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型地区合理的金融结构能够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促进资金合理流向。本文分析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金融功能的充分发挥是资源型地区金融结构优化的判定标准,并以此为标准构建了金融结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金融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二是发展和完善政策性金融,三是发展和完善能源、矿产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2.
通过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推动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对于推进自主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积极作用。鄞州区借助政府引导促进科技金融的融合,科技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大大增强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动能,科技金融已成为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从科技金融的区域发展前景及深化方向看,应着力打造一个更为完善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编前解读]科技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同时也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扩宽了空间。实践证明,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无不源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加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是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的强大引擎,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区域科技金融支持两型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发展两型科技债券融资、支持两型科技股权投资、推动两型科技保险等。本文通过对湖南两型产业发展和科技金融支持现状与问题研究,从调整区域科技金融结构、优化科技金融环境、支持科技金融聚集和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科技金融助推湖南两型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静 《科技和产业》2022,22(3):229-233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三明市金融业可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构建完善的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运用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以及发展消费金融等措施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实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2017年南京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文章对该科技金融政策执行的财政支出成本和配套规制成本进行了分析,认为政策执行后产生了多方联动投融资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等政策效益。总体来看,该科技金融政策对南京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玮 《改革与战略》2013,(11):91-94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业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度以及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文章认为,高新区应把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促进其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来推进。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过程中,要完善机制体制,促进科技服务业规范化发展;结合高新区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确立和强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并提高其科技服务能力;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8.
科技金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文章结合常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具体情况,分析常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金融创新现状,并针对常州科技型企业对科技金融服务需求以及科技金融发展状况研究出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曾学文  徐拓远 《改革》2023,(2):93-10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共富式”金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是强化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探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共富式”金融体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与条件。目前,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转型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农村产权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入开展产品和服务体系创新,充分发挥了金融的要素配置功能,助推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未来“共富式”金融体系的完善仍需在强化顶层设计与协调机制、扩大转型金融成果运用范围、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服务精准性、构建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政策体系、建立“三农”数据统筹共享机制等方面不断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大省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是彻底抛弃传统资源,另起炉灶,发展替代性产业,还是立足于特色优势资源,以科技创新改造、提升、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并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这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山西上下亟待破解的区域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山西上下正在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本文简要论述了山西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山西科技资源现状,明确了科技资源相对缺乏与转型综改科技需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从国家层面聚集科技资源,助推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种资源过度开采,导致许多资源型城市出现资源短缺的现象,并且引起了若干问题,比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生态污染严重等等,如何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就区域发展战略下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进行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发展新的战略模式,集群政策也成为许多国家和地方发展经济的新工具.资源型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特殊类别,利用集群政策来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推动资源型产业、资源型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用Malmquist数据包络法求出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后,将TFP指数与金融发展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金融发展指标与TFP指数之间没有关系,这说明了东莞的金融发展没有能够促进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也未能推动金融发展,因此,有必要在东莞进行系统性的金融体系构建,以促进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金融领域的全面创新和资源有效配置,但在网络绿色金融体系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金融的内涵,基于大数据湖南省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进行了评估体系建构,从中分析湖南省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湖南省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创新对策,以期为相关金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两大引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可以更有力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运用AHP-DEA法对2007—2018年杭州市科技金融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呈“U”型,规模效率较低,科技金融绩效逐年上升,2012—2013年变化不大,主要因为科技金融投入产出多个要素增长放缓或下降,且效率较低。杭州市需逐步优化科技金融投入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并提高使用效率,以提升科技金融绩效。  相似文献   

17.
戴志敏  郭露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15-20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的重要内在原因,是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不能与快速经济增长水平配合。因此,从区域金融体系考虑是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项重要举措。在现实中,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配合程度常常偏离理论最优形态,导致各地方经济出现金融过度或金融不足的状况。文章借鉴金融生态思维及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分别从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外生性与内源性的相关因素分析金融资源支持地方经济的适度性。在大量研究基础上设计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模型并予以实证,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以推动江西金融体系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态势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新区》2014,(3):39-39
正武汉东湖高新区成立于1988年,规划面积518平方公里,科教资源丰富,区内集聚了42所高校和56家省部级科研院所。2011年6月,东湖高新区"资本特区"建设正式启动,科技金融的发展步入快车道。两年多来,东湖高新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全面推动科技与金融资源集聚、科技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科技金融创新三方面的工作。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功能,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主线、两市场、三创新"的科技金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十几年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的历程,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根本性变化。特别是金融机构的多样化、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拓展,使得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许多企业及时得到了外源融资,从而使许多生产机会和盈利机会得以实现,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 金融体系促进科技资源最优配置的改革才刚刚开始 中国科技金融事业从单一的银行体制开始,逐步  相似文献   

20.
正科技金融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路径,聚力科技金融,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离不开产业链与创新链、创新链与资金链之间的紧密耦合。在现阶段,应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一、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当前深化改革和实现新突破,必须加快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全球范围看,创新驱动愈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