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业是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产业。说它“坚强”,改革开放以来,它经历一个又一个“改”,一个又一个的“变”;说它“脆弱”,虽然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变化”历程,但与成熟的、发达的西方国家汽车业的相距甚远。2005年中国汽车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冲击,这种冲击将考验中国汽车业。  相似文献   

2.
走“自主开发型”的韩国模式,是中国汽车业内共同的愿望,“以市场换技术”、“以合资套技术”……一系列的构想足以体现中国汽车业对自主品牌的痴心不悔;然而,中国汽车真能在追逐韩国模式的路上。不会陷入被人诟病的“外资主导型”的巴西模式吗?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中国汽车业面临的一件头等大事,是汽车合资股比放开。2013年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这是继几个月前商务部表示正在研究国内汽车业放开50:50的合资股比门槛后,商务部对于合资股比问题的第二次表态。  相似文献   

4.
傅频 《上海改革》2004,(7):35-37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共生存的时代,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和外资一起,正成为共同左右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三大支柱力量。加入WTO,中国的民营汽车业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发展的障碍,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是发展民营汽车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结构调整信息》2004,(4):49-49
面对今年汽车市场增速下滑、降价此起彼伏、库存急剧增加的局面,很多业内人士发出了“汽车业的冬天是不是已经到来”的困惑。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汽车产业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讲,汽车已经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标志,对扩大消费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历史上来看,每一轮经济高速增长都是由一批高增长行业带动的,  相似文献   

6.
传媒     
《浙江经济》2010,(8):12-12
传统汽车工业为何成“夕阳产业”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也造成了传统汽车产业的衰落底特律的衰落,标志着统治世界汽车业的传统汽车工业结束衰退期的开始。就在各国汽车业面临销量速降、兼并重组、破产等问题时,中国的汽车业却相对表现得异常良好。2009年汽车销量达到136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市场。但是,如果把底特律汽车业的衰落仅仅看作是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心从一国或地区向另一国或地区的简单转移,  相似文献   

7.
在汽车产销回暖的情况下。部分跨国汽车厂商在华的新一轮扩张是否意味着中国汽车业座次重构?在中国日益成为全球汽车大国的道路上。中国本土汽车是否有机会成为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8.
呼啸而至的金融风暴,令世界经济摔不及防.始作俑者华尔街虽难逃干系,却让美国汽车业深陷危机。命悬一线的美国汽车业.兼并重组已是无可奈何的最终命运.于是.接近华尔街或资本市场的精英们又向世人抛出了“抄底美国汽车业”的高谈阔论。虽然这样的论调不足以让发达汽车工业企业心悦诚服,却极易引发有着汽车大国梦想的中国汽车业的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9.
日前,一批崭新的“吉利”、“陆风”和“中华”汽车从上海港装船出海,远赴德国参加9月初开幕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作为世界五大汽车展之一,在这块国际汽车厂商必争之地上,中国汽车业“初露娇容”,让参观者惊奇不已。这一举动已初示——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省市在制定“九五”计划中,集中选择汽车、电子、冶金、石化和机械作为各自重点发展的产业,令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率已达到九成四,其中把电子和汽车制造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市分别达到24和22个。 22省选汽车业为支柱 中国经济新一轮的产业结构雷同将重蹈80年代一窝蜂生产家电的覆辙,最终将导致一场更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1.
就在中国汽车业和汽车销售进入快速增长期之际,西方的担心也与日俱增,他们怕中国制造的汽车会和玩具、家电一样,凭借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纽约时报》杂志刊登了署名章,评价了中国汽车业现状,并分析了将来对美国市场的威胁。他惊呼——“如果中国生产像制造玩具、衣服、电器一样来生产汽车,中国经济型汽车也会成为畅销货。等中国高效的工业基础设施到位、可以降价的时候,它一定会来!”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2007,(1):105-105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汽车业新的五年战略的制定年,鼓励自主创新已成为汽车市场的政策导向。对于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  相似文献   

13.
《沪港经济》2006,(9):63-63
7月26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中国首届汽车服务大会在广州车展隆重举行。会上,包括一汽丰田、东风标致、奇瑞汽车等在内的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生产领域的20家企业(事业部),喜获2006年度中国汽车服务四星奖牌,而上海东昌和华星北方作为全国仅有的2家获奖汽车销售企业也同台接受颁奖。由于在今年的评选中,没有一家企业获得最高级奖即五星奖牌,这无疑为明年汽车业的“夺星”之战带来悬念。  相似文献   

14.
《海外经济评论》2006,(28):15-16
中国政府上个月两度宣布新措施,拉开对房地产新一轮的宏观调控。中国媒体认为,无论“国六条”或“国十五条”只针对中国开发商、银行和地方政府,对外资炒楼缺乏防范,客观上外资已经促成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在给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也造成了传统汽车产业的衰落。例如,底特律的衰落,不仅是美国汽车工业的衰落,而且标志着统治世界汽车业的传统汽车工业结束衰退期的开始,是传统汽车业开始走下坡路的转折点。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底特律危机的出现?除了产能的过度扩张、超高的劳动成本、过度的“金融化”等内在原因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其不适应是深层次的隐形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是中国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的重磅消息。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意味着什么?带来什么影响?释放了什么鲜明信号?“全面取消”意味着什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文玲表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意味着将来中国制造业在不断的转型升级中,外资进入是无障碍的。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密歇根州一家通用汽车(GM)工厂向汽车工人们发表演讲时,为政府对汽车业的纾困进行了辩护。他表示,纾困行动拯救了美国制造业的“灵魂”,而汽车业“已成为我们(美国)经济实力的象征”。奥巴马此番言论不过是制造业高管和政治家们投身于一场新运动的最新表现——迷信制造业。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业分析师表示,在斯里兰卡汽车市场,中国模型还是小鱼,但它们有潜力在不久的将来颠覆印度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兑现入世承诺。中国的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新的上升期,透过“十一五”规划,我们大胆猜想中国汽车业的未来,汽车产业将继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海外畅销;日新月异的汽车科技创新和日益严格的汽车环保政策,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洪城 《浦东开发》2002,(7):40-42
汽车业,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个热门话题。 入世意味着我国要在短短几年的过渡期内,将轿车关税由现在的80%至100%降到25%,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减至平均10%,并在2005年前逐步取消汽车进口配额。业内人士认为,如同参赛“世界杯”,入世后的中国汽车业将与国外著名厂商全面比拼,已经没有退路,只有在“与狼共舞” 中迎头赶上。 日前,笔者在采访中获悉浦东一些汽车厂商应对入世的最新动态,或许有助于人们解读汽车业的WTO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