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祖强  尹娜 《经济师》2000,(8):81-82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提高 ,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以往的研究侧重于从会计管理体制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角度进行考虑 ,较少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因此 ,本文试图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 ,以寻求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有关对策。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这使得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最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行业也日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尽管会计准则不断发生变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无论如何不能改变的。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经常出现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给企业和整个经济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分析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引起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从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基础看。会计信息是建立在稳健性原则基础上的,它有利于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增加企业营利能力。但它也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资料虚龙活虎假、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多,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①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经济上、政治上的腐败。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投资者和政府决策失误。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企业垮台,影响社会稳定。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单纯追求企业小集团的利益。②会计管理体制不科学,不规范。③会计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④企业行政化诱使单位领导迫使会计做假帐。⑤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6.
会计行为的伦理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国  邓勇 《经济师》2004,(8):16-17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会计信息质量对其使用者的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文章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伦理的角度并结合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会计是一种制度安排,信誉是会计制度安排的基础。良好的制度安排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硬条件,诚实的信誉基础则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软条件。而信誉危机导致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遭受严重的破坏,突出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进而引发大面积的: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因此,如果说制度安排的欠缺是导致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的话,那么,信誉基础的崩溃则是导致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间接的、基础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花 《经济师》1999,(9):102-103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国家的税收,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本文试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浅析,以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重视,尽可能解决或避免此类问题。会计资料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信息的失真表现在会计资料的失真。从其直观的认识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丧失了真实性,即会计资料的记载和记录,歪曲了会计活动发生的事实依据和真实面貌。但从修改后的我国《会计法》第四条第1款的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执行本法,保证会计…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现状 1.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企业会计工作上的“顽症”。会计造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减少税款支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纳税是企业的义务,但总有一些企业经营者以纳税持不情愿态度,想方设法偷逃税款,  相似文献   

10.
会计是一种制度安排,信誉是会计制定安排的基础。良好的制定安排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硬条件,诚实的信誉基础则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软条件。而信誉危机导致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遭受严重的破坏,突出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进而引发大面积的、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因此,如果说制度安排的欠缺是导致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的话,那么,信誉基础的崩溃则是导致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间接的、基础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陆蔚 《经济论坛》2006,(5):138-138
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向市场提供的一种特殊产品,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会计界的严重问题,其症结在于缺少有效的监督,寻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制止虚假会计信息的蔓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1.产权不明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会计主体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会计主体,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比较复杂,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主要来自企业,所以只有明确企业的产权归属,才能明确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拥有监督权。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徐继全 《时代经贸》2007,5(9Z):146-146,148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区别在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依据的是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过程,这就是一种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反之,如果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基于一种违规会计处理,那么,它就是一种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宏观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为一种不确定性现象的观点出发,在计算机会计环境中抽取出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关键因素,运用不确定性理论,探讨了基于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主要工具,具有很强的后果性,被称为“企业的语言”。因此,会计信息,尤其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本身和投资者,甚至于整体国民经济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一旦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误导资源配置的方向,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主体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有关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赖以决策的基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正确与否。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成果及财务状况,而真实性作为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它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进行合理决策与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与建立规范有序的经济秩序。而所谓会计失真是指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信息,给决策者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牛琦英 《经济师》2001,(7):124-125
会计信息是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原则,经过专业加工处理后,提供给企业所有者、全权人及内部管理者的重要经济信息。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它已严重影响到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面的利益,并恶化了社会经济环境。笔者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最根本的要求,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扭转会计失真现象很有必要。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深入的分析及探讨。  相似文献   

19.
遏制会计信息失真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峰  赵建伟 《经济师》2001,(6):167-168
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工作提供的关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会计资料,它保证会计信息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这不仅是会计信息客观特征的总体要求,也要会计核算的基本目的和重要基础,从国际惯例上看,要求会计信息务必遵循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三原则,以保证会计核算算的顺利进行,从目前我国金融行业来看,会计信息总体形势并不容乐观,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不仅违反了国家财经法规,扰乱了会计和统计工作秩序,而且助长了各商业银行 经营和不正之风,本文将就金融业会计违规经营和不正之风,本文将就金融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的区别在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如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依据的是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过程,这就是一种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反之,如果会计信息的失真是基于一种违规会计处理,那么,它就是一种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