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县域经济发展、县域城镇化升级的过程中,分析县域经济和县域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集聚经济特性,着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出了县域城镇化优化升级和县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回顾了县域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当前推进县域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对策。推进县域城镇化,要在城市群与非城市群地区实施差别化政策,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转型、非农就业转型和城镇空间定位转型的复合实现。  相似文献   

3.
县域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的主战场。进一步提升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遵循城镇规律,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县域城镇集群,夯实产业基础,强化四化融合,注重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城镇品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数据及相关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经济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城镇化起着极其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为加快河北省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县域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和山东两省城镇化的重要特征。论文着重讨论了人口稠密的平原县"就地城镇化"的三类典型现象:镇村工业下的"就地城镇化"、高收益农业下的"就地城镇化"以及较为普遍的"双栖和兼业"现象。对县域城镇化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同时加强县域经济包容性,扩大多种就业渠道;重视房地产健康发展对县域城镇化的积极作用;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管理体制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等政策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县域通勤与生活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途径。齐齐哈尔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多项经济指标呈逐年上升态势,出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甘南县兴十四村。然而成绩与问题并存,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下降、现代产业发展落后、高端装备制造业与地方优势产业不匹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在未来发展中,齐齐哈尔乃至整个东北地区需发挥工、农业优势,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9,(20):297-299
文章基于2012-2017年四川省民族地区51个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回归分析民族地区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率每增加1%,人均GDP增加3.6%,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总体上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呈负向影响;劳动力、资本投入、政府支持和交通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县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下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设想,以期为四川省不同类型县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土地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的重大问题.然而在城镇化这一大背景下,农村出现了土地荒废、土地产权纠纷、土地违法承包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着眼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促进农村土地合法有序地流转.  相似文献   

10.
从人口分布格局的视角入手,深入分析山东省县域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和趋势,指出山东省人口呈现"大集中、小分散"趋势,核心—边缘效应非常显著,核心区县市呈现就地城镇化,非核心区县市就地、异地城镇化并行;县城是就地城镇化的核心载体,小城镇和村庄则出现明显的分化。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横向来看,应统筹兼顾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县市两类城镇化,其中核心区县市与中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实施网络化发展,非核心区县市重点突破县城和重点镇;并根据空间演变趋势,实施前瞻性的区域策略。纵向来看,应尊重人口流动趋势,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县城、镇、村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将"城镇化"培养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应立足于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结合当今的形势中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稳"是"进"的前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就是要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结构调整[1]。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性,就是表示要将"十五"规划中的城镇化战略过渡称为"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的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首先,城镇化的过程必须在县域经济的载体上得以实现,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的一个具体表现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井晓鹏  周杜辉 《城市问题》2011,(7):66-68,95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2008年陕西省83个县的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分异,评价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基本一致。陕北、关中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较高,陕南则相对较低,各自区内差异明显。可见,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于县域城镇化水平简单、实用,且有效避免了人工赋权的主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县域是完成农民就近城镇化、实现城乡要素跨界配置、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最为基础的空间单元.在一些户籍人口规模大的县域,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的提标扩面是保障城镇化质量的关键,而教育设施至关重要.通过剖取皖北太和县重点研究,发现该类县城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基础教育驱动人口集聚的城镇化景观,现象背后折射出农业转移人口以家庭为单位用时空成本换代际流动的诉求,即该类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农村学生家庭在乡城迁移过程中发生了从"半耕半工"向"半工伴读"的分工模式转变,家庭成员因就近陪读和远距离务工相结合而呈现横跨乡村—本地县城—异地大城市的时空离散.以教育为媒介,上一代在付出巨大时空成本的同时,下一代进行着"城市性"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的社会习得,积累融入社会阶层体系的文化资本,乃至以考学作为通道,实现基于代际之上的城镇化.研究对于具体规划实践中,认识县域城镇化的特征趋势、扩大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中教育资源的供给,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县域城镇化发展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城镇化与"三农"密切相关,县级单元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层级,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单元。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县域城镇化互促共进、相辅相成。从乡村内生活力缺失、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均衡、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足、乡村地区环境污染风险加大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城镇化中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近就地吸纳农业人口转移、保护和传承乡土文明三方面重新认识县域城镇化的地位和作用。最后从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差异化乡村发展指引、发挥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支撑作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新经济、加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传承保护乡土文化等方面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马占江 《活力》2004,(9):7-8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GDP总额占全国GDP的52%强。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县域经济。但路该如何走?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我对发展县域经济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汪永太 《经济界》2013,(5):77-81
新型城镇化下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经济开发区’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县级职业教育、农业现代化、文化旅游业发展等问题,可以从制定区域性产业链发展计划、走产镇一体道路:深化对民营经济的认识,拓宽民营经济发展思路:优化县级职教体系,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规划文化旅游资源,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等方面着力.使县域经济在“新四化”的进程中实现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是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基于2005—2019年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探究县城载体地位提升对城市全域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城载体地位提升能显著推进所在城市全域的新型城镇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县城载体地位提升主要通过促进人口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来推动市域新型城镇化,但未促进城市的产业城镇化和设施城镇化。县城载体地位提升能显著推动中小城市和工业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而对大城市和非工业城市无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中小城市和工业城市的县城为重要载体,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张汉飞 《企业活力》2013,(4):99-102
以现有的县级城市和人口、产业规模都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镇作为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管理优势。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财政、信贷、社会资金共同投入建设小城镇的机制尚未建立。而传统PPP模式的收益形式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几乎无法实现,显性可测算收益与隐性风险收益的权衡下的扩展形式,通过市场机制将投入与产出有机联系是化解县域城镇化强资本约束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全面覆盖及微信软件的广泛运用,微信营销成为商家推广产品及品牌的新手段。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县域经济及消费能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数量迅速增加,在有限的运营成本中怎样实现产品快速推广成了农村承包经营户关注的重点。本文在探讨新型城镇化县域消费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承包经营户微信营销的优势及微信营销的可选择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