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尽管在会计界这一江湖"泡"久了,耳闻目睹多了,知道做真账的会计与做假账的会计之间存在着复杂、微妙的关系,也时不时地会将他们模糊起来,但在我的骨子里,还是觉得这个世界上大体上只存在着做真账的会计与做假账的会计两种人.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会计师职考培训中发现,很多学生看不懂2009年<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第165页中[例10-4]"现金股份支付"例题的解题过程.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曾多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应付职工薪酬"丁字账的解题思路解析此例题,学生听后效果很好.在此,笔者就丁字账解析此例题的思路与技巧进行阐述,以帮助会计师考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困惑.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有很多功能,还应增加一个功能,即对特殊情况的还原。利用电算化系统与手工记账的处理有些不同之处,如果有一张凭证输入错误,不能取消,只能另外做一张凭证冲回或改正。这样,会使一些会计资料失真,不能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例如:错误计入某个科目的借方,再在贷方冲回,则在打印试算平衡表时,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同时虚增了记错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记得一位老师讲过,不会有任何人把会计职业作为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所有优秀的会计全是经过千锤百炼后天培养出来的.这话可能有失偏颇,但又不无道理.至少我就是在高考时高不成低不就,被迫选择了会计这个职业,甚至参加工作后还几次动过脱离苦海的念头,曾经想过去应征入伍,或去应聘做个小学老师.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机械、技术人才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曾经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这种观点甚至到现在还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扎根.  相似文献   

5.
情债     
这一生和一串串数字一本本记不完的账本,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古老的打算盘到现代的敲电脑,周而复始,一遍又一遍……敲不尽的是那攀升的数字,记不完的是无休止的账。年华在寂寞枯燥中度过,忠诚只为了神圣的天职。春去冬来,心灵背上了负重的情债,一天比一天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算不清该偿还给父母妻子多少团聚的日子,也算不清为家少做了多少应尽的家务,只有星星和月亮,理解一位会计人心灵的承诺。相聚虽然是一种遥远的企盼,留下的却只有默默的祝福,欠下的情债只有慢慢地弥补,真诚构筑着爱的永恒。对着算盘和电脑,我累驼了背,累白了头,但却…  相似文献   

6.
王保平 《会计之友》2007,(8Z):95-95
尽管在会计界这一江湖“泡”久了,耳闻目睹多了,知道做真账的会计与做假账的会计之间存在着复杂、微妙的关系.也时不时地会将他们模糊起来,但在我的骨子里,还是觉得这个世界上大体上只存在着做真账的会计与做假账的会计两种人。所以,本文也还是漫画式地给会计人贴上简单的“真”、“假”两类标签。  相似文献   

7.
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而在我对梦想还懵懵懂懂的幼年时期,就已与会计结缘。那时,做会计的邻居阿姨戴着黑框眼镜,表情认真而严肃,她左手账本右手算盘的形象,构成了我对会计的最初印象。那能计算出数字的算盘和写满了密密麻麻数据的账本,对于幼时的我来说是多么神奇。在同龄的伙伴都梦想着成为科学家、医生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会计。大学报考专业时,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会计学,就这  相似文献   

8.
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20年前,初入职场,我在公司总部财务部当一名会计.说是会计,其实更像一名文员,每天收集整理各子公司上传的各类报表以及梳理规章制度,做着上传下达的工作.琐碎的工作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培养了我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同时,我开始思考:是否有更为简便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卢永宽 《四川会计》2001,(12):27-27
者在多年的会计实践中,对查找错误数字,保证账表数字平衡,有一些体会。例如在试算平衡时,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不平衡。这就需要查出错误所在予以更正,以达到试算平衡。若查错方法运用得当,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查错的方法较多,一般有以下几种:一、差额直查法即试算平衡借贷两方的差额是多少,就直接查找此数。这是常用的查找因漏记、重记而造成错账的基本方法。二、被二整除法若试算平衡的差额能被二整除时,把整除出的商数(差额的半数)作为直接查找金额,这是查找因方向记反而出现错账的常用方法。三、被九整除法若试算平衡…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我从事会计教育工作30年,人生中最黄金的岁月都贡献给了会计,由此而说自己是会计人,我想是不算过分的。教了30年的会计,也学了30年的会计,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并不怎么懂会计。在中国,我观察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教会计的名家很少是因为做会计而成名的,甚至很多人教了一辈子会计,也没有亲自做过一天会计。而且,这个现象或许并非中国所独有。于是我就想,会计究竟是源自于商业实践呢,还是源自于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没有现金收付款工作标准?这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经常接触和不知做过多少遍的事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和调查:假设某单位财务室外有十多名等待交款者.现金出纳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岗位.需要其他人员临时顶岗收款,要求现任出纳快速教会顶岗者,由顶岗者代为收取交款人现金.一共分几个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  相似文献   

12.
极品女上司     
张颖异 《劳动月刊》2012,(12):54-54
作为职业女性,从毕业入职的那天起,你就要懂得职场游戏规则。回顾职场生涯,遇到的上司,倒不算极品,但也总有一些如鲠在喉的事情。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策划助理。那时候,我傻乎乎的,对人都掏心掏肺,而且打私人电话都不忌讳。如今回忆起来,都替自己捏把汗。当时,我的那个女上司已经结了婚,自然一些琐事都交代给我这个助理来做,比如交电话费...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会计人,每个人都会对数字有自己的理解与感觉.其实也是对几个简单数字所包含的人生真谛的有所感悟和不断领教.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追逐梦想.我们会计人应该做" 有梦会计人",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精气神和奔腾的活力来实现自己的"会计梦".  相似文献   

15.
我和企业心连心周晓阳中学时代,我在教师的指导下,想做一名人民教师。由于风云的变幻,使得这一理想成为泡影。高中毕业后,来到了可爱的故乡扎根,在群众的推荐下,当上了大队会计,开始了与数字为侣的漫漫生涯。我历经建筑队、机械厂来到湖口县合金厂,在会计的小天地...  相似文献   

16.
刘艳 《人力资源》2016,(4):87-89
在职场打拼多年,身经百战的你一定经历过“职场红眼病”的侵扰.那什么是“职场红眼病”?其实,正如很多人不愿提起的一样,隐藏在它后面的是一个敏感的词汇:嫉妒.作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你一定被别人嫉妒过,也一定嫉妒过别人.尤其在年终奖、晋升、绩效评比等一系列活动的刺激下,“职场红眼病”更是集中爆发之时. 一个不可避免的产物 尽管今年的经济形势不是很景气,但经过自己和销售团队的努力,部门不仅圆满完成了今年的目标,销售额还略有提升.为此,公司特别拨出了一笔款让总监David用于奖励员工.事是好事,但David却因此挠头,因为去年的“惨痛经历”给他留下了太深的阴影.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老会计,所以每年都有一些学会计者经人介绍跟着我实习。实习者大体包括两类,一是刚走出校门的会计专业学生,他们学过会计,但不会做会计;二是已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做过一段时间会计,但对会计实务还了解不多者。每带一名学生实习,我问的第一句话都是:你读过《财务与会计》吗?如果对方回答说还没有看过,我就随手拿出一两本自己看过的《财务与会计》送给他们,然后心中便有点遗憾:学会计、做会计的没看过《财务与会计》,实在有点可惜。我干了30多年会计,几乎就没有离开过《财务与会计》,是《财务与会计》给了我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充实了我的头脑,让我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8.
感悟公文     
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长大点儿,又想当个记者.理想中的两个职业都曾非正式地做过,并且还都算成功.在做实习教师的日子里,我是学生们眼中极易沟通的朋友,在&;lt;北京日报&;gt;做通讯员的日子里,我是“老记“们眼中勤勉的好学生.我有过两个十分值得骄傲的记录:一是只带过四个月的初一学生中,至今仍有人与我保持着联系;二是从小到大往报社投的稿从来没有被废过.我曾设想过自己桃李满天下的晚年,也曾设想在发表了100篇人物专访后结集出版.谁承想,心仪已久的两个职业都没做成,最终却与公文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相似文献   

19.
我和妻子差不多做了一辈子的企业会计,自己发展得稍好一点,曾先后做过总账会计、会计主管、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妻子最初做商品账,后为现金会计。女儿在大学里读的虽是英语专业,但毕业后为就业压力所迫,如今也修会计专业。因而我的家可谓是会计之家,而且在理财方面有个特点,即家庭理财企业化。  相似文献   

20.
我是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记得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一名律师,后来阴差阳错做了会计,最初的想法是把会计当作谋生手段。父亲常借用国父孙中山的一句话“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还要加上一句“要做对人民有益的人”来教育我。经过十多年的实际工作、走过了十多年的会计人生,我渐渐领会到欲做事先做人,欲做人必先多闻,欲多闻必先读经典,经典之中我是最喜欢读《老子》,获益颇多,豁然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