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岛市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立了建设"繁荣青岛"的奋斗目标:把青岛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特色城市"和"全国重点中心城市",要促进青岛经济进入全国35个经济中心城市的第一方阵,成为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的航运、物流、服务、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域中心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特色城市。笔者就青岛如何实现"两个目标"(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跨越式发展,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走向世界》2012,(11):30-31
早在成为"2008奥帆赛举办城市"的那一刻,青岛就开始以开放的视野打造"帆船之都"这一新的城市品牌。奥帆赛的成功举办,给青岛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奥帆中心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推动了城市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进步,形成了新的城市特色……同样的,青岛以奥运为契机,加大对帆船运动的重视与投入,  相似文献   

3.
名牌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发展的标志,也是展示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名片.在青岛,服务名牌已经成为这个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个服务名牌就是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让青岛这个品牌之都煜煜生辉.  相似文献   

4.
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是吸引和招徕游客,提高旅游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推广已成为各个旅游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构成青岛城市品牌的要素,应用营销理论,分别从青岛的旅游资源、旅游特性以及从其作为旅游城市的角度出发,对青岛城市品牌的塑造、维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山东港口集团的成立、青岛胶州机场的启用、海陆协调发展,标志着青岛作为交通物流枢纽的地位日益重要。采用熵值法分析客运量、货运量、固定投资额、利润总额对海、陆、空3个港口的影响权重。从空港经济、货物协调与综合服务、三港运营决策主体3个方面分析青岛港存在的问题。为促进青岛海、陆、空口岸协调发展,构建促进青岛经济增长和国际枢纽城市发展的新格局,提出发展胶东空港经济圈、优化综合服务功能、协调决策主体利益等深度协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庄晓蓉 《走向世界》2009,(20):26-29
青岛,一个建埠仅有百余年历史的年轻城市,却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外,青岛更能打动世界的是她的人文气质,大气、舒缓、优雅,又不失活力,她是中国的品牌之都,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是最具风情的城市,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是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是世界银行组织眼中的"金牌城市"……数不胜数的荣誉让青岛时时散发着动人的光彩,探寻青岛魅力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是独特的文化成就了今天的青岛.  相似文献   

7.
好友遍世界     
《走向世界》2012,(11):32-37
目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帆船运动。一百多年来,奥帆赛与奥帆城市相得益彰。帆船运动在不同国家、地区和城市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历史印迹。美洲杯、沃尔沃、世界帆船巡回赛、克利伯等大型赛事影响广泛,帆船俱乐部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到这一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运动中。今天,帆船运动已成为欧美乃至全球最受欢迎的水上运动项目之一。奥帆赛之前,青岛以"相约北京.扬帆青岛"城市品牌推介活动提高了城市知名度;2008年奥帆赛、残奥帆赛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别样精彩的青岛;后奥运时代,青岛继续以"帆船"为契机,带着"传承奥运.扬帆青岛"的梦想,在更广阔的领域宣传推介青岛的城市形象。青岛的城市知名度和国际美誉度在不断提升,名扬海外的同时,这座帆船城市结交到了更多的国际朋友。帆船,让青岛的好朋友遍布全世界。  相似文献   

8.
魏浩浩 《走向世界》2014,(38):52-54
前段时间在央视新闻中,我们又听到了青岛的名字。那是青岛在全国率先采取政府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方式,组建成立了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的消息,令人欣喜。青岛的故事登上央视新闻并非首次,从微尘到红飘带、从跳海救人的张鹏再到如今志愿服务学院的成立,青岛这座城市助人、友善、爱心、奉献的氛围越来越浓郁,志愿服务工作也不断发展。现如今,青岛市前期注册的志愿者已有40多万人,有上千支包括青岛蓝天救援队、笑姐爱心助残团队等在内的专业性志愿服务团队,并且许多团队已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9.
"品牌之都",是青岛一枚闪亮的城市标签,作为全国知名的品牌城市,多年来,青岛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城市科技创新特征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归纳构建城市科技创新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成效3方面选取青岛和深圳2015—2019年的各指标数据,定量分析青岛和深圳的科技创新纵向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分析,查找青岛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与深圳的差距,总结青岛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劣势,并借鉴深圳科技创新经验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青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