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物流企业价值评估是将物流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依据其全部资产状况和整体获利能力,在充分考虑影响企业的综合因素条件下对整体公允市场价值进行的综合性评估,物流行业价值评估体系的建设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物流行业目前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物流企业的性质呈现多元化特点,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价值评估体系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期权定价模型在物流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秀娟  刘卫东 《物流科技》2006,29(9):124-125
现代物流企业与传统企业一样,其终极财务管理的目标都是使企业的价值实现最大化。对现代物流企业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固然重要,评估过程中也包含着许多有益的信息,评估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实现现代物流企业价值的决定因素,本文基于此,通过利用一种新的价值评估体系——期权定价模型进行对物流企业的价值评估,从而可以帮助现代物流企业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及其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3.
零售业逆向物流价值实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售业逆向物流价值的实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零售业中逆向物流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逆向物流的重要性,最后给出零售业的逆向物流价值实现的方法,来迅速提升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张瑜 《价值工程》2011,30(27):9-10
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趋势越来越强。另外,由于人们对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密切关注以及政府、公众对环保的重视,使得企业在竞争的同时,对于逆向物流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首先阐述了逆向物流的内涵,分析了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结合我国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和动态的观点出发,对物流企业客户终身价值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构建了因果关系回路,给出了收入子系统、成本和客户终身价值子系统、客户生命周期子系统、客户满意度子系统4个子系统的系统流图,完成了物流企业客户终身价值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利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模型的初始模拟,为下一步利用该模型来仿真物流企业客户终身价值的变化趋势,找出提升客户终身价值的关键因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价值工程理论的角度审视了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问题,对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力与其成本费用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估.在对物流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价值工程理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内涵和方法,最后对某个具体的物流企业市场销售部门人员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黄向宇  庞燕 《物流技术》2012,(15):248-251
从系统和动态的观点出发,对物流企业客户终身价值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构建了因果关系回路,给出了收入子系统、成本和客户终身价值子系统、客户生命周期子系统、客户满意度子系统4个子系统的系统流图,完成了物流企业客户终身价值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利用vensim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模型的初始模拟,为下一步利用该模型来仿真物流企业客户终身价值的变化趋势,找出提升客户终身价值的关键因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首先综述和探讨了物流企业客户价值和满意度的相关理论,接着从顾客抱怨管理系统、顾客流失评估系统和顾客满意度调查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中客户价值和满意度评价系统,最后重点研究了客户价值和满意度管理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中的应用模式,构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价值和满意度创造模型,并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价值和满意度的测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价值链的4PL价值创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逄咏梅 《财会月刊》2005,(10):17-19
本文在分析第四方物流(4PL)这一价值链整合新方式的基础上,将企业价值的折现自由现金流量模型拓展到整个价值链,阐述价值链价值的内涵,指出价值链上所有企业的作业均创造了价值量价值,并进一步揭示了企业价值增值来源于所在价值链价值增值分配的本质.在对价值理论剖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第四方物流通过其价值链整合功能,可以为整个价值链带来价值链增值,但是这一价值增值不是第四方物流提供商所独享的,而是在价值链相关企业间进行分配,所以,第四方物流才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最后,笔者根据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UPS公司(以下简称UPS)与朗讯公司(以下简称朗讯)CDMA项目的第四方物流案例,论证了第四方物流对企业价值链价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7,(6):96-102
本文在对国内外品牌资产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阐述国内外学者对测量品牌以及服务项目的研究现状,结合物流学院专家组意见及对电商物流企业前期调研访谈信息,对电商物流企业核心快递业务展开分析研究,形成电商物流品牌资产与服务价值的初步测量题项;从品牌资产的顾客视角展开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信度分析等一系列实证研究,构建电商物流企业品牌资产与服务价值研究框架及模型指标,并结合企业品牌建设管理实践,分别从品牌质量满意度、品牌组织成长度、企业文化融洽度和品牌服务忠诚度方面提出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基于EVA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2006年年末以及2007年第三季末中国纺织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泡沫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沪深两地纺织业上市公司的绝对泡沫以及泡沫度的计算发现,2006年年末中国纺织业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股票价格偏离价值形成泡沫,还有部份股票价格低于价值而被低估。而2007年第三季度末股价泡沫则非常明显,绝大部份公司股价存在泡沫。  相似文献   

12.
周兴建  李泉  石星 《价值工程》2010,29(8):26-27
以国内家电物流为背景,针对家电下乡政策环境下家电物流成本较高及家电物流供应链变革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物流价值链的思想,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家电企业与家电分销企业和客户共同构成物流价值链联盟,并将价值链管理方法导入家电物流活动中进行"价值创造活动",使顾客从最终产品消费中得到物流价值链各环节中的各项活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有机和,同时物流价值链上各个环节从创造物流价值这一终极层面,用统揽全局的思想来使物流效率和效果达到最优,形成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3.
建立在企业系列契约理论基础上的剩余收益模型运用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表示股票的内在价值。该模型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信息,相比于传统的贴现模型具备很多优点,并成为美国财务学界近十年来最为流行的研究主题,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用中国上市公司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EVA理论在发展传统绩效评价基础上的经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卉 《价值工程》2006,25(7):42-44
EVA(EconomicValueAdded,经济增加值)理论源于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克莫迪利尼亚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EVA理论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新经济时代下向传统财务管理提出挑战。以EVA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将资本成本理论引入传统业绩计量中,通过会计调整修正了会计净利润潜在的偏差和扭曲,正确地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过程。本文最后通过将EVA业绩评价体系引入我国上市公司,探讨EVA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发生以前,企业广泛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但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公允价值的运用便受到投资者的怀疑。投资者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股份公司的现金流更加关注,对资产价值的评估变得较为保守。实际上通过对企业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分析,可以判断公允价值变动对股票内在价值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一个奇异现象,即银行板块业绩优异,但其股价却严重偏离其价值。研究表明,出现这一奇特现象,不是因为该行业的股票盘子大,也不是因为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的存在导致该行业风险大,而是因为银行股波动性小,同时,也是因为相对来说我国上市公司中银行业经营管理规范、稳健,没有太多可炒作的题材,因此不受市场的投机性资金追捧。  相似文献   

17.
以2009年沪深两市24家物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其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上市公司总体绩效并不理想,平均绩效值只有0.819;造成绩效不高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无效率。同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军旗 《价值工程》2011,30(17):9-10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深入发展,不管是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方针、政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公司经营管理者,都必须了解上市公司的全貌。本文重点从财务状况、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水平、研发能力和企业规模五个方面共计十九个指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投资价值指数。  相似文献   

19.
社会责任投资促进了公司绩效评价模式的变革。从美国和亚太地区的经验来看,社会责任投资的整体表现更好;社会责任形象较好公司股票价格表现更佳;强有效的资本市场一方面将推动社会责任形象好的公司股票获得更高估值,另一方面也将促使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领域投入更多资源。长远来看,社会责任投资与价值投资并不相悖。社会责任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之路还属于起步阶段,中国上市公司对企业社会责任持有非常积极的观点,但中国资本市场并没有给企业社会责任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20.
侯旭  孙端 《价值工程》2012,31(6):113-114
为了考察二级市场股票流动性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以2004~2009年间沪深两市A股股票分笔交易数据为样本,利用相对有效价差与托宾Q作为代理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股票二级市场流动性同上市公司价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票流动性提高,公司资本成本降低,经营业绩改善,上市公司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