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非 《经济纵横》2000,(10):9-13
风险投资是一种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成长的投资和融资方式。我国在发展风险投资时 ,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并分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困境 ,以此确定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角色。政府应为风险投资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立高效的风险资本筹集和运作模式 ,并健全监管体制 ,而不应过多地直接介入风险资本运作。  相似文献   

2.
周仁仪 《生产力研究》2003,(3):156-157,187
风险投资具有融资功能。有效的市场推介和市场交流 ,使我国西部风险资本市场开始起步。西部风险投资的融资应按照可行的“七·四·四”市场模式进行操作。即七种资金来源 :政府财政风险资本、金融机构风险资本、大公司风险资本、国外风险资本、民间风险资本、国内东部风险资本和养老基金转化风险资本 ;四类融资组织 :政府基金型、大公司基金型、合作基金型和民间基金型 ;四个步骤 :组建风险投资公司———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签订风险投资的融资协议———按期催缴风险资本。  相似文献   

3.
郑荣鸣 《发展研究》2000,(12):16-18
我国风险投资始于80年代中期,至今也有十几年了,但发展非常缓慢,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比尚未有显著的作为,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障碍。 一、缺乏充足的风险资本 目前我国的风险资本除了国外的风险投资外,主要来源于政府,从国内目前已建立的风险投资机构看,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或科技部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险投资供给机制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蕾 《经济管理》2002,(4):75-78
本文对我国风险资本供给状况,不同风险资本供给主体在风险投资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上市公司参与风险投资的基本情况与模式,现阶段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参与风险投资的最大法定比例和影响我国风险资本有效供给等因素的关键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我国风险投资供给机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正处在发育阶段,旧的体制还未完全打破,新的风险投资体系还未健全,使得高科技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难以遵循风险投资国际惯例,从而影响了我国高科技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存在如下问题:1·风险投资主体单一。我国目前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是以政府发起创办或由企业发起设立的,且政府参股为主体。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应该以愿意并且能够承担风险的个人、企业投入为主体。与国外广泛的风险资本来源相比,我国的风险资本来源较为狭窄,除国外资金外,大部分出自政府和商业银行,大约占70%以上,很少有来自大企业、…  相似文献   

6.
政府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陆洋  肖建 《经济问题》2008,(11):35-37
对风险投资业发达的美国、以色列和我国台湾的经验进行研究,比较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情况,总结出国际上政府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直接投资模式,以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业发展为代表的模式;直接引导模式,以以色列和我国台湾风险投资业发展为代表的模式;财政风险杠杆模式,以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为代表的模式。根据这三种模式推导出了政府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数理财务模型,并就该模型进行了“风险杠杆”与资金偿付的分析;同时,进行了实际检验和灵敏度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政府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最优的模式是财政风险杠杆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优化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风险投资资本结构缺陷原因分析目前,我国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款,因而政府资金比例过高,民间资本参与不足,社会化程度不高,资本结构单一。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官办官营”的模式。现在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主要是由银行、财政、科技部门建立的风险投资公司,而由企业、私人等民间资本建立的风险投资企业很少;社会上其他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等都未大举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富裕个人和家庭、中小企业等民间资本至今尚未广泛参与风险投资。与…  相似文献   

8.
就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从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定位、风险资本来源、塑造风险投资主体、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存在的制度和法规障碍、税收壁垒、风险企业的苛刻限制,以及退出渠道不畅等问题,在借鉴国外成熟的风险投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一些建议,包括民间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调整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风险投资资金供给主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主导型的风险投资具有“政府失灵”的缺陷。当前民间资本充裕,投资需求旺盛,政府应积极进行制度供给.吸引民间资金供给主体进入风险投资,实现“官助民办”的风险投资供给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美风险投资的风险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浩平 《经济经纬》2004,(1):119-122
通过从机会风险和融资模式风方面比较了中美风险投资的风险差异,从风险投资赖以生存的基本经济环境上看,美国风险投资只承受技术风险;而我国风险投资则承受全面、系统、多样化的风险。从风险投资的融资模式上看,美国风险投资在输出资本利用风险、回辙资本驾驭风险方面呈现出独立、自主、主动、可控的特点;相反,我国的风险投资则呈现整体连带、消极、被动、难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应涉足风险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投资者是风险投资领域非常活跃的参与力量。 1996年,美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在总的风险资本中占 30%;在英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占到 18%,而我国企业风险资本的投资非常小,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国上市公司的关注。因为作为我国企业界运作规范的代表,上市公司的运行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基本接轨。在西方企业大举进入风险投资领域之时,我国的上市公司是否有必要进军风险投资领域以及进入该领域的途径,应引起各界有志之士商讨。   一、上市公司涉足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上市公司的业…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风险投资基金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永海 《现代财经》2002,22(5):8-10
风险投资基金是以承担当前巨大风险为代价获取未来高额投资回报的特殊类型的资本,在我国大力发展风险投资,设立二板市场鼓励发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下,探讨风险投资基金形成模式和退出模式是研究风险投资的重要内容,对建立和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单新新 《当代经济》2003,(10):50-51
一、我国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问题诊断简单说来委托代理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资本主要是以国家为投资主体,主要是由各政府和科委发起、国有大企业、银行等参加,主要是财政拨款和科技开发贷款,一般以国有独资的公司制的形式来运作。因此,我国的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于欧美国家的标准的两级代理制,而是多重  相似文献   

15.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条件分析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险投资基金作为风险资本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在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条件和发展的必要性。结合国情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投资基金模式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风险投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投资规模小且公司数量少、风险资本来源单一、风险投资大多投向较成熟项目而较少投向早期项目、风险资本退出渠道较窄、风险投资配套政策不够完善、风险投资人才缺乏、风险投资中介机构不健全等若干问题;应采用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强指导促进风险投资业健康发展、多渠道筹集风险资金、积极培育风险投资主体、不断拓宽风险投资撤出渠道、建立健全风险投资运作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风险投资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培养和引进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日美风险投资模式的差异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投资的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在资本供给主体、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及政府充当的角色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动态风险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然而,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风险资本来源与结构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养老金、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金比重太小,以及民间资本、境外资金、公司风险投资发挥作用有限。该文据此提出了我国风险资本来源多元化的重要实现路径,即从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利用"外资模式"引进境外风险资本、促进社保基金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风险投资业务、鼓励大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这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美国和欧洲是风险投资起源比较早、发展比较快且较为成熟的国际和地区.经济的全球化,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将带来更多的机会,正如美国和欧洲的风险投资市场,外国投资者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风险资本的来源.国外的风险资本也必将普遍看好中国的市场前景,因此,理解各国不同的投资模式和投资理念,加速培育和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具有非常重大现实意义.文章重点比较和分析美国和欧洲在风险投资的对象、行业及地区的选择,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风险投资行业的结构、投资理念和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其成因,为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其国 《经济论坛》2001,(17):22-23
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具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的一种权益资本。凡是对以高科技与知识经济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一、风险投资的形成和组织形式1风险资本的筹集方式。风险资本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种是由政府提供的官方资本。政府投资既是风险投资公司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又给其他投资者提供导向。其中财政优惠贷款是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的一种。主要包括财政拨款和财政贴息贷款两类。政府直接投资R&D与技术开发,来弥补研究开发阶段的资金缺口,提高国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