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变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我国国有企业组织 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组织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管理民主化(1949~1952年)。解放以后,我们在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中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管理民主化的中心工作,是真正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厂长以及工厂的党组织与职代会的代表组成。各厂矿的管委会是在厂长和经理领导之下的各厂矿的领导机关,由厂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制转轨的经济秩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卿志琼 《财经研究》2002,28(9):14-18
中国的转轨秩序是多重秩序的共存与冲突,它带有明显的计划秩序痕迹,转轨秩序的基本特点是违规,违规既是计划秩序的内在变异,又是市场秩序冲破计划秩序“壁垒”的基本手段,它能满足秩序的“共同”要求,市场秩序替代计划秩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主要障碍是“关系”秩序已有普遍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50年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之”字形演变过程,其启示说明,所有制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世纪之交,发展完善混合经济是完成经济转轨的基石,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5.
6.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相对地位不仅决定了企业的治理机制,而且是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如果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物质资本以扭曲的资本意志统治和支配人力资本的一种制度安排,那么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平等博弈的一种制度安排。体制转轨带来的市场恢复和开放、行政性分权、经济性分权、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力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等,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本在我国的地位,人力资本逐步获得了与物质资本同等的地位,获得了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7.
投资制度变迁与投资结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 将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不同历史时期投资波动状态加以比较, 以充分、可靠、翔实的数据资料证明, 进入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我国的投资运行已呈现较为适度、平稳状态。并侧重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投资波动新变化的原因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运用体制转轨和渐进改革的宏观视角、使用制度演进和制度创新的分析方法、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可以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构建背景、意义、发展途径进行一个比较详尽深入的经济逻辑分析。本文认为,在制度潜力发掘-市场规范发展彼此良性互动的作用机制下,独立董事制度将逐渐成熟壮大,并最终形成对原有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的冲击,促使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即向规范化变迁。  相似文献   

10.
体制转轨和政府角色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引资偏好与产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世勇  李伟群 《经济问题》2007,339(11):20-22,77
由于地方政府不同的引资偏好和投资冲动引致的产业结构问题正日益凸显,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短期利益的博弈已进入"囚徒困境".如何在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实现地方政府管理目标创新、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政府、理论界和实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从鼓励地方政府创新、降低企业产品转换成本、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展开分析,得出诱致性制度变迁有助于地方政府引导企业实现产品低成本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民间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民间投资的变化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民间投资有沉淀成本角度出发,使用一个动态的投资模型,探计沉淀成本对民间投资的不利影响,为我们制定有关民间投资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还提出一些刺激民间投资的制度创新或改策创新基本原则,旨在于尽量降低沉淀成本,促进各种要素充分流动以刺激投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利用"三维立体容积法",通过对新疆、山西、吉林3个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省区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新疆教育投资结构,揭示新疆教育投资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现行投融资格局造成货币性资产主导,风险向银行集中;储蓄存款非均衡分布制约了对保险等非货币性金融资产的需求;保险与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错配源于资本市场不发达和信贷需求结构的调整.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历史、存在问题与原因,并结合发达国家保险业在金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后,提出了加深保险业对金融市场的参与度,促进保险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协调发展,构建以保险集团为主的跨业策略联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大多运用主流经济理论对国有银行制度变迁过程的一些片段或者具体故事进行分析与解释,并且大多都基于外生视角,从而得出结论往往显得似是而非.本文指出,若试图对中国国有银行制度变迁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探寻其未来的演进逻辑,必须从长期视角和内生视角出发,这样所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是全面的,发人深省的.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success of China in its transition has received a great deal of attention from economists. At the same time, public health experts have accumulated evidence on setbacks within the Chinese health sector, particularly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uts these two bodies of knowledge together. It explores the links between the two phenomena. The review shows that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Chinese way’, creates specific challenges for the rural health sector. It also invites transition expert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health.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studies on how health system development is influenced by economic and public finance reforms.  相似文献   

17.

Contemporary empirical evidence of transition in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countries proves the importance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s was claimed by advocates of this field of transition. The article assesses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first phases of tran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ting strategies: rapid changes versus gradualism. After pointing to some inconsistencies in this debate,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f a market for institutions in European transition countries. The main criterion which is used is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rule of law a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of a market economy. It concludes that undeveloped endogenous factor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still do not enable development of markets for institutions. Reluctance of national governments to act according to a long-run perspective is at present to a certain extent compensated by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 factor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所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问题 ,放在一个简化了的动态模型中加以系统地分析。文章指出 ,动态地看 ,体制转轨的根本问题就是非国有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在非国有经济的增长率高于国有经济的增长率的“基本假定”下 ,体制转轨的最重要的问题首先不是改革国有经济 ,而是发展非国有经济。这不仅是由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支撑着经济的增长和市场体制的形成 ,而且也是由于它创造出使国有经济得以改革的更有利的条件。国有经济改革的重要性主要在于 ,它们若不改革 ,就还要占用大量资源 ,而且是要从非国有经济转移资源作为事实上对国有经济的补贴。这种补贴在过去一个时期主要体现在银行坏债、资本市场上的“坏股”、非国有经济的“综合税赋”事实的不断提高 ,等等 ,现在也体现在政府债务增大。正因如此 ,尽管中国目前并不面临金融危机 ,但必须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控制的金融体制的改革进度 ,以保证非国有经济能持续发展下去 ,保证整个体制转轨过程的持续进行而不被某种危机所打断。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国的产业结构变迁为主线,分析了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工业化的实际路径,并在制度变革的大背景下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因。指出我国在追求工业化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资本稀缺、市场狭小、人均收入过低的困扰,而且这种困扰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继续存在。这些无法逾越的经济障碍使得中国的工业化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