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家荣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1):52-55
对于信贷配给现象的解释,新凯恩斯主义者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基础上,从借贷人未来的还贷能力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忽略了在信贷市场中还存在有还贷能力却故意不还的赖帐行为。引入策略性赖帐行为,通过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信贷配给的另一种原因,并得出信贷配给额的大小与借贷人后续投资期限数大小有关的结论,同时提出信贷配给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胡红星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2):89-92
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斯信贷市场经典模型基础上,引入界定中小企业特征指标的资产规模变量和风险变量,建立一个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模型,分析利率作为甄别机制时,抵押品、企业规模等因素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影响,为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并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市场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3.
浅谈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农村小额信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既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金融产品创新。然而,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将会产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本文探讨了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农村小额信贷,并通过对信息不对称内涵的叙述,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农房抵押贷款具有鲜明的普惠特征,能够“低门槛”地满足农户金融需求,有效促进乡村振兴。但是,农房抵押贷款交易存在信息不对称,由此造成双重风险:一方面,金融机构面临借款人违约、抵押物处置困难等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农户容易遭受金融排斥。建议以信息失灵为视角,采取以下风险规制对策:一是引入第三方市场主体,增添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丰沛度;二是设立适当性评估程序,消减逆向选择问题;三是完善责任约束机制,降低道德风险影响;四是预设风险缓释路径,提升契约执行的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对称下的银行信贷市场:扭曲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当前的银行信贷市场出现了诸如信贷萎缩、银企关系非市场化、银行贷款抵押错位等扭曲现象。确立完善的信息机制,促进信息的充分化、对称化,是我们防范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熊劼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6):48-54
随着宏观经济学与金融市场理论的不断演进,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开始显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该理论假定金融市场上的信息是完全的,不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问题,金融市场也不存在结构问题,这种假定显然与金融市场的实际不相符。本文就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内容进行述评,阐述存在摩擦性因素下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广义利率以外的因素影响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叶维武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的不对称极易诱发市场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市场功能的失灵和市场效率的损失.对于存在大量不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信息缺乏的一方,信贷供给者宁可放弃一些交易机会也不愿承担农户的信用风险,即所谓的“逆向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农户往往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发生“道德风险”.运用“信息熵”工具分析农户信贷需求与决策,认为通过农户主动的“信号传递”和信贷供给者设计出的一系列不同信用风险下的包含信息监督与激励机制的信贷合同可以化解上述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8.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问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认为银行考虑交易成本存在着逆向选择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提出建立信息传递和信息甄别机制以及加强抵押借款机制,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陈旭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006年8月开始的美国次级债务危机在美国信用市场上掀起了巨大波澜,对美国经济和全球股市产生重大影响。探讨美国次级债务危机的成因,据此对中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可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应从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实行差别购房首付率、加强监管、稳定房价等方面对中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的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的转轨时期,我国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本文根据信息不对称的各种现象,对引起信贷配给的利率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契约和产权不完全性和委托代理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一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曾晨明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25-28
基于征信视角,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劣势以及存在的机遇和威胁,探索利用征信系统缓解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途径.建议通过建立信用孵化培育机制、开发中小企业信用抵押品、健全信用评级体系、完善征信监管等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它给信贷市场带来了效率损失,也增大了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对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提出了防范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对策,以期提高整个信贷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兰振光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3-18
在利率即将实现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住房抵押贷款所面对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重新定价风险、内含期权风险、基准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等方面。在分析其影响和具体表现后,从利率风险管理的四个方面对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的识别、测量、处理和评估四个阶段,提出建立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识别体系、建立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衡量模型、强化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控制和建立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评价模型等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以银行为主要中介机构的我国信贷市场不仅贷前存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且贷后银行和借款人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拥有私人信息的借款人的主观权衡机制对贷款能否按期归还给不拥有私人信息的银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贷后借款人还款的权衡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在信贷风险的规避策略上应从借款人的角度出发,而且应从完善银行制度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两个角度来限制借款人的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中政府信用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晓慧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17(3):28-3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结合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缺失现象,对政府信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民间借贷之现状与抉择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海金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4):18-20
民间借贷的规模占据农村、城镇中小企业资金借贷的很大比例,尤其在个体工商户中所占比例更大。民间借贷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民间借贷对于提供资金资源、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应当从理论和政策上给予民间借贷一个合适的定位。同时,应建立民间借贷登记制度.规范其利率管理,逐步发挥其市场导向优势,使民间借贷合法化、公开化。 相似文献
17.
刘薇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9(2):48-50
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目前面临如下问题: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缺乏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社会对信用评级产品和服务认可度低,全国范围的、规范的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缺乏,企业参与评级的意愿不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应对信用评级工作进行制度安排,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逐步提升社会对外部信用评级的认知度;评级机构应切实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以共同促进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评级机构提供的风险情报对于保护由于信息不足而易蒙受债券倒闭损失的投资者将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参与美国次级债券的投资机构众多,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这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为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周芳波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7-10
我国银行体系在多年金融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单一的高度集中的银行体系逐步形成了全新的信贷服务体系,具体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并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贷市场结构还不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存在缺乏有效竞争、影响市场绩效提高等问题。如何有效发挥信贷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解决信贷供求矛盾,通过信贷市场及时有效的传导于实体经济,成为信贷市场良性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