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旅行社打出"低价游"招牌,这些"低价游"背后有什么猫腻?外出旅游如何选择旅行社?如何规避合同、价格陷阱? 旅行社打出的低价牌,其服务能有保证吗?这些"低价游"背后有什么样的猫腻呢?市民又如何才能规避这些低价陷阱呢?记者对此进行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2.
读者互动     
<正>正方:属于消费欺诈应受到查处VS反方:消费者已知风险属"共谋"池墨:低价游并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是旅行社精心设置的消费陷阱,游客因为想讨便宜纷纷跌入这个陷阱。在低价游中,虽然标注了购物消费,但并没有注明游客必须消费多少钱,强制消费就变成了消费欺诈,应该受到查处。  相似文献   

3.
消费警示     
《大众标准化》2016,(8):68-70
零团费快乐旅游?陷阱!
  “亏本大甩卖”、“买一赠一”,生活中往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促销信息。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花样百出的促销活动中,很多是假低价真陷阱,不法商家采取各种花样,以低价为幌子诱使消费者上当。
  当前旅游市场火爆,以优惠的价格享受同样出行乐趣的“低价游”、“低价机票”对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一些商家使用不规范的营销方式,打着“零团费”、“负团费”、“超值低价团”的口号进行非法合作与竞争,消费者在报团时缴纳的费用很低,到了旅游景点却被强行拉去进行极其高昂的购物消费,最终让“低价游”变成了“消费陷阱”。  相似文献   

4.
"仅228元!到旅行社另付380元享原2760元‘浪漫海南’五天四夜三星品质双人游贵宾券!"随着暑期的来临,旅游团购以其低廉的价格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眼球。而在低价的背后,与之相伴相生的各种陷阱也纷至沓来。团购旅游一般只是发帖召集、报名、收钱,没有发票、保险,也不签订出游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和意外,出游者只有自认倒霉。  相似文献   

5.
在完成了原始单一的“圈钱游戏”之后,中国企业的资本运作到了切实发展与突破的关隘。资本运作的模式需要哪些变革?资本运作的国际化陷阱如何规避?本组文章将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报载,最近在上海出现了低价泰国游,7日游最低价800元,当然旅行社的报价背后有附加条件,那就是要服从泰国地接社导游的安排,参加一定金额的自费游,还有超过规定次数和时间的购物。而今年6月份,泰国政府为杜绝零团费,曾与中国旅游部门约定“每位游客每天在泰团费不得少于18美元”,该约定曾一度成为国内旅行社组织泰国游时都不敢触碰的高压线,但随之而来的是泰国游的冷淡,因为报价高(平均4000多元),有的旅行社一个月都组不到一个团。上海近日出现的泰国7日游最低报价800元,标志着半年前的这一限价重新被打破。这也引发人们重新…  相似文献   

7.
陷阱1擅改合同景点“缩水”“住三星级酒店,游览12个旅游景点,保证有足够的游览时间……”为了抓住客源,所有的旅行社都会口头承诺消费者可以享受到非常优质的服务。但实际上,在游览过程中,一些旅行社却擅自更改合同,在给消费者安排吃、住、游等方面与双方签订的合同不符。游览的景点数量“缩水”,将原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司财务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在经济发展新时期,我国的公司财务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根植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公司财务研究进行反思后认为:在公司财务研究中存在Top-down Approach滥用问题以及上市公司数据、标准化数据和浅层数据泛用问题,对此,应当规避“攀爬陷阱”及“小数定律陷阱”;理论与模型、技术与方法、规则与政策,三者是公司财务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规避“理论模型陷阱”;不能将公司财务中的现象当作重大现实问题和科学问题来研究,忽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应规避“现象陷阱”;审视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公司财务重大现实问题背后的制度与理论逻辑,应规避“错配陷阱”。  相似文献   

9.
旅游行业不规范李先生和爱人花了4960元,报名参加港澳游。事后一打听,发现好几家旅行社报价更低,最低的那家,每人可少付600多元。李先生觉得受骗了。一位经营旅行社的王姓总经理对李先生的遭遇评价说:“某些旅行社管理混乱,一味以低价诱惑市民,导致旅游行业很不规范。”“许多旅行社拼命压低价格,即使‘亏本’也要把客人招揽上。为什么?因为客人能‘生’钱。”这位王总拿境外泰国游为例介绍说,导游不带你看景点,而是带你逛商场,多时一天要逛四五个。游客不买商品,导游能得佣金;游客购买商品,导游能得回扣。在泰国游玩,泰国导游经常“突然”…  相似文献   

10.
购物“买200元送1000元”,你想不想买?花600元到泰国玩8天,你想不想去?“免费美容”你想不想做?某一天,你突然被告知中大奖了,你想不想要?眼下,诸如此类的“好事”越来越多,似乎幸运之神真的已莅临人间,但实际上,这些“好事”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又一个险恶的陷阱。买房、买车、购物、旅游、求医……,陷阱无所不在,让咱们老百姓提心吊胆,防不胜防。究竟有多少种?实在难以计数,在这里且将最为常见的类型描述一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东南置业》2014,(12):58-61
临近年末,福州开发商首付分期风潮再次来袭,“首付分期两年,16.5万起抢占金融街”、“首付9万起”、“首付15%起”等广告语开始占领大街小巷,开发商借势“央妈”降息风潮,陆续打出低首付,特惠房广告,首付分期对购房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呢?开发商贴钱卖房究竟为哪般?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首付分期背后的那些事,分析是否要趁低息、低首付入市购房。  相似文献   

12.
从旅行社的视角看自驾车游产品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探寻目前自驾车游面临困难的症结入手,在吸收了学术界对自驾车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旅行社使自驾车游产品化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进而填补了自驾车游旅行社产品概念的空白,明确了旅行社生产“自驾车游产品”能带给旅游者的利益,提出了旅行社开发自驾车游产品的方向。通过以上工作,以期促进自驾车游持续健康发展,拓宽旅行社经营自驾车旅游的思路,为自驾车游产品的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烂尾楼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能趋利避害者便能吃到馅饼.反之,趋害避利者便会掉进陷阱。面对各地“烂尾楼”复活的“春天”.当前投资“料尾楼”仍需谨慎规避风险.做到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14.
在完成了原始单一的“圈钱游戏”之后.中国企业的资本运作到了切实发展与突破的关隘。资本运作的模式需要哪些变革?资本运作的国际化陷阱如何规避?本组文章将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不少北京的林业公司都开展了“托管合作”业务,打出了最低年回报率12%的口号,常规估算年回报率高达46%,被称为“绿色银行”。林业投资,究竟是“绿色银行”还是“绿色陷阱”?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小长假”面世以来,各种利弊争议之声一直持续不断,在繁荣假期旅游经济的同时,“小长假”也对业界旅行社的经营形成了不小的冲击。面对日益火爆的“短线游”和“散客游”,旅行社如何研究把握小长假的特点和规律,改变旅游营销策略,积极推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小长假的旅游产品,从而充分挖掘出小长假的潜力,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相马人 《质量跟踪》2003,14(6):26-27
街头行人的手机被抢、被盗现象依然猖獗,那么,窃贼盗抢手机后,如何处理呢?一个犯罪嫌疑人供述:“我们都低价处理给回收手机的商店和贩子了……”在西安市大街小巷的电讯商行,人们随处可见“回收手机”的标牌,在电信、移动、联通营业大厅外到处游荡着交易手机的商贩。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回收手机者趋之若鹜呢?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的家电维修业竞争日趋激烈,而一些维修店“老板”为了尽量多地搜刮不义之财,在维修中可谓“骗招”迭出、玩尽“猫腻”。为此,一段日子以来笔者特地收集了一些店家在家电维修上的常用“秘招”,或许,读者在此基础上通过新的发现,以后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陷阱。  相似文献   

19.
8月,漫长的暑假早已拉开序幕,很多人会选择外出旅游以消减夏日的暑气,如自驾游、跟团游、出境游等各式各样的旅游方式。旅游过程中,一些商家欺骗游客既用老手法,也有新招术。近年来,各地景区宰客现象屡见报端。然而,谁都不希望多花冤枉钱,谁都不愿意被宰,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防范呢?下面就向您揭秘旅游时可能会遇到的陷阱。低价陷阱老伎俩在北京市某银行工作的张女士前不久以5600元参加了"北京——内蒙  相似文献   

20.
一段时间以来,挂钩型理财产品成为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热点”。与此同时,对于挂钩型理财产品的非议也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戏称“挂钩理财”是“挂钩陷阱”。挂钩型理财产品究竟是“陷阱”还是“馅饼”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