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颁布后,如何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量属性进行选择,在准则中规定企业要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计量。文章就公允价值的概念、目前采用公允价值的障碍和现实选择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丽娟 《会计师》2011,(9):20-21
<正>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为确保生物资产不断保值、增值,必须按照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选择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正确地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一、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概念、特征与分类《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准则规定,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劳动对象,是为出售而持有或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企业上市数量的不断增多,生物资产的会计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比较和探讨,在此基础上,从会计目标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完善程度,对生物资产计量提出了框架性构想。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澍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二十二条规定“有确属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同时规定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二个条件是:(1)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2)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的不断活跃,生物资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条件似乎已经具备了。  相似文献   

5.
黎发敏 《云南金融》2011,(4X):165-165
公允价值的双重计量属性是历史的选择,资产分为通用性资产和专用性资产,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在市场上存在替代品,符合通用性资产的定义,由此得出了通用性资产适合公允价值计量,专用性资产不适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黎发敏 《时代金融》2011,(12):165+186
公允价值的双重计量属性是历史的选择,资产分为通用性资产和专用性资产,本文通过比较得出,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在市场上存在替代品,符合通用性资产的定义,由此得出了通用性资产适合公允价值计量,专用性资产不适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奶牛生物资产因其自身的自然增值属性而区别于其他资产,本文选取奶牛生产性生物资产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李视友 《会计师》2020,(8):39-4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也越来越多,对这类企业会计处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的问题也日益受到业内的重视和关注.生物资产是农业企业的主要资产,按照农业企业的持有目的不同,其生物资产可以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两类.两类生物资产在确认标准、计量原则、成本结转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存在相同之处,但...  相似文献   

9.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存在明显差异。在实务工作中,正确认识两者的差异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与纳税调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风暴不仅严重地打击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同时也使得公允价值会计产生了顺周期效应。如何抑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已经成为会计界及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力图从资产评估的角度探讨抑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  相似文献   

11.
张烨  胡倩 《证券市场导报》2007,67(12):29-35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本文以香港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研究香港公允价值的实施是否增强了会计数据的解释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朱实现收益,都对公司价格和市场收益率产生了显著的增量解释能力。实证结果同时显示,投资者对公允价值计量部分资产的关注程度也要普遍高于非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研究结果能有效消除准则制定者的顾虑,推动公允价值更为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会计能否放大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公允价值会计被认为是顺周期机制,放大了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广受诟病。本文尝试从正向冲击和逆向冲击角度研究公允价值是否存在放大作用。研究发现两类冲击下系统性风险均存在;公允价值会计作用不对称,逆向冲击下放大了系统性风险,正向冲击下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分析逆向冲击的作用渠道时发现,市场流动性不足是放大作用的显著原因,银行以公允价值计价的风险敞口和资本充足率对放大作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We examine how fair value accounting affects debt contract design, specifically the use and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covenants in private loan contracts. Using SFAS 159 adoption as our setting, we find that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loans (14.5%) modify covenant definitions to exclude the effects of SFAS 159 fair values.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these modifications exclude assets elected at fair value (less than 7%), while all exclude liabilities elected at fair value. Notably, we document that covenant definition modification is unassociated with ex ante fair value elections. We find that covenant definition modification positively varies with common incentive problems attributed to 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negatively varies with benefits attributed to fair value accounting.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fair value accounting is not uniformly detrimental for debt contracting and fair value adjustments are included when they are most likely to improv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建立了完整的确认和计量体系.本文从商业银行角度入手,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有效地确认公允价值来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与2006年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在运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情况下,投资性房地产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房地产类、银行类整体公允价值变化额有积极的市场反应,与股票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有所提高。其他类投资性房地产整体公允价值变化额未出现积极的市场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公允价值在为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公允价值的五个缺陷,并分析了澳大利亚两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法的公平价值,既是社会主义市场法治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人的更高层面发展的充分展示和重要保障。正确认识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民生物资产融资具备融资的国情基础和政策支持,融资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它作为新生事物,也面临一些困境.为此,本文从制定国家的法律规范、提高金融机构的协同机制,普及农民的金融知识和构建生物资产评估体系几方面,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经典命题是:劳动生产力和商品的价值变化成反比,和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变化成正比。实践证明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是极其正确的,我们决不能随意地否定马克思这一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的信贷产品,固定利率贷款将银行暴露于利率变化的风险之中,必然要求银行运用相应的套期工具进行套期,进而产生了套期活动的会计问题。然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及财政部近期发布的“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两个准则征求意见稿的规定,固定利率贷款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结果却难以体现套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