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变土地经营方式,不仅能够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推进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而且能够加速土地的流转和相对集中;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不仅能够激活土地经营市场,而且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发挥机械效能,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
王哲 《中国报道》2013,(10):56-58
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一次变革。通过土地流转,有效促进了商水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提高了产出效益,全县农业逐步由分散、粗放型经营,向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09,(6):48-49
推进土地规模化、集钩化经营,是加快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鄞州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村富余劳力转向非农产业创业就业,加上农村养老保障、新型农业合作医疗的全覆盖,土地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寒亭区针对本地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区供销社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新途径,开展了土地托管服务,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林静国 《宁波通讯》2005,(10):46-47
针对农业产业化推进难,传统经营模式变革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我县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坚持“条件、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业特色化,探索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之路。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4.6万亩,  相似文献   

6.
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在主张农村土地流转,追求土地经营的产业化和规模效益的呼声下,资本主导下的“股田制”土地经营方式应运而生,但这种土地经营方式对农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带来许多严重问题。因此,不能盲目推行资本主导下的“股田制”,应通过农村劳动力流转代替农村土地流转,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海涛  张大勋  顾挺 《发展》2007,(11):90-91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农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快速发展起美国式的大规模农场。因此,必须在小农经营与规模化经营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成为改变小农分散经营的突破口。上海松江、浙江宁波等地家庭农场发展比较好,与他们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有关,城市对农民的接纳能力较强,而且农业服务的体系较为健全,加上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的规模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小农经营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但是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快速发展起美国式的大规模农场。因此,必须在小农经营与规模化经营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家庭农场,成为改变小农分散经营的突破口。上海松江、浙江宁波等地家庭农场发展比较好,与他们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有关,城市对农民的接纳能力较强,而且农业服务的体系较为健全,加上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的规模化、  相似文献   

10.
该文着眼于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这一问题.在深入剖析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基础上.从5个方面提出推进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稳步推进土地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逐步培育和壮大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破解农业投资机制与政策初衷错位的局面以及优化经营体系建设的外围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不断鼓励农业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户流转土地,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优势,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种植、养殖模式加大补贴力度,有效地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在国家鼓励规模经营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本文从土地承包纠纷的特点入手,详细分析几种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典型案例,从而对如何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走规模化经营之路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场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3.
农业的发展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必须正视农业的发展现状,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一)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一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尽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使土地转移到种田能人手里。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着力加强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就业,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的数量,为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二是通过“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基地建设、生产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调整结构实现农业领域去产能,补短板、降产能,包括农业经营结构调整,要通过改革形成高效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土地银行的兴起与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的加速。河南省临颖县土地银行的建立实现了临颍县土地适度规模化种植与科学化管理,带动和发展新型科技农业的普及与运用。  相似文献   

15.
日本农业经营中的法人化动向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农业是以家庭零细化经营为特征的。农业法人经营体的产生和增多,标志着日本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启动.法人经营体完全有别于以往的家族经营,它的发展为疲惫的日本农业经济注入了活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我国应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土地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富明 《特区经济》2009,(6):149-150
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新的土地流转模式,重大突破在于实现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解决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产权不明、流转规模有限、无法兼顾稳定与公平、分散与产业化经营的矛盾,满足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需求。但是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要实现规模化跨越式发展,势必不能逾越土地流转这一关键性环节,但土地流转在现实操作中却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障碍.近年来,为了适应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新趋势,长兴县虹星桥镇政府致力破解农业发展中土地流转这一瓶颈,努力推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虹星桥镇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结合本镇实际,按照"依法、有序、有偿"的原则,着力做实做细土地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09,(8):31-32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江苏省通州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通州市老促会会同有关镇老促会对11个村土地流转情况,做了—个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庆云县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和“引导、规划、规范、稳妥”的原则,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加快土地流转,扩大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快了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实现了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和品牌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目前,全县完成土地流总面积6万余亩,建成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园区40处,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余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以农村劳动力与土地规模化经营关系为研究基础,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因素,提出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探寻深化城乡分治改革、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经济权利实现、提高农民内在素质、开通农业之外的就业渠道、相关部门做好辅助支持工作等解决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