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区域产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从我国经济形式出发,存在着很多百货商店以及超级连锁产业,大、中、小型的百货商店以及大型的连锁产业都遍布大街小巷,这些行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区域性的连锁产业市场要制定营销产业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区域连锁产业市场营销策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之一。金融发展水平作为经济增长情况的一个外部反映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上便是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作为我国金融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稳健、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伴随着区域经济不平衡,各地区在金融发展的水平上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更大,给我国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带来较大的阻力.2012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均强调: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要充分发挥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三农"加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据此,非常有必要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分区域进行的,因此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程度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本文以区域金融发展代表城市苏州为例,分析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金融发展对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作用,以及区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共同推动。长期以来,区域的发展以产业的发展为主线,政策的制定以及规划的形成都要围绕着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对于产业发展甚至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差异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现象依然严重。优化产业结构已然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矛盾逐渐凸现,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尖锐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也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造成我国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矛盾逐渐凸现,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的尖锐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税收分配失衡也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造成我国区域税收分配失衡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区域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势必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实证检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采用β-收敛法检验了198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收敛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和区域性的收敛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与金融发展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体现在东西之间与南北之间,相邻地区的发展差异也尤为突出,而金融发展中集聚与排斥效应的角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通过检验2004—2018年31个省份金融集聚与金融排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与金融排斥存在非对称空间溢出效应:相较于金融集聚,金融排斥的负向溢出效应更为显著,但是金融集聚能够有效缓解金融排斥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进一步剖析发现,在相邻地区金融资源的势差分布中,金融集聚的虹吸效应激发了金融排斥,由此形成非对称空间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具有长期性特征,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较为显著。此外,金融集聚的溢出效应源于金融效率的优化,金融排斥的溢出效应源自深化地理排斥、评估排斥和条件排斥。本文研究结论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增强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区际经济与金融差距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区域间金融发展的差异对经济发展差距有无影响以及影响机制如何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项任务。以塞尔指标衡量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差距,发现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与金融发展差距呈现一致的变动关系,且金融差距大于经济差距。由此引出的基本判断是我国区际经济差距的逻辑原因有金融因素,进而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判断我国省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从中可以明确我国东部地区金融成长偏重于内生状态,而中西部地区更倾向于外生状态。考虑到改革的总体方向,并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放松金融抑制、催化内生金融成长无疑是全面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实际税负分行业、地区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税负整体趋于下降趋势,行业、地区企业所得税税负差异存在,但都趋于缩小的结论。结合我国产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建议在保证相同产业、地区企业所得税税负公平的情况下,能加大对发展较弱的产业和地区的税收政策优惠,适当调整部分效率不高的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和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4,(10):171-174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本文介绍了城市经济学的发展状况,分析界定了城市经济的内涵、特点以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说明了城市经济的影响因素有城市竞争力力、全要素生产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现代服务业发展等,论述了我国城市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后,从建立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必行。经济在区域之间梯度型变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其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当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我国各地区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因此当前的产业转移不像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规律性。从东、中部产业转移和承接现状分析看中西部承接具有内步性、长期性,应作为中西部发展的次要战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显现,过大的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运用熵值法、基尼系数分解法以及收敛模型,考察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10—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均实现了增长,但各地区之前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北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内部差异最大,长江中游的区域内部差异最小;全国以及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均存在σ收敛特征;全国与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经济区数字经济发展均存在绝对β收敛,但收敛速度不一。研究结论为分析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经济时空格局提供依据,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2014年开始走向经济增长速度逐步趋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逐步优化的新常态。这个过程也是中国全面步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然而,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西部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就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与产能过剩并存、区域行政分割限制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兼顾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等策略可以共同助推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比较及其良性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振翔 《现代企业》2005,(11):31-32
企业和产业集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群落形式存在与发展的经济现象正在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我国,经济发展居于前列且发展更具活力的省份和地区其地方产业集群现象也往往最为普遍,典型的如广东省的专业镇,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发展。从世界各国及不同地区的情况看,追求资源要素共享、外部规模经济及创新合作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正在成为区域新型工业化的一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因素。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基础之上。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也会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迈向更高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依然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局面的形成。要解决我国的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问题就要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科学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在同一阶段,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要同时实现平衡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常需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需要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来带动经济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组织核心;在区域空间上,增长  相似文献   

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提升。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彻底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产业结构雷同,缺少特色。要实现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必须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产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民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我国不仅要推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而且面对我国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国内各地区发展规划过程中也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