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杜娟 《经济经纬》2002,(4):61-63
积极财政政策是中央在特定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不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依赖;但由于经济内在增长机制仍未形成,目前,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仍然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政策重点,并且这种政策还应持续一定时期。  相似文献   

2.
贾康 《现代财经》2004,24(10):3-5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政府应对积极财政政策相机进行调整。积极财政政策和长期建设国债的调整要与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相呼应,政策重点应放在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和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方面;积极财政政策应退出一般竞争性、盈利性领域,尽可能发挥市场在这些领域中配置资源的优势;近年长期建设国债资金投入应保持必要的政策连续性;长期建设国债的政策调整应当和税收政策的调整相互呼应,协同配合,合理发挥多种财政政策手段的有机组合,培养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我国的财政政策应当在总量适当收缩的同时.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经济快餐     
我国财政政策将转向供给管理有关方面负责人近日在’98中国投资论坛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长久之策,随着亚洲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我国希望在一至两年内恢复原状,他透露,今后将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的方向,采取有效的供给管理措施。这位人士指出,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是特定时期采取的特殊措施。从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实行这种政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我国经济和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内,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但这一特定条件下采取的特定政策,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依赖。从理论上说,如…  相似文献   

4.
我国长期贸易顺差的原因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学动态》2007,(6):7-42
在研究我国长期贸易顺差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套长期和短期调整政策建议。长期政策包括五个方面,短期政策包括汇率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三个方面,其中针对短期汇率调整政策,提出了两条调整路径,一是价格协同调整路径,二是无价格协同调整路径。  相似文献   

5.
积极财政政策虽然在扩大内需上已经有所作为,但由于其负面作用的存在而不具有可持续性。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要求,我们应当适时实施由积极财政政策向可持续财政政策的转变。因此,应当对现行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防范直接与间接财政风险的扩大化,完善现行税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2002年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第五年。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通货紧缩的问题,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公共领域投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扩大消费、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解决国内主要经济矛盾。随着积极财政政策长期化的趋势,社会各界对财政政策的走向愈加关注,主要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宏观经济的适应性如何?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还有没有空间?随着后积极财政政策时期的到来,宏观经济将会对“淡出”产生什么反映?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阐明观点。如何评价宏观经济对于积极财政政策的适应性国内有学者指出,1998年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7.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是继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5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推进社会发展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好转,对积极财政政策淡出还是继续的争论也不时出现,这说明学术界在如何认识积极财政政策,对当前乃至今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是否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等重大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综合权衡基础上实行的阶段性政策,与发达国家以反周期为特征的短期扩张性政策有明显不同。今后一段时期应当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只有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才能为实现财政长期稳固、健康运行提供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实质上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减税可以增加民间的可支配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积极财政政策的体制风险是指政策的运用存在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的可能性。如果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公共财政的框架内运行的,则有利于市场体制的建设与发展,不存在体制风险;反之,存在体制风险。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如何防范积极财政政策带来风险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我们从1999年两会之后,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来看,似乎仅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难以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谓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就是指既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又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也就是说,我们在原有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积极地运用货币政策不仅仅是指降低利息,而更重要的是要增加货币供应…  相似文献   

10.
国家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 ,没有一个国家的财政部长能够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不出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一定要逐步淡出。”对财政政策有很大依赖的社会保障基金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保值增值 ?文章从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角度 ,来阐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功能  相似文献   

11.
姜爱林 《经济经纬》2003,(6):120-122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5年多来,这一政策对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轻易淡出,未来2-3年内仍要继续实施。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新一轮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得到继续实施。  相似文献   

12.
薛霞 《经济论坛》2004,(22):19-20
随着我国通货紧缩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目前绝大多数的学者甚至包括政府官员都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宜长期执行,应当逐步淡出。但短期看来扩张的财政政策尚无法淡出我们的视野,其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民间资本在经历了长达六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央行数次降息之后仍然没有大胆进入市场、进入生产领域。我国的经济增长还要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3.
试析我国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及其应当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文试从今年积极时政政策与往年比较的变化以及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开始积极主动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扩大消费需求始终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实际中,财政政策对于消费需求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对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使用上存在偏差,以及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所导致的.因此,在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将调控重点转向扩大消费需求,通过使用"差异化"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完善税制等手段刺激居民消费,真正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8年至今,中国连续六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肯定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正面效应的同时,又不能不看到,中国近六年来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同样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单向片面地强调需求调控一方,而忽视了供给调控另一方,仅仅在“市场需求——宏观需求管理”这个圈子内寻找对策,未能将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结合起来对市场进行调控;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至今相距甚远。积极财政政策与中国实践的悖论运行,迫使人们不得不对政策本身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扩大内需,我国从1998年以来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增长已出现明显的回升态势,但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是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扩大内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苏国友 《发展研究》1999,(12):19-21
当前,中央财政正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旨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这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状况必要的财政政策。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能是适度积极的,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解决的只是通货收缩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为保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央政府的职责之一就是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政策,通过政策影响产生的效应,努力实现宏观经济的理想目标。理想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两高一低”,即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就业。财政政策运用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理想的宏观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需求不足的实质是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因此一些学者纷纷提出今后积极财政政策应强调对供给结构的直接调节。本文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需求管理”的政策工具,并且供给结构只能通过市场无数次的“试错”过程来进行调节,因此政府用积极财政政策无法直接调节供给结构。  相似文献   

19.
积极财政政策迟早要淡出,但在淡出前,对政策的认识和操作也要适当调整。要充分认识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不能过分乐观;要认识到政策的淡出是迟早的事情,但目前不宜淡出;要及时调整国债资金使用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扩大内需时,要注意刺激消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可忽视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转型期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缓解通货紧缩,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考虑到防范公共风险,积极财政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自2005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其核心是适度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的规模,并对财政分配结构进行调整。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一五”前期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