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广告》2011,(12):39-40
在“平面媒体式微”的论调中,在娱乐性导向、视觉冲击等日渐成为主流的今天,《南方周末》这家依靠深度报道文字立身的媒体,如何继续通过文字影响越来越忙碌和挑剔、并被越来越多的资讯和信息包围的读者?从《南方周末》绿版与西门子合作策划的《城市新生》系列报道及活动中,或许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告》2010,(7):59-59
展馆名称:主题秀《城市之窗》展馆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后滩广场影像特色:超大立体旋转LED屏魔方舞台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秀《城市之窗》犹如世博之眼,肩负着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李祝义 《中国品牌》2011,(12):54-54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钢筋水泥与生态环境的友好和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去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开启了人们对于绿色建筑和绿色城市的无限遐想。而对于以生产建筑材料为主业的北新建材来说,这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务财会》2010,(1):38-38
<正>首次聚焦城市主题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聚焦"城市"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上海世博会主要集中探索回答3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和谐;二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让城市更美好、更和谐;三是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更和谐。  相似文献   

5.
谁的城市?     
上海正在世博。什么是世博?引用一位专家的话就是:世博会就是人类共同关注的一个主题,大家讲好一段故事,贡献解决问题的智慧。此次上海世博会主题选择了城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英文为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什么要选择城市话题,上海世博局副局长朱咏雷这样解释——上海世博会将集中探索和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和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让城市更美  相似文献   

6.
<正>值《国际商务财会·上海专刊》出版之际,上海世博会的足音正渐行渐近。大幕未启,一项纪录已经刷新。截至2009年12月26日,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创历史之最。人们对世博会寄予无限憧憬,一位专家说"祝愿上海世博会能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世博会最终能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怎样的财富,何种财富才能称得上是宝贵的。对此,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7.
值《国际商务财会&#183;上海专刊》出版之际,上海世博会的足音正渐行渐近。大幕未启,一项纪录已经刷新。截至2009年12月26日,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创历史之最。人们对世博会寄予无限憧憬,一位专家说“祝愿上海世博会能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世博会最终能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怎样的财富,何种财富才能称得上是宝贵的。对此,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8.
《商务周刊》2009,(15):13-13
《商务周刊》:几乎就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节能环保就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成为一种商机。您如何理解“绿金”对于西门子IA&DT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际广告》2011,(12):36-38
2010年全年,《南方周末》为世博会合作伙伴西门子展开一系列内容营销攻势,在绿版专门开辟《城市新生》栏目,报道清洁能源、交通解决方案、垃圾处理等各个领域内的绿色新生力量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内容见长的媒体大胆创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在业界很有借鉴意义:1.探索B2B沟通新路径。以独立的新闻策划呈现目标人群喜闻乐见的内容,以故事性、人文性的知识营销联通品牌的调性,让难于理解的专业性问题,在抽丝剥茧的新闻解读中,顺利达到难以触及的高端人群。在项目启动前半年,  相似文献   

10.
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半年的精彩化作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上海世博会已创造了一个与文化、国际化和创新相关的强大品牌,做好“后世博”的文章,是一个为上海、中国乃至世界留下恒久遗产的机会。“后世博”更重要的是理念、精神上的传承,无论是接受了城市发展新观念的官员学者,还是见识了世界“万花筒”的普通民众,都将助推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成功营销》2008,(2):32-32
前瞻观点:奥运营销在已经泛滥时是不会产生特别价值的,相反非运动营销在2008年是能够产生差别化的营销。仅仅把环保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还是一种比较初步的想法,在《由绿转金》这本书之前,环保是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来出现的,而现在则上升到更普遍的层面。可以说,环保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基础价值体系。而不是辅助价值体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考虑。这个时候环保作为一个营销模式的有效性就大大提高了。 2007年影响力:零点集团继续保持了在市场调查、社会调查领域的优势地位,发布了2007年零点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袁岳先生当选“2007领驭风云人物”评选“传播咨询领域”的大奖得主,“中国电视节目榜之最具圆桌意识的学者型主持人”等。  相似文献   

12.
历时184天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落下帷幕,创下了7308万人次入园参观者的新纪录,在带给人们新奇与惊喜的同时,留下的却是无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本届世博会,全世界的人们更充分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把中国的东方明珠一上海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目标。这是对生态文明的首次系统论述,这是关乎人民福祉和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体现了现代化的绿色的城市生活方式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对城市绿色交通方面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城市交通的现状、城市绿色交通的影响因素以及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闻     
〔焦点〕国际展览局审议通过世博会八份《特殊规章》6月18日,国际展览局第141次全体大会在巴黎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政府提交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第3至6号和第8至11号特殊规章,这是中国政府履行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承诺的又一重要体现。大会同时对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工作予以肯定。上海世博会《特殊规章》是在  相似文献   

15.
张琳 《光彩》2010,(5):31-3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而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呢?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设计者雅克·费里埃一语中的:"找出让这些毫无生活质量、以疯狂的节奏物质化的地区转型的方法。"这包括找到节约与便捷的平衡、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物质与心灵的共鸣。让我们在上海世博会看看未来的美好生活是怎样一副画面。  相似文献   

16.
《工商行政管理》2010,(3):62-63
一、高度重视,全面协调,强化服务世博会的领导协调工作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全面协调工商系统服务世博会举办工作。总局于2009年6月26日印发了《国家工商总局服务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成立了服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玉亭同志担任,  相似文献   

17.
吴琼 《信息与经营》2010,(6):14-14,16,18
一个曾经的矿场、北美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之一,到2020年将变成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最大的公园之一。圣-米歇尔环保中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修复被破坏的土壤,以安全的方式管理废弃物,并在周围修建一些适合开展有关环境,教育、休闲和文化活动的设施。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典范项目目前已经部分建成,并于2004年荣获最适宜人类居住社区国际奖的可持续发展类金奖。现在,圣-米歇尔环保中心作为最佳城市实践的成功案例,正在上海世博会展出。  相似文献   

18.
《上海商业》2008,(10):66-66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即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也是城市发展的主旨。随着人类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城市文化建设和改造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城市化脚步的加快,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而创意产业的兴起为城市带来新的机遇和动能,也为城市文化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后,我国国内形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在这背景下,上海世博会倡导的"低碳、绿色、环保"主题向全球传递出人们对于美好城市生活的期待与信念,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更是热火朝天.而现实中,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仍然存在消费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人力环境等四大瓶颈问题的制约.本文在分析四大瓶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应对策,对我国部分城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参考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充满创意的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