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以及产业协同所需的金融服务,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走上了产融结合的道路。然而产融结合在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及问题。如风险控制不力,会造成企业经营巨大困难。德隆集团产融结合失败给了我们警示,其中的教训值得吸取。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金融改革不断创新、深化、发展的经济背景下,企业集团也随之加快产融结合,并以此作为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然而在产融结合过程中,一些企业集团对风险的识别并不明晰,防范措施也并不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尚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会引发可能出现的诸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监管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周卉 《财会月刊》2019,(12):36-43
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产融结合策略对企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产融结合企业承担的风险多于非产融结合企业,且产融结合企业能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证实债务融资是影响产融结合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通过提供给企业更多的债务融资,产融结合将导致企业承担更多的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产融结合促使企业承担更多风险的现象在金融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成长性和竞争性行业以及业内地位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持股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策略为企业的风险承担行为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提高了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产融集团存在的财务风险种类 任何一个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与运作,因此就可能存在财务风险。在产融集团中,由于其业务的多元化和复杂性远超普通工商类企业,因此其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规避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央企业纷纷加快在金融领域广泛布局的步伐,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主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产融结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比如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整合风险和政策风险。文章结合华电集团产融结合发展现状探讨中央电力企业集团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围绕主业发展金融产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产融结合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把其归纳为产融结合的动因、模式、效应、风险及其防范、问题及发展对策五个方面,并加以简要评析,指出目前研究在产融结合模式的创新和适用性、产融结合的有效性、产融结合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防范机制、产融结合的具体可操作对策,特别是中小企业如何实施产融结合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试图给出可能的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集团化、国际化以及产融结合的发展态势,大型企业集团相对于单体企业而言,其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及风险形成机理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结合大型企业集团的特征,本文考察了大型企业集团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及其形成机理,提出了一个大型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模型,并结合具体企业风险管理案例,进一步分析了模型中风险管理要素实现的具体途径,指出理顺企业集团产权关系是实现大型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政策环境逐渐放宽,"产融结合"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付诸实践。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一些中央企业纷纷探索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的途径。在集团内部设立财务公司,甚至投资参股或控股银行业等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当企业集团内部存在财务公司这种内部银行式的企业时,集团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就会有别于普通企业的合并现金流量表,存在一些需要考虑的特殊事项。  相似文献   

10.
丘思敏 《会计之友》2012,(18):89-92
自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作为多元化经营和产融结合的典范——GE集团,在经营上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文章阐述了GE集团近五年业务模块的变化及产融结合模式,运用各项财务指标分析GE产融结合在次贷危机影响下的业绩表现,试图揭示GE产融结合的脆弱性,并对GE产融结合脆弱性的防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产融结合的积极效果体现在企业价值(企业买卖的价值)增加,而企业价值的增加则取决于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产出能力及流出的现金流的波动性。文章从如何控制企业现金流产出的角度,研究了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风险控制思路,包含:如何控制金融板块的选择性风险,如何控制实体产业及金融板块组合的危机传递风险,建议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产业性质,采用控制现金流产出风险的思路,选择合适的金融板块:周期性的行业应该更倾向于选择银行、保险相关金融板块,用以平衡及转化未来现金流的周期波动风险;非周期性行业应该积极上市或者进入银行、保险、证劵等行业,以便在企业有机会进行纵向或横向兼并时,快速得到巨量低利率资金,兼并后的企业现金流效果达到1+1>2的效果,从而企业价值快速提升;对于网络企业来讲,一方面,它们倾向于根据自身的发展速度控制企业产融速度,以保障企业的原股东控股地位;另一方面,网络企业倾向于选择银行,保险等板块,这是由于企业自身平台诚信记录透明,使得其产生的贷款违约更少,产融效率更高;产融结合后,根据不同的产融结合模式,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实体产业与金融板块的系统性风险传递,保证企业现金流产出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和提升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管理》2014,(12):10-18
近年来,中央企业陆续通过新设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进入多数金融业务领域,金融资产已初具规模。为了解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开展情况,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第27办事处组成课题组,深入部分中央企业所属金融子企业实地调研,研究撰写课题报告,分析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产融协同价值及风险,并提出中央企业产融结合和监事会当期监督等方面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产融结合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那么什么是产融结合呢?产融结合就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以股权关系为纽带,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进行的结合。目前,在我国进行产融结合的多是以企业集团为法律载体而建立的产融型企业集团。所谓产融型企业集团就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利益均等和风险共担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章程组建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的大型股份制经济联合体。  相似文献   

14.
产融结合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产融结合内涵辨析,对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试论信托平台在产业集团产融结合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融结合是现代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近年来,大型产业集团纷纷加快了产融结合步伐。在此过程中,信托平台成为许多产业集团的重要选择.并且在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尹中涛 《价值工程》2022,(13):26-28
产融结合是工程设计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实现向工程全产业链延伸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产融结合的动因和意义,探究了工程设计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必要性.根据工程设计企业的特点和业务需求,从大型股份制建筑企业现行产融结合模式中,确定了参股银行、合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和设立财务公司三种可行的产融结合模式,并分析其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企业与金融企业通过在资金、股权及人事上的相互渗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产融实体的经济现象。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经历了产融初期结合、产融结合形式多样化到产融结合渐进式改变和产融结合大改变。日本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启迪我们:任何产融结合方式都是特定环境的产物,因时宜地的对产融结合方式加以完善和改变,才能有助于企业集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磊 《财会月刊》2014,(9):87-89
随着国家对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政策环境逐渐放宽,"产融结合"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并付诸实践。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一些中央企业纷纷探索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的途径。在集团内部设立财务公司,甚至投资参股或控股银行业等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当企业集团内部存在财务公司这种内部银行式的企业时,集团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就会有别于普通企业的合并现金流量表,存在一些需要考虑的特殊事项。  相似文献   

19.
产融结合,即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是指两者以股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结合,是资本加速集中的有效方式。产融结合对推动央企的改革与发展、资本结构的优化配置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产融结合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及的重点产业为依据,将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产融结合深度和产融结合广度两方面刻画企业的产融结合,并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产融结合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了相应行业内企业的产融结合程度,这一作用对国企以及成熟期企业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而对衰退期企业的影响效果甚微;产业政策通过增强行业竞争程度,进而影响企业的产融结合。因此,在产业走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竞争性产业政策不可或缺,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产融结合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