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期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购房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我国普通城镇居民户的购房能力.与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概念忽视未来收入增长相比,本文提出了"理论房价收入比",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居民户现有资产、未来可支配收入增长、利率和购房意愿等因素的模型,并对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进行了合理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除深圳外,其它一线城市实际的房价收入比都要远远高于理论房价收入比,表明这些城市的居民户对当地普通住宅的支付能力很差.对二线城市的研究显示两种房价收入比差值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但总的来说,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居高,居民购房能力普遍偏弱.  相似文献   

2.
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价收入比是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个通行指标。2005年,我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只有6.77,并不是很高,而且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但我国房价收入比的社会差距很大,2005年最低收入户的房价收入比是22.69,而最高收入户只有2.45,前者是后者的9.5倍,大大超过国际同等差距。这种巨大的社会差距,要求我国政府应对不同收入群体实施不同的住房政策,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权利。  相似文献   

3.
不同收入家庭住房抵押贷款LTV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冰  刘洪玉 《上海金融》2003,18(10):9-12
本文利用1999年3月到2002年10月北京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微观数据,应用平行数据模型,研究了不同收入家庭中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时,贷款利率、房价收入比和家庭收入特征属性对其贷款价值比率(LTV)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贷款利率和房价收入比对购房家庭选择贷款价值比率,分别有显著的逆向和正向效应;与房价收入比相比,贷款利率的变化对家庭贷款需求的影响更大;贷款利率和房价收入比对不同收入家庭贷款价值比率选择的影响无差异,但在房价收入比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居民家庭选择的贷款价值比率会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4.
俞荫成 《中国外资》2011,(20):215-217
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致使国内房价连连走高,房屋居住功能被人们所看淡,更多将购房看做是一种致富与投资的捷径。当一个物体被抛向空中划出的抛物线总有一个顶端,过后便是下落的曲线,我们从当前的房价收入比可以大致的看出这个抛物线的轨迹,本文将传统的房价收入比赋予权重,使得新定义后的房价收入比更具有现实意义,更直观的考察当前的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致使国内房价连连走高,房屋居住功能被人们所看淡,更多将购房看做是一种致富与投资的捷径.当一个物体被抛向空中划出的抛物线总有一个顶端,过后便是下落的曲线,我们从当前的房价收入比可以大致的看出这个抛物线的轨迹,本文将传统的房价收入比赋予权重,使得新定义后的房价收入比更具有现实意义,更直观的考察当前的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收入增长的模型,估算城镇居民可承受的按揭还款房价收入比极值。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实际购房分为首付和按揭还款两部分,提出了修正的房价收入比这一新指标,用于衡量首付部分或按揭还款部分是否存在泡沫。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集中在首付部分,且当首付比例超过20%以后,所考察的13个重点城市的房价都存在严重的泡沫。  相似文献   

7.
房产     
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提上日程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1月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按照国务院部署,对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改善,要加大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的供应,同时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增加限价房的供应,以解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2007年11月,温家宝总理和汪光焘部长考察新加坡时,就提出经济适用房主要是面向中产阶层。这使购房存在一定困难的中产阶层有了新的企盼。  相似文献   

8.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已降至6.78,但与国际房价收入比3至6的合理区间相比仍然偏高。由于房价仍有下降空间。再加上居民收入的增加。估计2009年房价收入比将降到6.2左右的合理均值。  相似文献   

9.
陈金至  温兴春  宋鹭 《金融研究》2021,497(11):79-96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异质性代理人模型,刻画了收入差距通过信贷渠道影响房价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收入差距的缩小提升了低收入者的收入占比,使该类人群获得了更多的外部融资进行购房,由此产生了两方面效应:(1)信贷约束放松降低了住房流动性溢价,从而对房价产生负向影响;(2)收入上涨增加了住房边际效用较高的低收入者对房价正向影响的权重,从而使住房需求上升的效应抵消了此前的负向影响,最终促进房价上涨。通过对1970-2017年44个国家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高收入者收入的下降,低收入者收入占比的上升在放松信贷约束和提升房价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作用。据此本文认为:一方面要通过增加住房供给来化解城市化率提升与高房价之间的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时期,缩小收入差距,推动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市化,并引导信贷资源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是当前促进国内大循环、稳定社会融资规模和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虽然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购房优惠政策,近来房产市场也有所升温,但由于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很低,房价和收入相差过于悬殊,因此真正买得起、舍得买或愿意买的还是少数.据统计,1999年全国空置房超过6000万平方米,其中上海有近1200万平方米,约占1/5.  相似文献   

11.
并非戏言的现实 自2009年始,中国内地房价一直在攀升。据中国社科院的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北京的收入与房价比已达25年(西方国家收入与房价比一般为6~8年),同时认为有85%的国民已买不起房子。  相似文献   

12.
低利率推高房价:来自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中、关、日三国的经验说明低利率是房价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在收入增加和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房价较快上升有合理成分,但是名义利率偏低且调整滞后,通货膨胀率上涨且波动很大,导致真实利率偏低,催生投资性购房需求,是房价上升的重要推力。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经验,清晰表明了低利率是推高房价的首要因素,而且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宏观经济破坏作用巨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该针对投资性购房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品房价格与城镇居民收入比例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房价收入比”虚高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出发,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房价收入比”指标的真实含义,并就该指标国内外在统计、计算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充分讨论,重点探讨了“房价收入比”指标国内外的可比性,最后提出协调我国房价收入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4年9月21日,南京市政府正式发文全面取消实行了近四年的住房限购政策。放眼全国,在当今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下,全国绝大多数房价过高城市相继颁布的限制家庭购房套数的规定于2014年被陆续取消。本文旨在着眼于南京楼市,探究昔日的限购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效果以及限购松绑之后对于楼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如果引用美国的居民房价收入比进行参考的话,中国高达13倍的房价收入比至少可以让中国发生一百次比当前美国更加严重的金融危机。因为,发生次级贷危机的美国房价收入比只有6倍。  相似文献   

16.
与北、上、广、深比起来,大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比较低,从这一点上来看,购房压力也要小得多。但与此同时,二线城市的平均收入也要相对低一些,要想实现结婚买房的理财计划,仍然需要未雨绸缪,精心规划。家庭基本状况刘先生,28岁,未婚,大学毕业4年,在郑州工作,收入稳定。每月工资及各种津贴共计5000元(税后),年终  相似文献   

17.
2014年9月21日,南京市政府正式发文全面取消实行了近四年的住房限购政策.放眼全国,在当今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下,全国绝大多数房价过高城市相继颁布的限制家庭购房套数的规定于2014年被陆续取消.本文旨在着眼于南京楼市,探究昔日的限购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效果以及限购松绑之后对于楼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住建部部长姜伟新2011年12月23日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说:“2012年将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继续落实地方政府对房价调控的责任。将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支持居民的合理购房需求,优先保证首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  相似文献   

19.
今年初,全国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月度同比持续上涨,并屡创新高。国务院及时出台有关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房地产市场泡沫在国外并不鲜见,许多国家和地区打击投机性购房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简要论述抑制投机性购房的必要性,对部分国家严控投机性购房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防控投机性购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房地产供需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依据湖南省14个市州房价与收入数据,考量区域住房支付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与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结果表明:2008年和2020年湖南省房价收入比均值分别为0.129和0.155,均低于国际公认的0.3标准;湖南省住房支付能力空间分异明显,房价收入比呈现出明显的湘西北高、湘东南低的特征;根据房价收入比的演化特征,将湖南省14个市州划分为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城市采取差异化的住房支付能力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