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外农民培训经验研究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我国在农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农民培训先进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我国农民培训应着重从体制上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培训模式、革新师资培养方式等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的农民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报告》2007,(19):1-21
农村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升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层次、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工作还相对滞后,投入不足、培训就业脱节等问题仍亟待解决,新型的财政补贴机制、市场化及多元化运作模式、部门之间乃至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协作机制等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阐述湖南省怀化市农民培训中开展的"扶贫技能转移培训"、"湘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村人才培养"和"阳光工程"4大专项培训的主要内容,总结了贫困地区构建农民培训机制的实践经验,认为贫困地区农民培训长效机制的构建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培训项目监督机制、健全农民培训经费投入机制、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和以市场导向培训农民。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为提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及操作技能,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业部启动了“蓝色证书“培训工程.作为培训主体之一的乡镇企业在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重视不足和不知所措的问题,这对“蓝色证书“的深入推广和普及形成了阻力,本文将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农民培训的支持力度,广西培训规模逐步扩大、培训内容得到扩展,出现了适合民情的多种培训方式。但是,由于各级政府对农民培训认识不到位,培训经费不足,多数培训机构基础条件较差,培训管理不得力等,使广西农民培训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提高农民培训成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有必要构建由政策支持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培训模式体系、教学计划体系等构成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民创业培训能够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农民创业培训起步早、经验成熟。剖析这些国家农民创业培训的发展概况,从培训主体、管理体制、培训方式、财政政策四个维度对这些国家农民创业培训进行比较,借鉴这些国家农民创业培训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培训的主体、目标、内容、方式、经费等方面改革我国农民创业培训,有利于推动其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洪涛 《黑河学刊》2010,(5):121-123
在高职教育中积极推行大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接轨,培养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的需要。实行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应逐步实现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制定好大学生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与大纲,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搞好高职教学改革要重点抓好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为提高农民素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教育与技能培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与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民培训经验.加强我国农民的教育培训.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支持。本文分析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农民培训方式特点与优点.以借鉴他们经验。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新型农民培训探索与实践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培训方式方法,并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的培训模式,在探索中也得出了一些基本经验,但同时也发现了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实践中存在的的一些突出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提高留守农民素质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成败.通过对安徽省留守农民抽样调查发现:留守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素养有待提高,市场适应能力更需关注,留守农民亟需进行有效培训.当前农民培训工作中,需要完善农民整体培训体系、构建农民分类培训体系以及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绍兴市于2004年成立了加强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的实施。各县(市、区)及开发区和新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组织,及时研究并协调解决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娟 《乡镇经济》2007,(11):49-52
文章以江苏苏中和苏北地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t模型,分别从农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考察农民参加培训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受正规教育不同程度、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户社区周围农户参加培训的比例、电话的可获得性以及村干部对培训重视程度等对农民参加培训有显著性影响;但并不是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愿意参加农民培训,政府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吸引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孟州市实施以农村文化中心作为载体的“文化富农”战略,通过整合资源、为农民提供培训学习场所;创新形式,采取多渠道、多层次教育培训方式;因地制宜,让农民学以致用、学有所值,探索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对农民的致富能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取得初步成效。报告还提出了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制订农民培训中长期规划;突出抓好农业技能培训;加强农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其原因有政府对农民培训支持力度不够、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等因素。政府应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健全培训体系,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调动人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改善农民文化生活,从而全面提高广西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国内城市化区域经济发展及农民培训情况各异,当地农民及外来农民工的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也较大,决定了该类地区农民培训模式呈多元、复杂状态。选择正确的培训模式是城市化区域农民培训成功的重要条件.但这类地区农民培训的成功还要依靠一系列配套条件,培训结果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就是这类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训结果管理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则需要从权威认证、利益兑现等方面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我国农民培训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三农“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农民培训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性这一观点.通过对当前农民培训现状的深入剖析,找出了当前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在培训农民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一些地方在培训农民中,过多地追新求洋,培训课堂上老师时不时冒出一些诸如基因、转基因等专业性很强的名词和术语,让多数农民如坠云里雾里,听了半天仍是似懂非懂。许多新的名词、术语对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上  相似文献   

19.
唐觅 《魅力中国》2010,(20):251-251
一、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概念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二、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概况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评价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法律条款是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明确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对各行业从业人员规定的职业准入标准。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型农民培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新农村,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参与的前提下,关键是发动农村的主体--最广大的农民群众.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新型农民必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和创业本领,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借鉴国外经验,新型农民的培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