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重新修订了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以下称“新准则”),并要求于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企业内施行。新准则实施一年来,增加了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的难度、部分抑制了关联交易、打击了证券投资市场上的投机活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简称准则)与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简称制度)在对非货币性交易业务的规定中存在着部分差异,这些差异值得广大财会人员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本文就我国新修订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与美国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增强对非货币性交易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加强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2001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原准则作了较大修改,并且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也规定了相应的账务处理方法。它们对规范企业间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拟就此谈以下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成蓉晖 《经济师》2004,(3):202-203
到 2 0 0 2年 5月底 ,财政部共发布了 1 6项具体会计准则 ,其中于 2 0 0 1年初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对影响企业当期损益的非货币性交易事项进行了重新规范。新准则实施已两年有余 ,在规范会计核算、打击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文章对新准则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运行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云 《经济师》2002,(9):196-196
2 0 0 1年初 ,财政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文章对该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1999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和《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于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较多地运用“公允价值”概念,从而给一些企业利用该准则调节利润留下一定空间,“渝钛白”案例就是这类案例的佼佼者;《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这也给一些企业利用债务豁免操纵利润创造了机会,“郑百文”案例又是这类案例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7.
为了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对《企业会计准则一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改变了非货币性交易核算原则,简化了非货币交易的披露内容和有关费用的核算,取消了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科目,符合历史成本原则,规范资产计价和损益的确定,避免了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相似文献   

8.
全晓红 《经济师》2007,(10):178-179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于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这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已于1999年6月28日公布,并于2000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根据一年来的执行情况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财政部于2001年1月18日对原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仍称为《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通过对比修订前后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你会发现其会计核算原则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非货币性交易作为在资本市场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运作手段,对于企业之间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关联方之间更易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和粉饰业绩.以实现特定的目的。本文建议从加强公司治理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强化公司外部监督等方面。对关联方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的现象进行控制,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规范我国的非货币性交易。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将建立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的一大亮点就是重新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具体体现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中.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其难点在于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尤其是涉及一方多项资产换另一方多项资产的情形。一、涉及补价的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易的经济实质非货币性交易不同于企业发生的一般交易行为,它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企业发生非货币性交易,可能在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同时,支付一定金额的货币性资产;或者在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同时,收到一定金额的货币性资产。此时所收到或支付的货币性资产,称为补价。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交易是属于货…  相似文献   

13.
一、公允价值适度运用我国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上市公司借助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公允价值在1998年出现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新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从而成为本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过去发生的“故事”会重演吗?对这一问题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运用的历史及现状 1.公允价值首次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1998年到1999年,我国财政部新颁布了几个具体会计准则,其中在《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3个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在《债务重组》准则中,主要对公允价值的确定问题做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非货币性交易越来越多,涉及到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也越来越多,但非货币性交易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人们对此还不很熟悉.但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准则已成为我国现行会计准则重要的组成部分,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提出了公允价值新的计量属性,为规范不涉及或很少涉及现金的非货币性交易提供了依据,对它的会计处理尤其是补价的处理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6.
何琪 《时代经贸》2009,(8):113-113,112
一、容易被企业规避和滥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现实运用很容易被企业从自身利益角度加以滥用和规避。比如修订后的非货币交易准则,规定对非货币性交易小再区分同类交易和非同类交易,一律按同类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处理,即视为盈利过程并未实现,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除非涉及收到补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关于涉及“应收账款”的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嘉龙 《经济师》2003,(3):186-187
根据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制度 ,对于涉及“应收账款”的非货币性交易 ,视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进行处理。文章重点介绍了此方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是时以前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旧会计准则”)的改进,是结合我国当今市场经济状况和国际惯例制定并颁布的准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准则从交易性质分类、计量方法及补价确认等方面与旧准则有着明显差异。通过比较差异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新准则有关的会计处理制度背景和内在含义,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相关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求。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货币性交易以及债务重组等项目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主要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国际准则趋同的国际背景,财政部2006年制定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这对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具有重要意义。但尽管如此.新准则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仍然尤其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对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