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定向增发可分为三种类型:融资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和并购型定向增发.市场上以资产注入型进行定向增发的方式最多,是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偏好的定向增发方式,而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所涉及的问题也更为复杂,更多的是质疑大股东资产注入增发是一种利益输送(Tunneling)行为.文章以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各种相关变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近几年大股东资产注入增发行为越来越倾向为一种支持(Propping)行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99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以定向增发形式进行资产注入所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和购买并持有的长期超额收益的研究,区分股权全流通前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发现:股权全流通后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比股权全流通前有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上市公司的达标需求因素和保壳因素后,股权全流通后的资产注入前后业绩有下降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机会主义动机。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股东依然对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上市公司大股东可能会利用定向增发的制度空间来通过选择定价基准日、操纵定价基准日前市场价、降低发行价、注入虚增资产等多种手段来为自己进行利益输送.因此需要对定向增发相关制度进行改进,从而抑制大股东行为。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股东资产注入(以下简称资产注入)是指大股东或其关联方将其持有的未上市资产注入到其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以现金、其他非现金资产或向大股东定向增发股票作为支付对价。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纷纷将所属场外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成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热点,引起广泛关注。根据王蕾蕾(2010)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定向增发式资产注入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迅速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资产注入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初该公司的股价只有30元左右,在半年之后的2007年10月11日,其盘中价已突破300元,成为中国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从而成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式资产注入的典范。本文通过对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注入过程的分析,揭示集团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产生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的热潮。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有的上市公司利用这一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等方式来向上市公司"注水",这一行为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加以规范和治理。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中"注水"的动机及渠道,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中"注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定向增发项目融资后的成长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总体上看在定向增发两年后,定向增发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要显著的高于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定向增发后两年,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项目融资其成长性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注入资产从控股股东的动机来看,不仅存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的可能性,也可能是政府出于国有资产重组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8.
资产重组是指通过不同法人主体的法人财产权、出资人所有权及债权人债权进行符合资本最大增值目的的相互调整与改变,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包括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并购、资产置换、债务重组、资产剥离等。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整体上市或资产注入是指上市公司向大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或以自有资金收购大股东资产,大股东将其部分或整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主要目的是解决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的同业竞争或关联交易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2007至2009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折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论显示:当企业仅面向第一大股东增发且支付方式采用现金时,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会增强仅面向第一大股东定向增发对定向增发折价的正效应。当定向增发仅面向第一大股东时,在定向增发过程中第一大股东增持比例越大时,会增强仅面向第一大股东定向增发对定向增发折价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及资产注入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场收益的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玻纤(600176)公司控制性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程度,揭示大股东支持行为所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驰宏锌锗面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为案例,对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将股改与定向增发捆绑于一起的真正原因进行剖析,结果显示:大股东通过将股改和定向增发捆绑于一起来操纵定向增发发行价格和利用低质资产认购股份,巩固了其在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地位,获取了控制权收益,从而使得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另外,作为市场运行机制规则制定者的政府所设计的非公开发行制度存在的缺陷致使大股东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方便地通过定向增发这一关联交易“谋求”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侵害了小股东的利益,加剧了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相似文献   

12.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增发的全新套利模式,为监管层加强大股东行为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沪深两市A股已经成功实施资产注入类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第二类代理理论,从注入资产的定价与质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影响等方面,通过实证分析资产注入后36个月的长期市场绩效,研究控股股东通过资产注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以2013年实施资产注入式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判别定向增发中大股东注入资产质量优劣的标准。通过理论分析确立资产质量优劣的识别指标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反映企业绩效的综合绩效指数,并依据该指数对样本公司资产注入前后进行排名,通过对研究样本名次的统计检验发现,注入资产为优质资产的样本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计算注入优质资产的研究样本识别指标值,确定溢价后的注入资产预期收益率等于6.22%,可以作为判别资产质量优劣的阈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沪深两市A股已经成功实施资产注入类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第二类代理理论,从注入资产的定价与质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影响等方面,通过实证分析资产注入后36个月的长期市场绩效,研究控股股东通过资产注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上市公司以定向增发方式购买大股东资产的案例层出不穷,相伴随的是对买入资产或注入资产的评估增值率离谱的质疑声不断。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3月24日发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资产交易定价以资产评估结果为依据。虽然我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已经成为资产注入的重要方式,而定向增发除了融资外最重要的一个用途就是资产注入。通常来说资产注人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支持,但仍有控股股东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来掏空上市公司。文中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和支持上市公司的行为并提出了应对控股股东通过资产注入掏空上市公司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减少上市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06年至2009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定向增发折价发行与大股东利益输送的问题。研究中发现,大股东认购比例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水平成正比,上市公司折价越大,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越大。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存在的问题 定向增发是指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机构)发行新股,不会增加对二级市场资金需求,更不会改变二级市场存量资金格局。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入该机构的特定能力,如管理、渠道等等,对象可以是老股东,也可以是新的投资者。上市公司对定向增发情有独钟,因为与普通增发相比,定向增发具有审核程序简单、发行成本低、信息披露要求低、发行人资格要求低的“一简三低”特征,极有可能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有利于上市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定向增发并不局限于单纯融资,还与整体上市、资产注入等市场热捧的题材相连。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容量持续扩大,抗风险能力逐渐提升,为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创造了条件。同时,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全流通背景下易出现控股权的争夺,而整体上市可以帮助大股东借助企业定向增发路径以获得增持股份,维持其绝对控股权的地位。另外,大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可以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实现权益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大股东有强劲的动力谋求整体上市,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可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减少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的可能,从而使整体上市后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