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在一个线性城市市场中有两个企业,每个企业生产两种产品,且每个企业在其中一种产品上具有垄断力量,而在另外一种产品上与其他企业竞争.本文讨论这个市场上企业的最优选址问题,研究表明,企业选址与垄断类消费者和竞争类消费者的比例有关.当垄断类消费者的比例足够大时,企业选择集聚;当竞争类消费者的比例足够小时,企业选择尽可能远离对方;当二者数量相差不大时,企业将选择中间状态.与社会最优选址相比,两个企业之间的距离既可能过远也可能过近.  相似文献   

2.
从消费者剩余的角度分析,低成本争战略是在同一产品差异水平上,企业以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相同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的一种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是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以不同的产品差异水平提供相同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的一种战略。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应该至少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具有超额消费者剩余;二是成本更低或利润更大。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经济中一个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可能的。福利经济学的次优理论承认垄断是一种扭曲的市场环境,它认为在扭曲因素影响下的最大值解是低于帕累托最优值解的次优解。当经济环境中存在外部性、垄断、商品税等扭曲因素约束时,承认这些约束因素,然后再寻找最优的资源配置组合。我国经济转轨中选择的转轨方式,实际是一个次优的选择。我国的渐进式改革其实质也是一种典型的次优。  相似文献   

4.
谢地 《经济学家》2003,(1):123-124
在某些自然垄断部门中构筑有效竞争的机制,使消费者获得一定的退出选择权,应该而且可能在现存国有经济的框架内来实现。这是因为:一是国有经济掌握自然垄断部门和控制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的客观需要。国有经济不一定就代表公共利益,民营经济不一定违背公共利益。关键是有无规制和竞争。竞争,使消费者有退出的可能,不管退出是否真的发生,但对企业至少是一种威慑,逼着企业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努力降低成本。在自然垄断合理性不存在的部门引入竞争机制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绩效、改善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但引入竞争机制、赋…  相似文献   

5.
企业合作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决策中值得关注的命题,企业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合作过程中取长补短。将市场上的企业简化为两种类别,通过建立一个序贯博弈模型,分别求取领导企业和跟随企业在独立经营与合作经营两种情况下的利润函数,研究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跟随企业在何种信息水平下会选择跟随领导企业进行经济合作,研究显示获取竞争企业的信息成本占对手所投入自身信息成本的一定比例时,两企业会选择进行合作;当获取竞争企业的信息成本占对手所投入自身信息成本的比例较大时,两企业则不会进行合作,因为此时信息成本过高,此时的投入是不值得的。  相似文献   

6.
地价与房价之间并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联系.土地市场与房地产产品市场之间还存在着纵向市场关系,在两个市场均为寡头垄断的情况下,则会存在着双重垄断加成的现象.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相比,垂直一体化和垂直约束同样是组织住房生产的有效方式,并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剩余.此外,促进房地产开发价值链上各环节的竞争,消除其垄断行为,将是降低房价和增进居民福利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进入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分析表明:当市场进入的沉淀成本、需求状况、产品差异化以及企业家能力等这些影响市场进入程度的因素由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时,市场进入程度也随之发生改变.基于促进市场形成有效竞争为出发点,从产业组织政策和企业竞争战略两个角度,本文提出了我国避免过度竞争和过度垄断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一个需求足够大、消费者偏好多样化的双寡头垄断市场,研究企业产品创新战略的选择问题,企业通过提高产品差异化追求其利润的最大化。应用两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企业选择产品差异化程度,第二阶段选择产品价格,同时考虑产出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均衡的战略选择。结果表明,当两企业的成本和产品差异程度之间符合特定的关系时,企业应选择不同的产品战略。  相似文献   

9.
叶光亮  邓国营 《经济学》2010,9(1):597-608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存在产品差异的混合寡头市场(mixed oligopoly)中,国内外企业的产品差异程度和公有企业私有化程度对最优关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政府以收入极大化还是福利极大化为目标,其制定的关税税率都应随着私有化程度和产品差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政府福利目标与关税收入目标都与产品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最近的其他研究发现不同,在不存在私有化或者当私有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差异程度相对较高时,收入极大化关税税率总是高于福利极大化关税税率。同时本文还得出,福利极大化下的社会最优私有化比例总是大于关税收入极大化的社会最优私有化比例。因此,以社会福利极大化为目标的政府比以关税收入极大化为目标的政府更加倾向于私有化本国的公有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在政府产品创新补贴政策下企业的R&D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市场中面向工艺R&D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选择产品创新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进行R&D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第三阶段企业在产品市场中进行古诺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研发竞争、研发卡特尔、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四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从企业的R&D投入和产品产量的角度看,当溢出效应较高时,研发竞争策略优于研发卡特尔策略;当溢出效应较低时,研发卡特尔策略优于研发竞争策略。研发卡特尔策略与研发竞争策略相比,研发卡特尔更能推动企业利润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社会总福利。从产品产量、企业利润和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角度考虑,研究共同体为四种策略中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网络信息商品的特征,对垄断公司的网络信息商品定制化捆绑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我们证明,当存在合同管理成本时,信息商品的纯捆绑合同定价与激励相容的定制捆绑合同定价并不是垄断公司的最优选择;相比之下,将这两种定价策略相结合的混合定制捆绑合同定价策略才是垄断公司的严格帕累托最优定价选择。  相似文献   

12.
培植企业的核心能力已成为21世纪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和默尔对核心能力进行了概括,他们认为核心能力应包括以下要素:(1)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它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效益;(2)核心能力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上;(3)核心能力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机能和知识(的结合)在市场上所体现的竞争力。核心能力越强,体现在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越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3.
陈忠全  赵新良  陈稚松 《技术经济》2012,31(8):100-104,121
基于排污权交易制度,运用Hotelling模型,在双寡头垄断专业污水处理市场中引入竞优机制,分析专业污水处理企业的投资动机。结果表明:在条状城市中,两企业的建厂选址策略受双方边际成本及单位污水运输费的影响;两寡头垄断企业竞优的结果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两企业分别选择在城市两端建厂的策略,一种是边际成本较小的企业在选址上具有主动权、有多种选择策略;双方关于边际成本的竞优博弈具有直接效应和策略效应。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沉淀投资、垄断与政府管制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企业处于完全竞争行业中,市场供求价格机制会实现帕累托最优,无需任何中介组织和政府管制;如果企业处于自然或人为垄断的市场条件下,政府管制就十分必要,此时往往将管制目标确定为社会福利最大化.当消费者购买产品进行沉淀成本投资,消费者无法自由进入和自由退出,垄断企业就与消费者产生了双边谈判,进而会引起敲竹杠行为,大大降低消费者剩余,即便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也会带来收入不公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管制目标就需要由社会福利最大化转向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否则,不仅不会实现管制目标,而且还会恶化消费者剩余,从而使消费者合理合法地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因而,针对垄断市场,尤其是自然垄断(主要是公用事业部门)市场所进行改革以及重新认识消费者—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定价决策是厂商竞争策略中最常用的组成部分。厂商在作出定价决策时,容易忽略需要、需求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需要,是指人的欲望、要求,从本上讲是无限的;需求是指点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望购买某产品的数量,是欲望加购买力;需求量是指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一定的市场价格与一定的市场需求量具有对应关系,但前提是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不变。当不正确的定价导致需求发生变化时,价格与需求量原有的对应关系就不复存在了。其后果是,就个别厂商而言,它很可能在竞争中失利;就整个市场而言,市场有可能陷入混乱。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品牌战略应与其目标市场策略相结合。在目标市场已定的情况下,企业就要细致地分析目标消费者在购买特定产品时的品牌心理的强弱和类型,并在结合企业实力和总体营销战略以及现实的品牌竞争状况,最后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品牌战略来。品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可以分为市场目标、形象目标和战略措施(策略)三个层次。这里既不拟重复一般的品牌战略思路,也无意为每类企业和产品提供一种竞争方略。只是要强调,既然在不同市场上消费的品牌心理有很大差异,而且还有其它条件的不同,那么企业的品牌战略就有不同的选择和组合。  相似文献   

17.
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萍 《经济论坛》2000,(11):20-20
所谓企业成长战略主要是指企业抓住有利机会,充分发挥自身在产品、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和潜力,以求得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战略。 当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成长战略的关键和首要问题就是为企业确定最佳业务领域和成长方向,这也是成长战略模式选择的前提和起点。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并依据企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这四个特征所组合的四个象限中寻找出企业的成长方向(如图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和环境的威胁、机会组合成四个象限,从而形成四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如…  相似文献   

18.
最优关税和部分私有化战略-产品差异的混合寡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存在产品差异的混合寡头市场(mixed oligopoly)中,国内外企业的产品差异程度和公有企业私有化程度对最优关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政府以收入极大化还是福利极大化为目标,其制定的关税税率都应随着私有化程度和产品差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政府福利目标与关税收入目标都与产品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最近的其他研究发现不同,在不存在私有化或者当私有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差异程度相对较高时,收入极大化关税税率总是高于福利极大化关税税率。同时本文还得出,福利极大化下的社会最优私有化比例总是大于关税收入极大化的社会最优私有化比例。因此,以社会福利极大化为目标的政府比以关税收入极大化为目标的政府更加倾向于私有化本国的公有企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存在产品差异的混合寡头市场(mixed oligopoly)中,国内外企业的产品差异程度和公有企业私有化程度对最优关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政府以收入极大化还是福利极大化为目标,其制定的关税税率都应随着私有化程度和产品差异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政府福利目标与关税收入目标都与产品差异程度成正比.与最近的其他研究发现不同,在不存在私有化或者当私有化程度相对较低而差异程度相对较高时,收入极大化关税税率总是高于福利极大化关税税率.同时本文还得出,福利极大化下的社会最优私有化比例总是大干关税收入极大化的社会最优私有化比例.因此,以社会福利极大化为目标的政府比以关税收入极大化为目标的政府更加倾向于私有化本国的公有企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了股权结构、市场结构和企业价值模型,分析十年横截面数据,证实了我国垄断和竞争两极并存、国有企业向资源产业集中的市场结构特征;得出资源产业的企业价值十年来迅速增加,并超过消费产业;发现股权和企业价值存在理论上的倒U型曲线,但资源产业的股权结构超过理论上的最优企业价值股权区间,而消费产业的股权结构低于最优企业价值区间,市场结构对企业价值存在负影响。本文政策建议是:政府降低对资源产业的垄断程度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对消费产业的监管时增加集中度,促使我国的市场结构由垄断与竞争两极并存格局向垄断竞争市场结构转化,为技术创新提供最佳的产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