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中欺诈骗保等违法行为不容忽视,亟需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农业保险发展质量。首先,本文对反欺诈检测的常用方法进行了梳理,包括异常值检测、聚类法、线性回归法、社会关系网络分析法等方法。其次,本文总结美国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农业保险反欺诈检测的基本经验。美国利用以政府主导、研究机构参与的模式,开发出多种欺诈检测项目,为美国农业保险节约巨额资金。再者,基于国际经验,本文提出适用于中国农业保险反欺诈检测的相关性异常值检测法、合谋关系检测法和机器学习法。最后,为进一步推动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国农业保险反欺诈检测中的运用,本文提出建立农业保险大数据库、建立数据挖掘合作平台、建立常态化的数据利用机制、以及培育和激励数据挖掘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保险欺诈一度猖獗,保险诈骗金额约占赔付总额的20%-30%,不仅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损失,而且严重侵害了广大投保人的利益。为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予以打击,其思路大体可以概括为:立法先行、政府推动、(保险)公司为主、行业联合、社会参与、共同治理,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反保险欺诈体系。美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防范保险欺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效防范保险欺诈的问题在保险界中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了。各国都纷纷成立了反保险欺诈的组织,并设立了相应的识别工具。但是,中国保险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保险服务的工具还不成熟。本文介绍了美国ISO索赔查询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如何在我国也实施有效防范进行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保险反欺诈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是指欺诈人或机构团体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手段于保险产业中获取不诚实或不法的利益。防治保险欺诈是国际性的难题,台湾保险犯罪防治工作起步早,独具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我们借鉴。台湾保险欺诈犯罪防治工作主要特点是:风险识别的广泛运用;灵活有序的组织框架;信息引导侦查的犯罪情报系统;反应迅速的案件报告制度;融合力量的一体化行动。我国大陆地区应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的共同打击保险犯罪框架;建立保险犯罪专业数据库尽快实现信息共享;成立保险犯罪防治专业组织;逐步建立保险反欺诈情报系统;加强保险反欺诈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保险信息化进程中的反欺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的本质是一种恶意的、不诚信的行为,是保险公司实现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风险。尽管保险欺诈不能完全杜绝,但通过适当的手段是可以加以控制的。开发保险反欺诈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保险欺诈的识别、评估,通过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辅助反欺诈管理部门进行侦测、反制保险欺诈,是进行保险反欺诈管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上海保险》2021,(3):16-18
近年来,在上海银保监局的指导下,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不断丰富反欺诈工作合作体系,积极创新反欺诈手段,有力地推进了反欺诈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效地维护了保险行业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一、运用大数据助力反欺诈工作(一)行业协会与保险公司积极行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反欺诈中心(以下简称"反欺诈中心")根据上海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运用大数据开展反保险欺诈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保险欺诈心理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险业发展历程中,保险欺诈与反欺诈的较量从来没有停止过,保险欺诈的广度和深度已严重影响保险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8.
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之一:关键指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美国反保险欺诈联盟估计,每年仅美国的车险欺诈就有800亿美元之巨,平均每个美国公民326.47美元。车险、工伤险和健康险被并列为三个最容易遭受欺诈的险种,按照业内多数人经验估计,我国车险赔付至少有三分之一与欺诈有关,另外健康险中的欺诈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保险欺诈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从本期开始,本刊设立反欺诈专栏,对国际上成熟的保险欺诈防范方法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保险欺诈问题日益严峻。保险欺诈的复杂性决定了反欺诈工作单凭保险人孤军奋战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多方积极配合,构筑由保险人、保险行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全方位参与的保险欺诈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虹  孙蓉 《中国保险》2006,(12):56-59
自保险产生以来,保险欺诈便应运而生。近年来,因保险欺诈而导致的支出占总赔款支出的比例不断攀升。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国际上因保险欺诈导致的某些保险险种的损失高达的50%保费收入。平均保险业务的欺诈损失在10%-30%左右。保险欺诈是世界各国保险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我国作为国际保险市场的新生力量,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保险欺诈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在80年代末期,诈骗犯罪中涉及保险欺诈的仅占2%左右;到2000年,却已上升至9.1%。据北京各财产保险公司的保守估计,目前北京市约有20%的机动车辆保险赔款属于欺诈,在2000年至2003年的4年间,骗赔造成的保险损失约有13亿元。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和借鉴国外保险反欺诈的做法及动向,以便为我国防范保险欺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台湾保险业反欺诈工作情况、保险业资金运用政策与现状、金融业综合经营与金控公司的发展、保险行业组织的发展与作用等重要问题的考察,借鉴台湾保险业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应建立两岸保险反欺诈合作机制,在大陆逐步建立行业性保险犯罪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发挥行业组织在反保险欺诈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反保险欺诈国际交流,稳步推进费率市...  相似文献   

12.
车险领域历来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车险欺诈案件数量占保险涉刑案件的70%~80%,严重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正常的车险市场秩序,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是行业监管部门、公安司法机关防范打击的重点犯罪类型.近年来车险欺诈案件频发、手段多样,且日趋职业化、团伙化、专业化,对行业车险反欺诈以及监管工作提...  相似文献   

13.
李玉泉  乔石 《保险研究》2021,(11):105-114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欺诈事件时有发生,且呈快速上升趋势,严重侵害了保险人和广大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的新科技发展,有效提升了不同行业之间数据的共享程度和识别水平,助力保险业增强反欺诈能力.与此同时,科技手段的进步也给保险欺诈实施者带来了便利,...  相似文献   

14.
梁晓攀 《上海保险》2016,(11):34-36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保险欺诈这一“伴生顽疾”数量也随之快速上升,且类型更加复杂、多变,难以识别和发现。恶意欺诈的存在,制约了保险服务社会的功能,也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享有的正常权益。由于目前保险公司反欺诈控制体系的薄弱,使得保险欺诈并未得到遏制,反而势头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5.
保险欺诈防范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保险欺诈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博弈论理论以及matlab等软件进行回归预测模型的构建,对国际上在反保险欺诈领域领先的国家采取的措施及其经验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我国保险欺诈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2012,(18):9
8月28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反保险欺诈工作的指导意见》,系统规划和部署保险业加强反欺诈的各项工作,防范化解保险欺诈风险,严厉打击保险欺诈犯罪行为。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该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政府主导、专业运作,责任共担、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机制创新的基本原则。8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境外投资者  相似文献   

17.
夏益国 《上海保险》2006,(10):56-58
在新形势下,反保险欺诈已成为我国保险业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课题,亟需法律工作者和保险业内人士共同探讨研究,以期推动保险业构筑起反保险欺诈的铜墙铁壁。为此,欢迎有关人士积极撰稿在本刊交流经验和做法。鉴于保险业风险防范内涵的多样性,本栏目自本期起更名为“风险防范”,其中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防灾防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我国保险欺诈现象也随之增加。近年来,人们已经开始了对保险欺诈防治的研究工作,并有了一些成果。但是人们对保险欺诈违法犯罪行为的认识仍较粗浅,研究成果多侧重理论探讨而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立足于财产险公司的龙头业务——机动车辆保险业务,竭力揭示机动车辆保险欺诈犯罪的表现形式、原因和危害,探索反机动车辆保险欺诈的对策与措施,把保险欺诈的防治具体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保险欺诈已影响到保险业正常秩序。对于保险欺诈的深入研究无疑将对中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所帮助。本文在总结国内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保险欺诈发现率对防范保险欺诈的作用,分析了保险欺诈发现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讲,保险人和投保人总是处于欺诈和反欺诈的博弈之中,欺诈有收益也有成本,反欺诈需要成本支出也能获得收益。按照经济人的假定,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中会达到一个均衡,在这个均衡点上双方的策略处于最优,这时的保险合同也是最优保险合同:部分保险。基于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最优博弈策略的保险合同形式不可能是足额保险,而只能是部分保险,其原理在于使得投保人和保险人共同承担保险标的的风险损失,以此来遏制和减少投保人的欺诈行为,一般而言,投保人承担的部分越大,其实施保险欺诈的动因和可能性就越小。这一原理在保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就是大量采用绝对免赔额、相对免赔额(率)和不足额保险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