够“承载”的农民不到一亿人。  相似文献   

5.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这方面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些年各地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采取了许多措施,见到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这方面问题还比较多,农民群众还不满意。有些地方混淆集体资产权属关系,随意向集体和农民伸手,有些地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不公开,还有不少地方胡支乱花严重,村级债务累累。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如何正确地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关系问题,是如何更好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保护农村生产力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按照“三个代…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后,农村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渠道已荡然无存,生产和市场出现了严重断档,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农民如何走向市场?市场如何对生产起主导作用?农村经济如何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这是近些年来一直困扰农村工作的一个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创业和就业,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苏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它看作是执政的要务,为民的标志,发展的依托。目前农民创业就业的状况如何,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今后将采取哪些对策?我们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初步调查和探讨。 据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目前苏州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90.51万人,已经转向非农产  相似文献   

8.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展农村股份合作、农业经营机制、农村保障体制等改革,初步构建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2005年,吴中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60元,同比增长12.9%。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的改变,以及传统村落文化的衰落,加剧了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困境,而这也是现阶段人们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过程中的需要破解的一个现实问题。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现阶段要考察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状况,识别其可能遭遇的困境和难点,这些困境可能是由自身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外部因素影响所致。为改善这一现状,提升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能力,外界的环境支持尤为重要,如帮助农村弱势群体链接资源、提供机会、营造氛围等,为农村弱势群体潜能挖掘和自我提升助力。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单一化的成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经济的转轨,客观上使作为弱质产业的农业、弱势群体的农民和二元结构较弱一极的农村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运转状态,从而形成了现在亟需解决的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政府如何破解这三大问题,关键在于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有赖于农  相似文献   

11.
“梯度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小康建设王志明,杨珠义90年代我国农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农村工作的主旋律是奔小康。如何围绕这一主旋律,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近两年,山西省晋城市把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纳入农村小康建设这一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不可忽视职业技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赵忆杰 《农业经济》2004,(12):30-3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国家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农村劳动力这一“商品”贴上标签,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不可忽视,也不应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苏州市吴中区从2001年撤市设区以来。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从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着手,积极探索社区资产、土地、农产品、物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五个合作”为主的农村股份合作改革。使10.2万农民受益。占农民总数的28.3%。全区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达6900元。比去年增长10%,其中26%来自“五个合作”改革收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新合作经济组织正在苏州农村兴起。到2005年底的统计,全市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共有916个,入社农户23.59万户,占总户数的21.57%;年收益总金额10.6亿元,户均4493元。尽管就总体而言,这一新生事物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然而它们已在探索农村制度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戴和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由此也显示了它们得以生存发展的顽强生命力。积以时日,随着这种合作经济组织覆盖面的逐步扩大,自身组织程度的逐步提升,经营规模和经营实绩的逐步提高,它们必然在破解“三农”这个难题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使命中,作出令人信服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目标,不是简单的“新村”建设,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三生”的有机统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之友》2008,(5):51-52
为突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差这一“瓶颈”问题,南宁市从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全力推进农村道路、农村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医疗卫生、农村通信、村屯绿化和村屯规划等“八大建设”。据统计,试点县区两年来完成农村道路建设投资8.68亿元,建成2287条4825公里等级水泥路,其中通行政村道路275条1409公里,通50户以上自然屯道路2012条341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50户以上自然屯通水泥路达90%以上,农村水泥路网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7.
沧源是一个“边、山、老、少、穷”的全国特困县,87.3%人口在农村,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61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8.5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2.5%。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农村档案是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农村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搞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个基层农经工作者,现就如何搞好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介组织既包括为农民服务的各类经济组织,也包括农民的互助组织,主要有农产品购售组织、合作经济组织、乡村社区经济组织、“公司+农户”、农民经纪人等。农村中介组织是连接农民和市场的纽带。促进、引导和规范农村中介组织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民淳朴善良.广大农村保留着许多良好风气和传统美德。但至今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民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当地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的落后和无奈。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