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探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玥 《时代金融》2008,(5):24-25
当前中国的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日益突出,是目前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列举了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和负面影响,并探寻了其产生原因和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流动性过剩及其负面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本文在描述流动性过剩现状之后,分析了寻戈国流动性过剩生成的外部失衡、内部失衡及其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对应之策。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分配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放大,储蓄和净出口的高增长成为必然。储蓄的高增长导致银行的存贷差上升,其分流导致股市和房市的流动性过剩;净出口的持续高增长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导致国际收支持续的高顺差。由于汇率缺乏弹性,基础货币的被动增加和货币乘数的预期外上升一并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强化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发行约束;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4.
浅谈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其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东明 《金融与市场》2007,(8):24-26,34
在跨国资本流动日趋活跃的国际背景下,由于连续多年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境外热钱大量涌入,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现。本文在充分剖析影响我国流动性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当前央行治理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并按照短期、中期和长期提出了分阶段控制流动性过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6.
《福建金融》2008,(1):5-10
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探讨流动性过剩的成因.提出强化货币政策与财税、贸易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管理流动性,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储蓄、消费、投资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等宏观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均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过剩形成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以后,流动性过剩问题已在宏观经济层面反映出来,并日益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着消极的影响,政府和中央银行不得不出台种种措施进行应对。本文认为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制度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也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且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不可回避的经济现象和无法跨越的一个经济发展阶段;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发展中的经济现象在金融领域中的反映,只是金融领域又助推了这一现象的发展趋势,内在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失衡,是我国长期的粗放型和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的必然结果。由此建议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提高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时效性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象日趋严重,并通过不同的渠道推动了房市和股市价格的上涨。本文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验证了这一现象,并认为一旦股市和房市的价格发生逆转,将对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因此我们应深刻考虑这些潜在的风险,正确把握现代金融危机的本质,更好地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出现的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性过剩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及资产价格上涨。要消除流动性过剩,单一的政策措施难以奏效,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多管齐下,有效缓解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在扩张性运行中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形成机理和独特的金融环境,传统的调控手段已经力不从心。防止流动性的进一步泛滥,需要在经济发展战略、外汇管理体制和金融工具的创新等方面深耕细作。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磊 《南方金融》2007,(7):19-21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已经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是宏观调控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原因是国际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的输入,直接原因是持续高额的贸易顺差,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储蓄、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居民的消费预期不强,消费能力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充分运用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吸收流动性,充分运用股票市场吸收流动性并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充分运用税收、土地、信贷等工具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运用公共财政工具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就业、促进消费,把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现状、成因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近两年,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愈加严重,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象入手,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从货币政策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两个方面阐述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许南  程毅 《海南金融》2008,(6):66-69
在我国经济结构和地区发展都不平衡的影响下,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只是一种相对过剩。本文结合2005年以来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政策效果,分析了目前流动性过剩的程度,结果表明这只是由于地区和行业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资金分布不均的资源错配。本文认为地区经济和行业经济同步均衡发展才是防止流动性过剩卷土重来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行业出现了经济过热现象。特别是随着各项经济改革的施行,使得资产性商品需求增加,价格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吸引着更加旺盛的投资热情,众多热钱纷纷涌入。同时,中国的出口一直保持高顺差,出口行业带入大量外汇,进而产生很多人民币投放,所以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本文行将从这些方面分析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的各种原因和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孟天娇 《时代金融》2013,(36):152+160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萧条期,各国为刺激经济都曾采取降低利率、为本国实体经济增加资本等手段以期达到使经济复苏的目的。由于流动性的持续增加,各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国经济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对流动性过剩的形成及判定标准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形势和流动性过剩具体状况,主要讨论2008年经济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在处理流动性过剩问题上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微观视角应对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突出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着重从微观运行的角度剖析了流动性过剩可能产生的微观金融效应,并基于基层央行视角提出了缓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渠道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提出了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细致考察的基础上,从货币致策的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传导渠道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发挥的影响,并针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提出了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货币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货膨胀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我国当前货币流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货币流动性过剩因素对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