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的前前前单位一位领导,是冯仑中央党校研究生时的同学,在一次吃饭时不知因何说起了冯仑——读书那会,他们在外地调研,精疲力竭之时到了一家大酒店,坐时服务员递上茶单,一看一杯咖啡得花研究生几个月的津贴,只好在服务生白眼中讪讪走开。  相似文献   

2.
我的前前前单位一位领导,是冯仑中央党校研究生时的同学,在一次吃饭时不知因何说起了冯仑——读书那会,他们在外地调研,精疲力竭之时到了一家大酒店,坐时服务员递上茶单,一看一杯咖啡得花研究生几个月的津贴,只好在服务生白眼中讪讪走开。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有一大批企业家来支撑。企业是人与人的合作,企业家要组织合作,要把人聚拢在一起,实现1加1大于2,这是不容易的事。我们知道,华人在组织方面和西方是不大相同的。在世界范围内,一谈起华人的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个人。像大陆的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冯仑,还有香港的李嘉诚、霍英东等,人们总是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企业前面,这是一个特点。而国外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我们一般不知道他的总裁是谁,经理是谁,可我们知道这个企业。这说明在中国的企业里,企业家个人的作用相当大。这也说明,中国民营经济要…  相似文献   

4.
<正>李嘉诚这代人,穿越日军侵略的火线,跨越香港回归前后,带着明显改革开放经济奇迹的印记,拥有朴素爱国主义,饱经世故,眷恋传统文化,他们有他们心中的城,李嘉诚也有他的故事。在某一年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毕业演讲中,他这样自白,"在过去数十年,别人给我的昵称是‘华人首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滋味。我的一生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历程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最近报道了世界经济强人、香港地产业巨子李嘉诚不惜献巨资兴办教育和医学的事迹,主持人方鸿进在画面结束后又交待介绍,李先生一生俭朴,他一只手提包已用了多年。笔者听到这里,不由得对李先生肃然起敬。在一般人看来,像李嘉诚这样的大富豪,能几千几百万地往外献,个人生活定是一掷千金,“潇洒”至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坚持“富不忘俭,节以报国益民”,这既是他事业得以成功的一个方面,也是他精神尤为动人之处。联想到时下有些人稍有点钱,便吃喝玩乐,甚至狂赌滥嫖。而让他做好事捐几个钱,则吝惜得要…  相似文献   

6.
冯仑转身     
陈述 《新财经》2011,(5):62-64
冯仑转身的背后,是万通的转型。从住宅地产转向商业地产的万通,需要更为年轻的专业化管理人才,冯仑能否将其"冯氏价值观"延续下去?4月14日,初春的北京却已经燠热难耐。在国贸大酒店举行的万通地产新品发布会上,万通的灵魂人物冯仑始终一语不发。熟悉冯仑的人都知道,每每有他参加的活动,被誉为"地产界思想家"的冯仑都会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野蛮"一番。沉默向来不是冯仑的风格。而今天,他之所以一改高调风格,  相似文献   

7.
曹世中 《新财经》2009,(9):23-23
写完上面的主文,我对自己以往的认知产生了迷惘:冯仑到底是个什么人?商人?企业家?慈善家?思想家?时尚玩家?似乎是,又似乎不全是。冯仑示人的脸谱太多,以至于有人戏说,无法对他的形象作一个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记住冯仑是因为他的妙语连珠而不是其万通控股董事长的身份,对于冯仑来说,这两者却是相辅相成的。低俗味道浓厚的段子让世界记住了他,而万通带来的财富则让他有了发声的机会。
  赚钱、出书、搞众筹,冯仑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虽然外界对他的身份有着多重定位,但冯仑自己坦言,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做一个好的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挣了钱才可以干别的事。  相似文献   

9.
李嘉诚分家产,表面是分钱算账,骨子里却是人生智慧的一次集中展示83岁的李嘉诚无疑是个传奇。出身寒微、学历不高、白手起家、历经磨难、终获成功。目前,他拥有255亿美元巨额身家。环绕其身边的毁誉无数,甚至在香港回归以后,有人说他长袖善舞,迅速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生财之道,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贵客,获得别人无法企及的商业机会。但这不妨碍李嘉诚成为当代华商第一人。他真正的敌人是时间。尽管他一再声称身体很好,公司有一班优秀的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10,(10):58-58
由1950年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今天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超过20万员工的企业,李嘉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管理艺术方面,他有哪些心得与经验呢? 1.自我管理有静有动在李嘉诚看来,要成为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自我管理,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建立个人尊严。  相似文献   

11.
唐晔 《沪港经济》2008,(7):80-80
6月2日,青川的灾民没有想到,他们心中的“上海药王”又回来了,最高兴的要数那些孩子们,见到他,快活得一拥而上,有顽皮的甚至爬上他的肩头,有个小女孩大着胆子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然后羞涩地笑了。  相似文献   

12.
多面冯仑     
曹世中 《新财经》2009,(9):18-22
冯仑的经历,可以看做是我们这个时代民营企业家创业、成长、成功的一个缩影:他们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在制度变革的缝隙中找到生存根基,在“野蛮”中顽强生长并一路走来,最后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被人们誉为“商界思想家”的冯仑,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以不同的脸谱示人。本文通过对冯仑足迹的追访,重新解读这个“商界多面人”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与世界》2013,(10):54-55
李嘉诚对风险极度谨慎,他的经典言论是"用90%的时间考虑失败"。同时,他也是跨越周期的投资高手,采取多元化的稳健策略,低买高卖。随着"长和系"近两年来大手笔投资欧洲,近期又在内地频繁抛物业套现,无不体现了李嘉诚"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路。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李嘉诚大手抛售物业,让当前的楼市弥漫了一些危险气息,或许暗示了国内楼市已经见顶。  相似文献   

14.
两种贫穷     
这是二个人写的。一个写道:一位外商到某一贫困地区考察,目睹一贫困户全家老小吃饭的碗,竟是几只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让他吃惊的是全家连一双筷子也没有,吃饭时都是直接用手抓。他便许诺给这户人家物质的帮助。可是当他走出他们的家门后,又马上改变了主意:他看到这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长着极适合做筷子的竹子。另一个写道:一位领导到一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女工家“送温暖”。这位女工的丈夫早几年病逝,欠下了好多钱,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残疾。女工微薄的薪水养三个人,还要还债。但当领导见到这位女工时,却发现她脸上的笑容就像…  相似文献   

15.
一周人物榜     
《中国经济快讯》2009,(34):20-20
李嘉诚:入列全球慈善富豪前十美国《福布斯》近日评出14位捐赠最慷慨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以280亿美元的捐赠额居首。香港首富李嘉诚名列第九,他至今已向社会捐款近13.7亿美元。2006年,李嘉诚还表示要将自己162亿美元财富的三分之一捐给基金会。据悉,这些富豪都有较固定的捐赠渠道,家族基金会是重要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他一举制造了3个亿万富翁.10多个千万富翁。李东生正在成为继李嘉诚之外,又一位可能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对李嘉诚本人及其经营策略的解读,描述了李嘉诚本人兼具企业家与投资者双重性质,并分析了其“低负债,现金为王”的经营策略,与龙头企业合作的经营方式和通过业务多元化与全球化降低风险的经营理念,由具体事例深入剖析了李嘉诚“保守”的企业经营战略,并解释了他的企业多元化战略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这是我国内地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尤其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冯仑所领导的万通集团是国内最早从事资本运营的民营企业之一。在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几番风雨后,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资本浪潮,冯仑戏言他已“惯看春风秋月”。结合万通多年的经验,冯仑道出了资本运营中的核心理念。他身体微微前倾,一边打着手势一边说——  相似文献   

19.
民商存照     
<正>李嘉诚超人的"长和系"交棒路演亚洲首富李嘉诚5月25日出席旗下公司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股东会后,向传媒披露他的财产分配情况。据《福布斯》杂志最新统计,李嘉诚身家达255亿美金(合计1989亿港币)。李嘉诚的分家方案是:将财产和主业留给办事稳重的李泽钜,而全力扶持李泽楷创业,去收购有潜质的公司。李嘉诚认为他这样的良苦用心,也得到两个儿子的认可。"会将自己持有的逾四成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权益,以及三成半的赫斯基能源权益,分配给大儿子李泽钜";而一直被传不和的次子李泽楷,李嘉诚称:"会全力帮助李泽楷收购心仪的公司,  相似文献   

20.
冯洁 《浙江经济》2009,(19):36-38
巴菲特、盖茨、李嘉诚……郑立好像做着和他们相似的事情。或许有一天,他也会资产激增,成为顶级富豪,而这一结果的前提则是“多元化”投资。或许知道“立元”的人还不多,但郑立的十年练就、“立元”的快速崛起,好像给了我们某种暗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