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江湖也有规矩,不能为所欲为。或许,只有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穿越“潜规则”之路。自吴思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中提出“潜规则”这个概念后,“潜规则”就成为人们频频使用的热门词语。所谓“潜规则”,指的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  相似文献   

2.
30年来,海尔希望自己成为破坏者,而不是被破坏者;下一个30年,海尔将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2014年,海尔30岁。这是一个人从青涩走向厚重的分界点,也是一个企业从年轻走向成熟的里程碑。"未来,一个电器如果不能上网,我认为就等于零。  相似文献   

3.
当私服等产业破坏者打破了网游运营商原有的收费模式,网游运营商的应对方式却耐人寻味:他们复制了破坏者的商业模式,彻底转换了自己的价值基因。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潜规则。从企业潜规则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企业管理潜规则形成的原因,并对潜规则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就企业如何利用潜规则,对企业进行高效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入加大治理商业贿赂潜规则工作力度,我办围绕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分析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潜规则的基本表现形式,并对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潜规则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连保 《现代商业》2007,(6Z):39-39
“潜规则”的存在由来已久,其消极作用多于积极作用。在商业运作中寻找潜规则支配的现象,以事实为依据来进行深层次剖析,分析其运行机制,探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从传统文化和制度方面对“潜规则”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期望对潜规则的研究有所助益,以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可以容忍显规则与潜规则相生相克,但如果显规则沦为潜规则的工具,甚或不神圣同盟都因此而解体,那么。捞过界的潜规则终将侵犯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习惯于提问的强者也会变成被提问的弱者  相似文献   

8.
唐亮 《商界》2010,(4):82-85
潜规则猛如虎,似乎成为目前商业社会中不可回避的关注焦点,厂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无人不怕,无人不防。为了一探各个行业中盛行的潜规则,为读者深度解读商业社会中暗藏的种种陷阱,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推出“潜规则系列报道”,为你一一呈现商界中最隐蔽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要有江湖的地方就一定有潜规则,中国家电零售业的潜规则就是进场费。家电厂家通过进场费获得卖场的最佳位置,抢得进入市场的话语权,抬高同行进入市场的“门槛”,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家电制造业依靠进场费在国内强大的家电卖场内大行其道。在这个潜规则里,就是没有让消费者获利的条款。因此,大凡潜规则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单方面利益为主的规则了。而近日,国美宣布要再次取消进场费,这是国美对这项费用进行第二次改革。  相似文献   

10.
高静 《光彩》2008,(5):22-23
中介,顾名思义,它仅仅是一个服务机构,而不是经营机构;它提供的是信息,不能作为卖方或者买方参与交易。换言之,它应该赚取的仅仅是服务费。但在房产中介行业中,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北京长安律师事务所的梁学军律师向记者介绍了他所接触到的房产中介违法违规现象,为我们盘点这个行业的潜规则提供了帮助。吃差价如果说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那么中介行业最大的潜规则无疑是买卖、租  相似文献   

11.
对于改变游戏规则,或改变传统模式的市场进入者,我们通常称其为“破坏者”。在IT行业,曾经的“市场破坏者”遭遇新一轮“被破坏”的周期正在缩短。  相似文献   

12.
组织内部员工的工作内容主要围绕同事展开,组织一般对其无明确的情绪表达要求,因而他们有表达自我真实情绪的自由。但出于人际交往和工作沟通的需要,组织内会存在多种形式的情绪表达潜规则约束。为了揭示情绪表达潜规则导致内部员工情绪耗竭的作用路径,文章以资源保存、认知失调和自我损耗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组织内情绪劳动者的“情绪表达潜规则—情绪表达策略—情绪耗竭”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证实了积极情绪潜规则可推动员工采用深层扮演策略,使内心感受和外在情绪保持一致,减少了情绪耗竭。而消极情绪潜规则会抑制员工情绪的深层扮演,并助长表层扮演来伪装情绪,造成情绪资源流失,最终导致情绪耗竭。研究还证实了组织内的情绪劳动者在表达情绪时,虽然可同时采用深层与表层扮演两种策略,但由于情绪资源有限,他们对两种策略的选择偏好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文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42-43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潜规则。从企业潜规则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企业管理潜规则形成的原因,并对潜规则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就企业如何利用潜规则,对企业进行高效的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轨道,以此来解决企业利润目标和社会利益目标的冲突,进而使时下热点的消费潜规则问题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正确履行而得到恰当规制,则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构成一消费者,其利益也必将得到充分保障。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入手,探讨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和消费潜规则现象反映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思考,从而得出规制消费潜规则之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25):A010-A012
白酒圈的潜规则无处不在。正如常人所言:隔行如隔山。由于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的大环境,白酒行业的经营形成了很多自身的特点。本刊上期陆续整理刊发了白酒经营的9条潜规则,现继续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明确餐饮潜规则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餐饮潜规则产生的原因及其对餐饮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破除不良餐饮潜规则的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商业贿赂与市场潜规则潜规则,顾名思义就是不成文的规定。与成文的规定相对应,潜规则是在暗中左右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影响着商业交易是否实现。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行业根据交易习惯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行规和潜规则。在这些潜规则中有  相似文献   

18.
提及回款,不管是业务新手还是江湖老兵,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都归结为一个字:难!做得好,它是业务员平步青云的垫脚石,做得不好,它就是业务员寝食难安的紧箍咒!“销量论英雄”是销售的潜规则,而回款又是这些潜规则中最直观的显规矩!’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15”前夕,“重庆消费者最不满意的消费领域潜规则”评选结果揭晓,16条潜规则榜上有名。本文以手机主板和特价商品为例,对这些潜规则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20.
潜规则是观察、分析各种社会问题的新角度,潜规则与显规则之间存在相互博弈的关系,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显规则的缺失是潜规则的生存空间,元规则是规则中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