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煮海明威     
成君忆以一部《水煮三国》走红书市,销量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此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本土财经图书写作者之一。去年,他再次推出《孙悟空是个好员工》,销量依然不俗。今年,他的第三部作品《渔夫与管理学》刚刚问世,即引起美、英、日、韩等国家出版机构的极大兴趣。据称,成君忆也是中国对外输财经刊物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成君忆 《新经济》2006,(9):92-93
从《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到《渔夫与管理学》,成君忆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也成了一个颇受争议的管理学专家。不久前,中信出版社再度出版了他的另一部作品《像园丁那样管理》,通过幽默生动的故事,再次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管理之道,阐释了管理学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对人的理解、尊重和爱护。那么他所推崇的“园丁式管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或许从他的这篇文章中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相似文献   

3.
《管子》是一部世界上时间较早,内容非常丰富,熔各家管理思想于一炉的古代国家管理学巨著。《管子》一书讨论了经济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在各朝各代都具有现实意义,在糅合早期诸家思想的同时,多有一家独特的创见。((管子》的治国方略、为政理念博大精深,就其管理思想而言,真知灼见,智慧具足,俯拾皆是。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以人为本”、“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贫富有度,则国安”等等的思想精华,通篇皆是。而“管人”是《管子》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具体来说“管人”这一思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4.
谢韬先生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是为辛子陵先生一部书稿写的序言,谢序称辛著“是一部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彻底完成拨乱反正的书”,并说“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历史考证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民主社会主义者,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首倡者。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还说“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平地长入社会主义,才是《资本论》的最高成果,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其实,辛著对《资本论》有关股份公司论述的理解是极其错误的,说“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是《资本论》的最高成果”、“《资本论》第3卷推翻了《资本论》第1卷的结论”更暴露了作者对《资本论》这一伟大著作的无知。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信息》2007,(7):102-10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显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角,而不是仅仅纠缠于本地市场这一方狭小天地。在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的大前研一的最具声名的一部作品——《无国界的世界》中,其首倡的“无国界的世界”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竞相采用的流程,商业领袖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去除不合时宜的本地化思考模式,才能在无国界的世界中求得发展。本书曾入选全球50部最佳管理图书,堪称全球化发轫之作,并且是最早论述全球化的经典著作之一,很值得一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首创的汉字部首说是我国文字学研究的一个伟大创造,但他的部首说及其归部原则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真理,比如,《说文解字·八部》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典型。我们充分利用目前所能见到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文字形体重新审视了《说文解字·八部》诸字,发现许慎的八部归部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偏差,即《说文解字·八部》内的“詹”、“介”、“”、“公”、“必”、“余”等字本义与八字本义区别较大,入八部不妥。  相似文献   

7.
《潜伏》电视剧热播,剧中的国民党军统天津情报站里的人员每天都是危机四伏。有很多观众认为,《潜伏》电视剧就像一部职场故事攻略剧,《潜伏》电视剧主角余则成巧妙地处理了自己与站长吴敬中、“同事”马奎、陆桥山和李涯的复杂关系,为白领们写了一部活生生的职场故事“职场攻略”。  相似文献   

8.
秦沣 《经济改革》2014,(2):32-36,1
“西望长安,有个西影厂;西望长安,有个吴天明。”这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电影圈流传的一句话。 从《人生》到《老井》,再到《变脸》,他以一部又一部经典巨制,成为新时期西部电影的重量级人物。  相似文献   

9.
中医有一部经典叫《黄帝内经》,其中说到“上医治未病”.高明的医生应该在机体尚未发病时.就要看到病的苗头,事先采取措施。管理也一样,正确处理好客户的抱怨,才是最高明的危机管理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从管理的角度解读,如果说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次经典的策划案例,那么东汉思想家王充用毕生精力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论衡》,可以称之为职场史上的“最牛自荐”。《论衡》的题名,表明王充要对往古与当时的一切思潮、学说加以衡量,评其是非真伪,定其轻重。诚如此,那正是王充对自己任职能力的一种证明。这种对自己能力的证明竞把三皇五帝治天下扯了进来,所以称之为“最牛”。  相似文献   

11.
一、《产品质量法》的性质 《产品质量法》是关于产品质量管理的一部重要的法律。在我国,有学者将其定为“行政法”,从立法的重心来看,这样的理解并不为错。但是,作为一个法律空件,《产品质量法》绝不仅仅是行政法,其中所包含的法律规范十分丰甯.从大的方面说,这个法律文件中既有行政法规范,也有民事法律规范,还有刑事法律规范的内容。将《产品质量法》仅仅看作是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可能会造成法律适用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小企业会计准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部部于2011年10月18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17号)既有别于《企业会计准则》,也有别于《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为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部准则。此准则规范了小企业(含微型企业,下同)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为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刘群 《经济学动态》2001,(8):003-F003
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业的主干课程,代表了该专业最核心的教学内容要求和最基本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因此《货币银行学》教材的编写既要坚持“高水平”原则,又要坚持“权威性”原则,2000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曹龙骐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以下简称《货币》)一书,无疑就是这样的一部佳作。通览全书,笔者感到该书在学科建设上建树颇多,可以移得上是一部教材建设的典范,其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EMBA06级秋季班的第二期“岭南圆桌——岭南学院EMBA案例会诊”主题是“运营管理”,由06级秋季班熊家玮同学担任主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绍祥教授任点评老师,同学们围绕07级春季班的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物流部部长李俊隆提供并阐述的“广州立白企业集团供应链管理案例”,结合《运营管理》课程所学知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部委新政     
《时代经贸》2013,(11):8-9
1 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求推广“公路港”物流经验 运营奖后委、部、港”浙江传化集团的《公路港物流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获2010年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推广传化“公路物流经验。  相似文献   

16.
郎樱  肖遥  美原 《经济改革》2009,(3):33-35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流传千年的英雄史诗,而他则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位能完整演唱《玛纳斯》的大师由他演唱的《玛纳斯》唱本长达八部23万多行,是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14倍,他也因此被冠以“当代荷马”的称号。  相似文献   

17.
邹荣桂 《经济论坛》2001,(16):53-53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管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古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近代的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提出“《论语》加算盘”的管理模式;现代日本及韩国的一些企业家和管理学者甚至把《论语》作为培训管理人员的教材,等等。因而,研究和剖析孔子的管理思想,撷取精华,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文试从孔子的民本管理理念、教育手段与富民学说等方面进行探讨。一、以人为本的民本管理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搞好管理的首要条件,即所谓“为政在人”。孔…  相似文献   

18.
2008新年伊始的1月12日,由《经济管理》杂志发起的“经济管理”学术合作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第一届专家委员会议同时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0多所大学的43位代表重点围绕如何进一步办好《经济管理》杂志出谋划策。大家畅所欲言,各单位与会代表基本上都有机会表达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成员、经济学部主任,  相似文献   

19.
塔西陀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通过对塔西佗两部长篇史著《历史》和《编年史》的创作方法进行比较,深入分析两部著作创作方法的差异,可见,《编年史》已初具“通史”体例特征。塔西陀在古罗马史学和西方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热爱文艺的伯伯七伯热爱文艺事业,他在少年时代就才艺出众。七伯当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演过好几部新剧:《恩怨缘》《仇大娘》《一元钱》等。在那个年代,女学生还不能登台,七伯在剧中大都反串女角,这是对封建社会的一种蔑视和冲击。那时,西方话剧理论还没有介绍到中国,七伯用自己的行动开风气之先,带头抵制旧剧中某些低俗粗鄙的消极成分。他在1916年9月发表的《吾校新剧观》一文中,明确提出,新剧能够起到“感昏聩”“化愚顽”“开明智”“进民德”的作用,表明它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