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艳勇 《商》2014,(40):219-219
经济法的执行,对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组织管理性以及维护公平竞争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在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中,与宪法宣言性、民法与刑法的微观性以及行政法的抽象性相比,经济法具有更明显的宏观性以及独立性。经济法的独立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的完善,更主要的是其在执行过程中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可以更有效的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管理维护,将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落实到底。本文对经济法律责任的独立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于抓关键、抓主要矛盾,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过去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处理得不好,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对待所有制的观念问题,因而影响到相应的制度、政策、发展机制的问题。与之相对,我们现在在对待所有制问题上,最主要是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并对相关制度、政策、体制进行改革和转变。  相似文献   

3.
陈志刚 《沿海经贸》2003,(10):37-38
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是调整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确认和规范政府适度干预经济之法.经济法着眼于政府对经济进行社会公共管理即市场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两个方面.在经济法追求的利益保护结构中,置于首位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市场经济是民主与法制的经济,它不是市场主体单纯的自由竞争,而是一个有序化、制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因此必须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确定经济法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的形势下,必须把国家宏观调控关系、市场管理与规制关系、社会公用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关系纳入到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畴中来,成为其具体内容,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经济法的渊源是划分法学学科与其他学科边界的主要标准之一。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经济管理关系,国际经济交易关系不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只有调整前者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才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受到国际法约束的国际经济管理法才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李志杨 《商》2014,(10):178-178,173
我国的经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才能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过去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经济政策颇受重视,而相关的立法和执法问题却严重滞后。虽然经济结构的调整本身属于经济问题,但如果只重视运用政策手段进行调整,而不引入经济法的规范和引导,就不能很好解决在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进而无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体系的七大法律体系之一的经济法作为调整部门,是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间的法律规范总称,对社会主义商品的经济关系起到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调整作用,经济法中违规违法行为侵害的主要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且主要侵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虽然在实际执法中存在个人诉求的现象,但多数情况还是社会公诉的需求更普遍,仰仗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公共诉求,私人实施与社会实施都是经济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钱雪莲 《商》2013,(18):203-203
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于社会利益来说,经济法是它的本位法,经济法的立法宗旨是以整个社会的利益为基础为主旨而编制的,经济法追求的是社会的整体利益,主要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化。在我国,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本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经济法的发展以及内涵,观察分析整个社会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法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其他法学相比,其具有独特的现象。通过相关研究表明,国家管理经济思想和经济法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两者具有一定的耦合性。本文主要对我国经济法现象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国家管理经济思想视角下的经济法现象。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与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经济是经济法存在的前提,经济法又为经济服务。经济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主要起到合理的控制政府干预经济、调节市场的作用,是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这是由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调整的法律部门,是中国法律体系的七大法律部门之一,是调整一定范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违规违法行为侵害的主要是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有个人诉讼的情况出现,但是更多的还是需要社会公诉,依靠国家强制的公共法律诉讼。当然,私人实施和社会实施都是经济法实施的重要部分,缺一不可,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是处理公法与私法、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二者之间的法律。从本质上讲经济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这是由于经济法具有国家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也是经济法的功能和作用与政府适度干预紧密的联系。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过程中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伴随经济学科的快速发展,经济法作为一部"新型"的法律出现于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基本且广泛关系的一种,此种社会关系从法律诞生之日始,就是整个社会生活法律规定与调整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7)
效率价值是经济法的核心价值。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追求效率优先。作为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当然把效率作为其十分重要的价值追求。追求效率确实能给市场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但是也必须掌握好一定的限度,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否则,势必会对经济发展乃至全社会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5.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形成了“国家协调论”“、经济管理与经济运行经济法论”、“国家干预经济法论”、“国家调节经济法论”和“经济管理经济法论”等若干有代表性的学说,其主要分歧在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理解不同,而对经济法调整范围的不同界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涉及到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标准,以及界定经济法调整范围的大小等问题。本文试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王宣懿 《商》2012,(18):63-63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法人和个人,以及在不同的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自成立以来,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国际经济实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在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并认为做一个简单的评论。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的背景下,环境和国际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不能够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是应该协调好国际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在环境得到保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展经济。事实上,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对环境起到了调整保护的作用;另外,经济的发展,有些国际贸易措施的实行,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危机。本文谈到的国际经济法对环境保护的调整主要是体现在WTO制定的环境条款上,但在环境条款的合理落实上还需要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有效手段,来源并服务于国家的经济活动,其发生作用的主体是国家。当前经济法对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促进保护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关于经济法和社会法的关系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混同,本文从法的本位、法的调整方式以及学术界的理论研究进路三个方面对经济法和社会法混同现状作了总结,然后又从经济法本身、国外学说的影响以及我国现实社会状况三个角度对经济法和社会法混同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研究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强制性规范普遍存在于各个部门法之中,它是对主体要求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强制性适用的规则,因为所处部门法的不同强制性规范也会随即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异同。就商法和经济法而言,由于调整对象上的商事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的不同.强制性规范在适用的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同之处,本文即从强制性规范的调整对象入手,试图简要分析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