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任正非 《商界》2006,(7):20-21
这是一篇难得的奇文. 华为与港湾网络的是是非非,已经成为最近中国企业界的焦点之一。极富戏剧性的是,一度水火不容的华为与港湾网络竞然爆出合作的新闻,而更令人称奇的是,曾经对手下叛将李一男发出“追杀令”的任正非,这一次大度地发表了一通令人感叹不已的演讲: “如果华为容不下你们,何以容天下,何以容得下其他小公司?”[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对外贸体制改革中政府行为的探讨张冬,李静华为适应"九五"期间我国经济集约型增长方式的需要,"建立新型外贸机制"已成为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发展的重要战略。如何实现外经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焦点话题。作者认为,加强、改善政府宏观调控,使企业...  相似文献   

3.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Internet+"已成为所有传统企业和产业的创新焦点,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都要通过Internet来实现业务的重组。本文以华为手机的营销战略为研究对象,总结华为手机营销策略的现状并发现其中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帮助华为手机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智能手机行业中占据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边琳 《大经贸》2006,(5):88-89
从华为的发展历程看,注重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无疑是华为的主要的成功经验之一,而华为与国际互联网设备供应商领头羊思科的诉讼案,成为华为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绝好舞台。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关于华为电信(下文简称“华为”)的报道中,“冬天”、“狼性文化”成为描述这个企业的关键词。虽然华为总裁任正非早早提及“华为的冬天”,但在去年下半年爆发的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被称为中国IT业龙头老大的华为,也难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6.
诺西并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基础设施业务案一度成为国内反垄断界的"标本"和国内"华为们"的悲情焦点。"标本"和"悲情"的两面性源于华为-诺西-摩托罗拉三者并购博弈中华为独占机制的有效性和并购边界选择的一般性。在案例基础上,探讨了法律机制有效性的条件、联盟中战略机制的运用以及跨国并购边界如何确定三个问题。从独占机制角度发展了并购边界选择理论,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并购与联盟的选择具有借鉴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知识产权问题日益成为其贸易壁垒的焦点,其重中之重就是专利问题。中国的很多优秀企业,如联想、华为、海尔等都在拓展美国市场时遭遇了专利之痛。如何应对专利纠纷,成为中国出口型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许多企业对于在美专利诉讼头痛不  相似文献   

8.
施莉莉 《商界》2006,(3):58-59
出售原因 1999年底,华为领导层认为,国内电讯器材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华为必须集中所有能量与对手竞争。为此,华为决定转让或剥离所有与核心业务、主流设备不相干的产品线,把主要精力、资源从非核心业务抽出来。此时,华为电气成为被剥离的首选,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9.
冯禹丁 《商务周刊》2009,(23):81-82
谁是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在通信设备行业,答案非华为莫属。去年的这个时候,华为还位列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之后,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刚刚公布的报告称,华为已经在今年第三季度超越诺西,成为全球第2大移动网络设备厂商。  相似文献   

10.
傅幼玲 《商业科技》2010,(31):36-37
华为的团队建设有其独创性,首先华为“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吸引凝聚了众多的高科技人才源源不断地涌进华为。他们集中了最优秀的技术团队开发最尖端的技术。其二在团队中宣扬“艰苦风斗”的精神——是华为企业文化历久不衰之精髓。第三,注重对员工的培训。通过培训,华为将企业文化的内涵注入了每个员工的灵魂,塑造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华为团队。第四,通过自由雇佣制,促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强、自立、自尊的强者,从而保证公司具有持久的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猛增,其中华为荻得市场份额4.9%,成为全球第三大制造商。华为公司堪为我国通信领域的领头兵,其市场份额超过了世界品牌——日本索尼。本文以此为契机,对华为手机的日常维护方法进行了说明,对华为手机的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薛中行 《商界》2014,(3):124-124
2001年经中央红头文件特批,华为的虚拟受限股正式成为了有中国特色的股权激励制度,这种制度对处于发展初期的华为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清白之身     
雷全林 《浙商》2012,(21):18-18
进人十月,华为的麻烦不断。作为目前仅次于瑞典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通讯没备销售商,华为已经成为中间企业国际化的一面旗帜。 25年前,仃正非在深圳创立这家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在漫长的创业历史中,  相似文献   

14.
《销售与管理》2010,(6):44-48
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人、总裁。十余年军旅生涯,43岁借款2万元创业,二十年低调如一。任正非领导的华为已经成为—种现象。在他的领导下,华为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领先者,探索出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成功地由“活下去”到“走出去”再到“走上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司之间竞争焦点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认识到:智力资本成为企业塑造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本文从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组织资本的视角出发,基于价值创造的角度,以华为公司为例,从华为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的企业文化、知识管理和流程设计三个方面对其竞争优势展开案例研究,系统阐述华为对组织资本的管理之道,为我国其他企业尤其是高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凡 《中国品牌》2021,(4):70-71
起售价17999元华为Mate X2并没有劝退消费者的热情。在智能手机折叠发展的新热潮下,哪家品牌又能从中突围而出呢?起步价17999元的华为折叠屏手机MateX2开售后即秒罄,并在二手平台上被炒至3万元以上,成为了"收益率100%的理财产品"。在目前这个对华为略显艰难的环境下,折叠屏手机会成为华为发展的又一新机遇吗?华为Mate X2热销解密MateX2是华为发布的最新的折叠屏手机。  相似文献   

17.
王育琨  林宏达  程林 《中国市场》2012,(30):19-23,18,6
他塑造华为的狼文化,但却不贪婪。他让华为成为全中国最国际化的企业,却低调谨慎,他一直强调的是:"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  相似文献   

18.
王育琨 《商界》2008,(2):118-126
岁末年初,饱受争议的华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07年合同销售额逾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0亿元),而2008年的目标更疲预定为冲刺240亿美元! 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娴熟掌握的六个发展模式,成为打赢一场场战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摆脱亏损阴影,实现既定承诺后,TCL通讯的下一个目标是“以中国为根据地,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华为”。  相似文献   

20.
并非华为的创始人,但人们赋予孙亚芳"华为女皇"、"至尊红颜"、华为的"国务卿"、"任正非接班人"等称谓,她在华为的崇高地位可见一斑。多年来,孙亚芳对华为的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体系建立居功至伟,其出众的大局观、跨文化沟通协调和细节管理能力,使得她成为任正非最为信任的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